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闻,靴子终于落地!

9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定方案公布

3个计划生育司全被撤销:

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

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司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不再保留

同步新增4个司局:老龄健康司、职业健康司、人口健康与家庭发展司、保健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定”方案图解

该方案指出,国家卫健委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同时,内设机构数量由原国家卫计委时的22个减至21个。新部门的21个内设机构中,有3个与“计生”有关的司局都发生了变化,2个被撤销,1个更名。

昨天发布的卫健委“三定方案”中,监督专员被纳入司局级领导行列,职数扩充为88名。不过,“卫生计生监察专员”改称为了“卫生健康督查专员”。

高层的这个举动,预示国家卫健委职责方向要从计划生育转向全民健康,更意味:计划生育政策获将彻底放开!

中国持续了40年的计划生育,将正式寿终正寝,毫无疑问,那是一次历史性的改变!

实际上,放开生育早有先兆,除了民间呼声高涨,从监管部门动作看,此前至少有五大信号,暗示自由生育时代的来了:

信号一:计划生育名称在国务院组成部门中被取消;

信号二:多个省份地区连续出台鼓励生育政策;

信号三:人力资源和保障部官办刊物发布《全面放开生育刻不容缓》文章;

信号四:人民日报谈“生娃是家事也是G事”;

信号五:2019年生肖邮票上现三只猪宝宝!

让大家多生孩子,已经上升到国家的高度,这是非常重大的政策转向;但现在中国老龄化和少子化很严重,已经成了普遍共识!

01

实际上,关于"彻底放开计划生育"的呼声,近年来一直都很强烈:

原因很简单: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而放开二胎实践结果,也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放开二胎第二年(2017),中国出生人口不升反降,比上一年减少了63万人,这个数字让人震惊!

2008-2017年中国新生人口数量及增速

按照卫计委的预测,去年应该是二孩生育最多的一年,最低预测新生儿为2023.2万,实际出生人口比这个数字少了整整200万;历史峰值没有到来,面临的却是人口大滑坡。

如果生育政策不调整,2018年开始,我们将每年减少新生儿达到30万到100万,5年后,中国占全球出生率的11%(1700万),将直接降低到7%左右,形势非常的严峻!

02

与此同时,中国老龄化已经快速到来,速度比我们想象中快得多。

数据显示,在2010年,60岁以上人口比例只有13%,而到2030年,中国约有四分之一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国家之一!

按照现在老龄化的速度,中国光放开生育还不够,必须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因为中国已经是低生育率国家,而且是非常罕见的,还没有完全富起来,就生育率很低了。

目前看,中国千人出生率为12.2,在全球排名第162位,属于全球倒数1/4行列,而且降幅比较明显:

而出生率低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是发达经济体,如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德国、西班牙等;只有21个还不属于高收入国家,中国榜上有名!

而且,几乎所有的低生育率国家,都普遍实行鼓励生育的措施,但中国这一块还很欠缺,这意味着,相比发达的国家,我们养育孩子负担更重,提升生育率难度更大。

但老龄化快速到来,国家又迫切需要新“人口红利”,希望提高生育率,那么,这个严峻现象如何缓解?

03

这一次,卫健委撤销3个计划生育司,是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但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我们拭目以待。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人口政策真要迎来反转了!

现在的问题是,全面放开生育后,中国生育率会提升吗?对于多生孩子,年轻人普遍顾虑重重,主要有几大心结:

1、生育的补贴。这个奖励不仅是多少钱,而是对多孩家庭纳税的减免,教育、医疗方面的照顾等,这绝对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

2、育儿公共配套的完善。对二胎以及多胎,咱们公共福利上照顾不够,比如职场妈妈生孩子,他们的权益保护;还有就是托儿所不够,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

3、房价的稳定。高房价是最好的BY药,这不是段子,而是客观的事实,生育意味着要换房,但房价太高的话,按揭就是沉重负担,多几个孩子压力太大!

实际上,很多人想法很单纯,既然生孩子,就不想他们输在起跑线,或者要少输;因此,最重要的是,相应制度必须建起来,让孩子尽可能平等。

毕竟,养老当然不能全靠国家,所以我们应该生;但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家也责无旁贷啊!

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第一条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

第三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拟订国民健康政策,拟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法律法规草案、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和标准并组织实施。统筹规划卫生健康资源配置,指导区域卫生健康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制定并组织实施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和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等政策措施。

(二)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的建议。组织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管办分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推动卫生健康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政策措施,提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的建议。

(三)制定并组织落实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国家免疫规划以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制定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目录。负责卫生应急工作,组织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

(四)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负责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

(五)组织制定国家药物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药品使用监测、临床综合评价和短缺药品预警,提出国家基本药物价格政策的建议,参与制定国家药典。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依法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标准。

(六)负责职责范围内的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等公共卫生的监督管理,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健全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体系。牵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

(七)制定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业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建立医疗服务评价和监督管理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标准。制定并组织实施医疗服务规范、标准和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规则、服务规范。

(八)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开展人口监测预警,研究提出人口与家庭发展相关政策建议,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九)指导地方卫生健康工作,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

(十)负责中央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负责党和国家重要会议与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十一)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代管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的业务工作。

(十二)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三)职能转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当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一是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加强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健康服务体系。二是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推进卫生健康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三是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四是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推进管办分离,推动卫生健康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

(十四)有关职责分工。

1.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有关职责分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开展人口监测预警工作,拟订生育政策,研究提出与生育相关的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方面的政策建议,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参与制定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落实国家人口发展规划中的有关任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组织监测和评估人口变动情况及趋势影响,建立人口预测预报制度,开展重大决策人口影响评估,完善重大人口政策咨询机制,研究提出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拟订人口发展规划和人口政策,研究提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统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2.与民政部的有关职责分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拟订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承担老年疾病防治、老年人医疗照护、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等老年健康工作。民政部负责统筹推进、督促指导、监督管理养老服务工作,拟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法规、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承担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救助工作。

3.与海关总署的有关职责分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传染病总体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编制国境卫生检疫监测传染病目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海关总署建立健全应对口岸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合作机制、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通报交流机制、口岸输入性疫情通报和协作处理机制。

4.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制定、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组织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及时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对得出不安全结论的食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应当及时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建议。

5.与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疗保障局等部门在医疗、医保、医药等方面加强制度、政策衔接,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协同推进改革,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和医疗保障水平。

6.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国家药典委员会并制定国家药典,建立重大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互通报机制和联合处置机制。

第四条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设下列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负责机关日常运转,承担安全、保密、信访、政务公开等工作。

(二)人事司。拟订卫生健康人才发展政策,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和队伍建设等工作,负责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管理。

(三)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承担健康中国战略协调推进工作,组织拟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指导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及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健康统计工作。承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牵头履约工作。

(四)财务司。承担机关和预算管理单位预决算、财务、资产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

(五)法规司。组织起草法律法规草案、规章和标准,承担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工作,承担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

(六)体制改革司。承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体工作,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的建议,承担组织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

(七)疾病预防控制局。拟订重大疾病防治规划、国家免疫规划、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承担传染病疫情信息发布工作。

(八)医政医管局。拟订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服务、采供血机构管理以及行风建设等行业管理政策规范、标准并监督实施,承担推进护理、康复事业发展工作。拟订公立医院运行监管、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

(九)基层卫生健康司。拟订基层卫生健康政策、标准和规范并组织实施,指导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医生相关管理工作。

(十)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承担卫生应急和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组织编制专项预案,承担预案演练的组织实施和指导监督工作。指导卫生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信息。

(十一)科技教育司。拟订卫生健康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承担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工作。组织开展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等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协同指导医学院校教育。

(十二)综合监督局。承担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等监督工作,查处医疗服务市场违法行为。组织开展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完善综合监督体系,指导规范执法行为。

(十三)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组织拟订国家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目录。开展药品使用监测、临床综合评价和短缺药品预警。提出药品价格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生产鼓励扶持政策的建议。

(十四)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组织拟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交流,承担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审查。

(十五)老龄健康司。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措施。组织拟订医养结合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十六)妇幼健康司。拟订妇幼卫生健康政策、标准和规范,推进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妇幼卫生、出生缺陷防治、婴幼儿早期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和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十七)职业健康司。拟订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相关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专项调查、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职业人群健康管理工作。协调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十八)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承担人口监测预警工作并提出人口与家庭发展相关政策建议,完善生育政策并组织实施,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制度。

(十九)宣传司。组织开展卫生健康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承担卫生健康科学普及、新闻和信息发布工作。

(二十)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组织指导卫生健康工作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外宣传、援外工作,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外事管理工作。

(二十一)保健局。负责中央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中央部门有关干部医疗管理工作,以及党和国家重要会议与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离退休干部局。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

第五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机关行政编制525名(含两委人员编制10名、援派机动编制4名、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29名)。设主任1名,副主任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88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卫生健康监察专员10名、离退休干部局领导职数2名)。

第六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第七条本规定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其调整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八条本规定自2018年7月30日起施行。

综合今日财经头条等信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