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男主角的战局扑朔迷离,鹿死谁手真不好说最佳男主角的战局扑朔迷离,鹿死谁手真不好说最佳男主角的战局扑朔迷离,鹿死谁手真不好说最佳男主角的战局扑朔迷离,鹿死谁手真不好说最佳男主角的战局扑朔迷离,鹿死谁手真不好说最佳男主角的战局扑朔迷离,鹿死谁手真不好说最佳男主角的战局扑朔迷离,鹿死谁手真不好说最佳男主角的战局扑朔迷离,鹿死谁手真不好说最佳男主角的战局扑朔迷离,鹿死谁手真不好说最佳男主角的战局扑朔迷离,鹿死谁手真不好说

今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角逐,堪称“劳模组”,入围者为了角色任劳任怨,折磨身体,像弹簧一样,突然增肥、骤然减脂;又或者磨练十八班武艺,精进唱功、模仿角色本尊;还要挺过繁琐的化妆程序,加皱纹、白发、龅牙……今年的男主演们,除了要感谢无坚不摧的自己,也别忘了致谢“鬼斧神工”的化妆师。

美国演员工会奖将最佳男演员授予拉米·马雷克(《波西米亚狂想曲》)后,影帝的战局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之前克里斯蒂安·贝尔(《副总统》)在颁奖季领跑,而且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搏命增肥地“神还原”美国前副总统迪克·切尼(Dick Cheney)———方式也基本和去年称帝的加里·奥德曼异曲同工,拿下小金人基本无异议了吧?没想到,往年和影帝无限重合的美国演员工会奖却选择了年轻的拉米·马雷克……有趣的是,贝尔和拉米·马雷克还分别拿下了金球奖的音乐/喜剧片最佳男主角和剧情片最佳男主角,尽管金球奖含金量有限,但足以反映两人的人气和威望。相比之下,表演堪称惊艳的维果·莫腾森(《绿皮书》)却没什么声势,三次入围奥斯卡,似乎都少了点人缘和运势。

这一组,鹿死谁手,真不好说。

克里斯蒂安·贝尔

《副总统》

是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又增肥了,18公斤———体重起起落落,仿似无关紧要的游戏,演技长期在线,铁打的贝尔。这次贝尔要成为前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不仅要增胖,还要保证肥肉都堆积在肚子上,达成目标的方式是吃很多很多的派———不过,也鉴于自己年纪不小了,贝尔表示这也是他第一次请营养师帮忙,“不能再像年轻时那么浪了”。脖颈是唯一需要锻炼的部位,因为贝尔要把自己的脖子练得和切尼的一样粗……他还染白了自己的眉毛,然后剩下的外貌工程就交给化妆师。

类似这样的可肥可瘦的操作,他做过好几回:2004年,为演出身心备受折磨的酒驾逃逸者,他暴瘦到55公斤,镜头里的他仿佛“行走的骨头”;2010年后他拍《蝙蝠侠:侠影之谜》,体重增至86公斤,以壮硕形象示人;一年后,又为角色减重20公斤;后来,为了演好隐君子再度暴瘦,没想到下一部戏又去演大腹便便的油腻中年男了……贝尔的演艺生涯一直顺风顺水,不仅拥有令人艳羡的表演天赋,大导演也赠与他极佳的剧本。

贝尔说这将是他最后一次“虐待自己的身体”,因为医生已下最后通牒,再这么“弹簧”下去,危及生命!其实,对于演技一直在线的优秀演员而言,获得小金人或许会更困难,更上一层楼从来都需要外部环境和际遇的加持。虽然奥斯卡“小年”已经助力,但口碑平平的《副总统》显然帮不上忙了。贝尔已经拿过奥斯卡最佳男配角,能否登上影帝宝座,最后还是看贝尔“整容般”的神演技和彪悍的敬业精神,能够打动多少人。

维果·莫腾森

《绿皮书》

《绿皮书》男主维果·莫腾森,又一位“劳模”+“整容式演技”的典型。

维果·莫腾森迄今为止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角色依然是《指环王》中深沉粗犷的“游侠阿拉贡”(已经是18年前的电影了),平日闲时就发展个人爱好,比如绘画、写诗和摄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艺术家。

《绿皮书》中的维果·莫腾森,会让你完全忘了上述的介绍,没有一点点诗意,没有分毫游侠的潇洒感,相反是粗俗、邋遢、地痞之类的形容词。镜头下,他完全放开了手脚,出演一个白人混混,没有文化、举止粗鲁、做事粗线条、满嘴跑火车……可以说,除了善良顾家、深爱老婆的优点外,这个角色集齐了“直男癌”特质。维果·莫腾森丝丝入扣的演绎,让观众仿佛跟着这个角色逐渐成长、蜕变,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而产生的巨大化学反应,都让观众更进一步地投入到主角二人逐渐建立起的深厚友谊,以及这段幽默暖心的公路之旅中。维果·莫腾森忘我的精湛表演———当然,和马赫沙拉·阿里的互相激发也很关键———赋予了《绿皮书》灵魂。

不过,此前入围过奥斯卡两次的维果·莫腾森,一直得奖运不佳,天时地利人和总凑不齐,今年也可能同样。

布莱德利·库珀

《一个明星的诞生》

布莱德利·库珀承担了《一个明星的诞生》的很多工作,导演、监制、编剧、主演,而且因为Lady G aga坚持真唱、现场收音,布莱德利·库珀还上了不少声乐课。努力归努力,但成片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只说明了一件事:演员才是最适合布莱德利·库珀的职业。改编自俗套的故事,且过往已经有过N多个不如人意的类似改编了,《一个明星的诞生》不仅没有跳出窠臼,甚至比原作更为混乱———不论是“明星的诞生”还是“明星的陨落”,都没有讲清楚。布莱德利·库珀没有入围最佳导演,也证明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是布莱德利·库珀第四次入围奥斯卡金像奖的表演类奖项。不确定布莱德利·库珀有没有私心,从表演角度而言,《一个明星的诞生》留给他的空间很大,过气乡村歌手杰克·梅恩浪荡、迷惘的气质,在大银幕上还是很抓人的。

威廉·达福

《永恒之门》

威廉·达福无需赘言了,他就没怎么失水准过吧?在《永恒之门》中,他饰演画家文森特·梵高,主要演绎梵高在法国阿尔勒与瓦兹河畔奥维尔度过的创作时光。但短板也很明显:首先是片子本身不够给力,导演强烈的作者风格不仅惹来争议,也框住了威廉·达福的发挥(突破在哪里?)。那么,这一版本的梵高,有何独到之处?这似乎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此威廉·达福登顶的几率也就很渺茫了。

拉米·马雷克

《波西米亚狂想曲》

拉米·马雷克在《波西米亚狂想曲》中,从略略夸张的龅牙,到浮夸骚气的穿衣品位,再具体到讲话的方式、走路的感觉,确确实实每分每秒都“神还原”了皇后乐队的主唱弗雷迪·默丘里。在这样一部奉献给乐迷粉丝的传记电影中,撇开粉丝自带的情怀滤镜不谈,演技大概是最最次要的,传神的模仿才是关键。如果从这一维度来评论拉米·马雷克的表演,他无疑是敬业而优秀的———在影片最后,皇后乐队登上“拯救生命”的演出舞台,拉米·马雷克的复刻甚至达到了“ctrl+v(复制粘贴)”的高仿水准,所以对于很多影迷而言,他的轻度用力过猛、表情的木讷和生涩都可以忽略不计。

《波西米亚狂想曲》是拉米·马雷克首次挑大梁的电影作品,在此之前他以配角身份参演过多部剧集和电影。其实,我至今很意外他拿下了美国演员工会奖的最佳男主角,因为在我看来,提名就已经是极高的认可了。这位80后的小伙子其实也不用着急的,以后“大把世界”———用一部不仅限于模仿技能的硬核作品称帝,不是更好吗?

撰文:南都记者 刘平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