影片原定片名叫《老混蛋》,后来是主创们觉得这个片名有点太过贬义的意味,就改成了《老兽》。对于我这样之前几乎没有了解过影片内容的人而言,这样的改动反而有些骇人,若是顾名思义,这“混蛋”好歹还算是人的范畴内,那“兽”能算是人吗?

我了解影片的开端,也是通过第54届台北金马影展上的得奖名单。影片的导演兼唯一编剧周子阳拿下最佳原创剧本的奖项,还获得了最佳新导演的提名,男主角饰演者涂们也拿下最佳男主角,另外加上最佳摄影的提名。《老兽》一下子在金马奖的重要奖项上有这样的斩获,不得不让我为之侧目。

涂们饰演的男主角,也就是《老兽》里的那头“兽”,被人称作老杨,也有人尊称他杨老板,他是一个大概60岁上下的蒙古老年男人,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经历过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鄂尔多斯市,身材不高,浓眉小眼,额头宽广,总是穿着皮衣,带着大墨镜,这样更显得整个头很大,凸显出身材比例的不协调感。他这个杨老板的称呼是有来历的,早年改革开放之风吹到内蒙大草原的时候,老杨也做过时代的弄潮儿,呼朋引伴张罗生意很是神气,手上也攥着不少钱,带着全家人过上一阵好日子。不过身为草原男儿,自认为是要义字当头,老杨是特别好面子,朋友伸手借钱,那是不可能推脱的,另外自己也在本市房地产最如火如荼的时候也做了投资,心想着,红红火火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

然而老杨到底是栽了,借出去的钱,要不回来,投资的房产,成了鬼楼。经济不景气一下子把老杨从乍富阶层变回了升斗小民,但他总觉得自己还能东风再起,输阵不输人,面子上一定要维持住老板的派头,请吃喝、打麻将、洗桑拿、找情人,一样都没耽误,活得甚是潇洒,也让自己实际上变得一贫如洗。老杨其实家里还有一个长年卧榻瘫痪的老妻需要照顾,膝下有一男二女的孩子,各自也长大成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可是看着老杨这个折腾劲,他哪像是有家的男人?

某天在街上偶遇来市里给自家骆驼找兽医看病的老朋友卢布森,故知相遇让老杨十分开心,必须热情招待,吃喝玩乐一条龙的费用,自然也是老杨掏腰包。卢布森也和老杨说了他的难处,简而言之,还是为缺钱的事犯愁,老杨为了招待卢布森,把身上的钱花光不说,还把自己串街走巷的电单车押在别人那里抵债,但老杨还是硬着头皮满口应承,说自己可以帮忙搞定。

那厢老杨夜不归宿,这厢家里就出事了,老妻无人照看,导致病情加重,几个子女都被惊动。儿子、儿媳、大女儿、大女婿,四个人集中在医院病房外,一边是想办法给母亲治病筹钱,一边是给老杨打电话催他赶紧来医院,老杨这才姗姗来迟,在子女们鄙夷的眼神和埋怨中,老杨坚持着传统家长式尊严,面不改色心不跳。可老杨也无意中发现,老妻病床的枕头下,放着子女们留着给老妻做手术的三万块钱,老杨想了想,还是把手伸进了枕头下去拿钱。

老杨有了钱,就能把该办的事都办了,该帮的忙都帮了,回头子女们发现钱不见了,就找老杨对质。老杨也心知肚明,自己有错在先,对不起家里人,打算服个软,道个歉,以后安心在家伺候老妻,不再折腾。没想到子女们反而先下手为强,咄咄逼人,老杨盛怒之下和子女们动起手来,被子女们五花大绑关进柴房,这可把老杨气的不轻,逃脱出来后马上报警,要上法院告子女们,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让他们知道谁才是他们的老子。

瞧着一家子闹的是鸡飞狗跳,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估计很多人都会想,这老杨真不是个东西,难怪片名叫《老兽》,这个人简直禽兽不如。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影片的故事开始发生重要转折,导演周子阳虽然是第一次执导电影长片,在影片某些部分的表现上确实显得稚嫩和粗粝,但就作为编剧而言,能感觉出周子阳对剧本的编撰是花了不少时间和心思去打磨成型的,就好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刚接触到一个陌生人,刚开始认识的阶段,是很难看清一个人真正的秉性、为人和他所处的生活环境、状态。《老兽》故事的前半段用来告诉观众老杨的外在一面是怎样的,而故事的后半段则用来展示老杨不轻易为人所知的另一面。

老杨始终是一个人,他有着属于他的固执,他的骄傲,他的情感需求,他的难言之隐。花天酒地,飞扬跋扈,也不过是他不愿与现实妥协的一种抗争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老杨每一个行为的背后,有着相对应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动机,而且相当充分。举例来说,为什么老杨对卢布森的事情特别上心?因为当初老杨大儿子结婚的时候,儿媳娘家提出要几万块钱做彩礼,卢布森雪中送炭,二话不说把自己的两匹马卖了,把钱交给老杨,让老杨大儿子的婚事没有被耽搁,老杨后来的举动是为了知恩图报。类似这样的事还有不少,会在影片的后半段逐渐铺开讲述。

有人认为《老兽》可能就是内蒙古版的《老炮儿》,我想这个判断是不恰当的。“老兽”也不是单指老杨一个人,应该是一类人,他们年纪大了,很难适应现实社会的快速发展,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但这个情况的造成,也并非全都是来自于老人主观上的放弃,社会和时代,又是否放慢脚步去给他们机会?只会是留下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历史的车轮飞快地碾压过去,而且是不带一丝感情的碾压。残酷无情的现实下,老杨更需要家人的关怀和照顾,实际上子女们忙着各自的家庭和事业也无暇顾及老人感受,老杨一个人守着难以动弹的老妻有六、七年之久,实在是闷的慌,给自己找点乐子也就成了人之常情的选择。

影片也从几个细节反应了老杨并不真的是一头穷凶极恶、不通人性的猛兽,实际上他对情感的需求十分简单直接,但表现方式因为性格或者说是经历的缘故,会变得复杂化。像好心放生乌鸦、试图在孙子身上找隔代亲的感觉、对情人的恋恋不舍、梦中遇见白马这些部分,证明他还是一个有着正常感情的人。同样他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只要有人招惹他,他是不会退缩的,必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不惜以老拳还击,死磕到底。更要命的,他是一个脖子特别硬、脾气特别大的倔老头,对子女们总是端着一副“你们必须服从我”的姿态,这种生冷的表现让子女们和他之间缺乏情感上的交流互动,相处起来很僵硬,遇到什么事都往坏处想,发展到不再顾及对方的感受,彼此仇视,演变为一出对薄公堂的官司。

可老杨就是不肯改,就是要出这口气,等到事情发展到已经超出他的预期的时候,他开始慌神了。他去找小女儿和小女婿帮忙,无奈地吃了一顿闭门羹,现实生活中的碰壁也让他难以抖擞精神,受了欺负挨了打,一直咬牙硬撑到最后的结局,才算松了一大口气。经历了这么多,老杨都没服过软,而影片中老杨的唯一一次落泪,却重如千钧,快如闪电,一下子把我震慑住,那是一种天人永隔的悲哀,老杨整个人完全像崩溃了一样,没有哭出声,可我还是听到他从心底里发出的哀嚎。影片的最后几个镜头相当耐人寻味,弥漫着无言的悲凉,本文标题也正是来源于此。

周子阳导演因为是拍自己写的剧本,所以对剧本内容吃得很透,拍起来的完成度也相当高,把想表达的都放在了影片里。可惜碍于预算有限,他没有办法在所有细节上都做到很好,特别是有一场全身裹着绷带的人在路边挣扎行走的镜头,就拍得相当突兀,虽然我能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暗示老杨做困兽之斗,可是前后衔接潦草,远不如老杨的白马之梦那么出色。既然如此,周子阳导演只能权衡轻重,把全部重心都押在老杨这名角色身上,捕捉各种老杨身上的细节,表情、动作、神态、语言,让老杨就如同真实存在一般。

多亏是找到了涂们,涂们本来是蒙古王公将相的表演专业户,科班出身,技艺扎实,能文能武,威风凛凛,学成之后回到家乡奋斗,也有所成就。听到周子阳导演要找他演一个普通人的角色,涂们是很积极的,丝毫没有架子,也很感谢导演给他这样一个机会尝试过去没有扮演过的角色,没有在酬劳上提要求,倾尽全力演好老杨。涂们还意外地在金马奖颁奖典礼上成为了最大的话题人物,只因他舟车劳顿,又参与竞逐重要性很高的奖项,在现场一坐几个小时,累得绷不住了就闭眼打盹,结果还被媒体抓个正着。涂们倒是豪爽,对此一笑置之,奖项只是过去,意外权当笑谈,对老杨这个角色,他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可以说他通过表演,把老杨演成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中存在的人物,丰满有神,真实可信,让老杨这个角色给看过整部影片的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影片可惜也可惜在演员上,除了涂们外,其他演员的表演真的是不太合格,与涂们的差距非常大,一旦到了与涂们对手戏的部分,就基本跟不上涂们的节奏,考虑到影片预算有限,可能周子阳导演在选角上也是不得已为之,我只能报以很大的遗憾,如果演员表演上能在整体上做得更好,影片的综合质量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老兽》植根于内蒙古的地理背景中,没有去展现草原的辽阔、奔腾的马群这些通俗又喜闻乐见的场面,反而很直白的把鄂尔多斯鬼楼的冰山一角放在银幕上,让我暗自感叹周子阳导演的大胆锐利;影片在人物上也摒弃了蒙古健壮豪迈的传统形象,选择了一个脾气不好的糟老头作为主角,借他的视角,去观察被这个时代冲击下的内蒙古城市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一群人,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成为了影片故事中的组成元素,这也体现周子阳导演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触感。《老兽》是一出中国内地地区现实主义悲剧,周子阳导演很严肃地在表达自己对如今家乡内蒙人生活的思考,如此不护短不偏颇的态度,难能可贵。

我想要对偏爱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朋友们强烈推荐《老兽》,影片的故事发人深省,有关善与恶的分别,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所见那样简单,切不可一叶障目,尤其是影片上半段和下半段之间的转折,处理的很有想法,先故意让观众带着一点情绪,然后还没等观众情绪得以释放的时候,就开始主动消解这种先入为主的情绪,最后又让观众的情绪方向来个180°转向,这也突出如果要欣赏一部好电影,就一定要有坚持看完它的耐心的必要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