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阅助学 朱有杯:教育部关工委按照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将原“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更名为新时代好少年主题读书教育活动,自举办以来到今年已是第22年,活动覆盖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约4.5亿人次青少年参与并从中受益,已成为教育关工委在基础教育领域配合主渠道开展立德树人工作最具影响力的工作品牌之一。中国经济网:点阅助学中心在推动社会创新以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有哪些突破呢。

第十七届‘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第六届世界闽商大会于17日至21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氛围是本届“6·18”最大的亮点之一。当下,越来越多的政策都在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和推动社会创新服务。其中,社会公益组织是推动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现代公益不再是简单地施与受,公益服务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推进社会创新,帮助解决问题!充分发挥“6·18”创新平台作用,公益组织机构有哪些可实践的创新方式呢?大会期间,福建省点阅助学服务中心主任朱有杯做客中经网“高端访谈直播间”就公益组织创新与社会创新相结合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以下是中国经济网对点阅助学中心主任、福建省网上家长学校主编朱有杯的高端采访实录部分(文字版)。

本期采访主题:依托关工平台 推动社会创新 倡导尊老重教助学

中国经济网主持人采访点阅助学朱有怀

中国经济网:据了解,点阅助学中心是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指导下成立,初衷是什么?

点阅助学朱有怀:说到创办的初衷,首先要先介绍一位老人,一位老领导,他是原福建省教委主任,现任省关工委副主任、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郭荣辉,从2004年至今,通过关工委汇聚社会各界爱心力量捐书助学十五载,带领着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五老”同志为广大老区山区农村学校送去一批又一批图书,努力改善他们课外阅读条件,全省有百分七十的学生是看着郭主任送的书长大的。他现在已经84岁高龄了,仍不辞艰辛奔波于捐书送教的路上。作为年轻一代,有责任、有义务传承这份事业,弘扬这种精神。

其次,我想谈我们“闽商”的精神。福建闽商素来有乐善好施的传统,尊师重教的文化。在近代华侨旗帜陈嘉庚倾资办学精神的传承下,福建各界爱心企业纷纷捐资兴学、蔚然成风,已经凝聚成闽商特有的大爱精神。回报社会关爱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提倡并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捐资兴学,培养全民的教育参与感。郭主任经常教导我们说的一句话“如果人人都来做善事,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这种力量,势不可挡!”。

最后,去年,福建省委组织部等三部门联合下发90号文件提出“引导基层关工委与社会组织加强合作,积极承接服务项目,把更多社会资源动员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点阅助学服务中心就是根据这一文件精神,在我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指导下成立,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就是汇聚社会有关资源来更好服务关爱青少年成长的公益活动。

中国经济网:关于点阅助学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社会力量致力服务“下一代”健康成长,可以就这方面谈谈你们主要从事哪些工作吗?

点阅助学 朱有杯:根据中心章程和发展愿景,目前主要有以下三大方向的工作内容。

第一 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建设

点阅助学联接各界社会爱心力量深入革命老区、苏区以及贫困地区进行捐书助学,为各地中小学校提供中小学生阅读动力整体解决方案,开展系列阅读评选活动,名家进校园、书香少年评选、阅读种子老师培训、阅读论坛等活动,构建书香评价体系,提供课外阅读报告,动态分析学生阅读效果。在广泛开展读书活动中激发阅读动力,培养中小学生爱读书、善读书,积极建设书香校园文化,营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

第二 书香社区+书香家庭的建设

点阅助学利用自身优势,牵头统筹多方社会资源,帮助社区建设少年儿童课外阅读基地(“关爱下一代”少年儿童课外阅读基地),共同打造家门口的阅览室,为社区周边的孩子提供免费的阅读场所,并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阅读基地内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吸引了社区周边很多家庭参与到亲子阅读中来,温馨快乐的阅读陪伴身影随从可见。通过社区基地链接学校、辐射家庭,让亲子阅读融入更多家庭,让阅读走进更多孩子的生命,共同助推书香社区、书香家庭的建设。

第三 “五老”宣传品牌的建设

网络信息时代,更需要发挥先进典型的宣传效应。通过关工委网站、简报、杂志等传统媒体与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相结合,积极构建“五老与少年”的宣传工作品牌。拥有以老干部、 老战士、 老专家、 老教师、 老模范等 “五老” 为主体的全国千万名队伍,充分发挥“余热”,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和亲情优势, 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点阅助学服务中心创新打造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全媒体宣传新路径,目前已建设的两大宣传工作品牌是:“五老与少年”、“图说五老”。通过大力发掘“五老”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宣传“五老”典型,弘扬“五老”精神,使其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彰显,让关心下一代工作和“五老”精神深入人心。

中国经济网:据了解,由下个月由点阅助学承办的第22届新时代好少年“我为祖国点赞”演讲、朗诵福建省级成果展示活动即将举行,能否介绍该方面情况?

点阅助学 朱有杯:教育部关工委按照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将原“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更名为新时代好少年主题读书教育活动,自举办以来到今年已是第22年,活动覆盖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约4.5亿人次青少年参与并从中受益,已成为教育关工委在基础教育领域配合主渠道开展立德树人工作最具影响力的工作品牌之一。目前,福建省9个设区市和平潭区这些年努力开展此项活动,全省参与师生人数累计数百万,是福建省教育关工委郭主任大力提倡中小学课外阅读和立德树人工作的具体体现,最大的特色就是将读书与立德树人的品德教育结合,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第22届“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通过开展“我为祖国点赞”主题征文、知识竞赛、演讲、朗诵比赛形式。目前,经粗略统计,全省参加主题读书活动参与人数累计达百万,征文、知识竞赛等奖项和展示也将陆续公布。7月中旬将组织来自全省各地优秀学生160多名参加演讲、朗诵省级成果展示,从中决出6人于8月上旬代表福建学子参加在延安举办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我为祖国点赞”演讲、朗诵全国成果展示活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和教育部关工委部署,我们将于8月至10月通过教育系统关工委在全省中小学校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作品展示活动和网上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以学生“我为祖国点赞”征文、演讲、朗诵作品进行线上线下成果展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中国经济网:点阅助学中心在推动社会创新以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有哪些突破呢?

点阅助学 朱有杯: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需要通过充满活力、高度参与性和互动性创新的方式去解决那些实际出现、同时不断变化的社会问题。当下,国家已经开始发动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激励社会成员广泛参与,采取更为有效和创新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创新,点阅助学在提升教育、推动社区发展方面一直都在行动。

第一 老少共建服务创新

老人与小孩,都是社会需要给予特殊监护的群体,中心依托关工委平台,搭建关工+社工+义工三工平台,践行“五老”精神,让老同志们“老有所为”,让少年儿童们“少有所学”,积极倡导老少共读共话共同生活,用上一代人的奋斗和初心感染教育下一代少有所学,比如在社区里,老人与孩子共读家训、共话家风;共读国学、共写对联;共读革命故事,共话中国梦、中华情等等。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引导青少年做好少年,净化青少年的社会文化环境。老少共读、互学互助,加深邻里之间的情感沟通,构建健康良性的社会生态。

第二 少儿阅读活动创新

教育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提,阅读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基本路径。秉承“自主自发,共读共写”的阅读理念,依托点点阅读网和省家长网校,从校内校外、书内书外、线上线下三个维度创造性地将少儿阅读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发一系列的以阅读为基础的家庭教育课程和艺术活动,比如书香家庭阅读pk赛、绘本音乐剧、烤箱读书会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趣味化的阅读活动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经营美好家庭,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共同成长,提倡艺术启蒙,快乐阅读的美好生活的体验。

第三 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

关于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主要是通过“大手牵小手”这一工作平台,联合高校、机构和企业将儿童阅读和硬笔书法、演讲、朗诵、主持等艺术教育结合开发相关课程、产品,已形成“读写绘说”创业项目,以创新项目的形式扶持大学生创业就业。比如硬笔书法方面,联合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读懂价值观 写好中国字”硬笔字帖、教学课程,通过大学生与小学生一起硬笔书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内容,一方面宣传了价值观,弘扬了中华文化,另一方面,小学生也学习了书法知识,写好了规范汉字,还有其他的艺术教育、体育、美育及影视教育等都是由大学生共同参与开展的,从而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赢。

中国经济网:以上谈的这些都是贵中心为社会服务做出的贡献,感恩社会有你们这样的公益践行者。据我了解,您本人在关工委从事志愿工作已经近10年了,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志愿工作,能谈谈你这10年来的感受和感悟吗?

点阅助学 朱有杯:感谢主持人,说到这10年来的感悟,我想用两个字总结——感 动。

这10年关工委志愿服务工作最大感受就是我深深地被感动着,在这种身边的感动中成长,以郭荣辉主任为旗帜的我省教育关工委的五老们,他们身上的不舍的教育情怀和对下一代无私奉献的大爱,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深深的感动着我。我是如此幸运,能够在人生重要阶段有关工的大爱来铸就这十年无悔的青春。

10年的时间,我就是在这样深深的感动中成长,一步步、一点点地读懂了“五老”、读懂了“老人”,明白了古话中“家有一老,就是一宝”宝的价值,理解了古代名人贤能“落叶归根”根的内涵;每一个“五老”就是一本书,蕴含着一段历史;站在那里,一言一行,就是一种教育,真正“根”的教育。

也正是这种感动的力量,十年关工委志愿服务一路走来,始终践行着郭主任倡导的感恩教育是一切德育教育的基础,也为自己的人生打下感恩的底色,坚定了从事少儿阅读推广和家庭教育的事业方向。也感动于今天不在是我一人在从事着这个志愿服务,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在校大学生都加入到点阅助学团队中来,一起来学习“五老”、尊重“五老”,弘扬“五老”精神、发挥“五老”作用,助力营造尊老重教助学社会氛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