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27萬企業“後繼無人” 日本老年“購物難民”激增

來源:紅星新聞

在日本,中小企業數量佔全社會企業總數的99%,吸納就業崗位數量約佔整體的70%,支撐着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據日本《產經商業週刊》、《週刊朝日》等多家媒體報道,現在日本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都面臨非常緊迫的“2025問題”。即,隨着中小企業經營者的年齡不斷增長,由於找不到繼承人而導致的停業、倒閉案例不斷增加。

有分析認爲,到2025年日本或因此損失650萬個就業崗位。此外,中小企業的倒閉潮還嚴重影響了整個經濟和生活的基本盤面,導致了大批“購物難民”的出現。

  弟弟去世後賣掉公司設備

現年68歲的望月宏一是日本栃木縣一家機械加工企業的負責人,他很平靜地向《週刊朝日》的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創業史。二戰結束以後,望月宏一的父親在栃木縣老家開了一個機械加工廠。受父親的影響,望月宏一從小就對機械類的東西很感興趣。他高中讀的是當地的工業高中,大學也是進的工學部。大學畢業以後,望月宏一到東京的大公司工作。大約40年前,身爲長子的他爲了繼承家業,不得不回到栃木縣老家維持父親的公司。

望月宏一子承父業的時候,正趕上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初,手機開始在日本快速普及。由於到處都需要架設信號塔,望月宏一的生意非常好,公司員工一度曾達到20多人。最讓他自豪的是,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他的公司曾經接到過生產“愛國者”導彈(Patriot missile)的訂單。他說:“雖然我有生產設計圖,但完全不知道自己生產的是什麼,只知道商品名稱是Patriot。當時隱約感覺到這東西不可思議。”直到後來有一次跟訂貨公司的人喝酒,對方悄悄地告訴望月宏一:“這是導彈的零件。”

進入21世紀之後,整體形勢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很多企業都相繼轉向海外那些低租金、低人力成本的國家。望月宏一說:“在我創業的那個年代,社會風氣是重視培育本地企業,哪怕是我家這種小企業。現在,基本上所有的公司都只想着往人力成本低的地方搬。”

前年,跟望月宏一一起經營公司的弟弟因爲癌症去世了,他的公司也走到了盡頭。望月宏一說:“外界都認爲日本的製造業有多麼不得了。但實際上,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會到我們這種中小企業來,每天干的事情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再堅持下去也不會開創出什麼局面了,不如徹底把公司關了。”

望月宏一決定把公司的設備全部賣出去,很快就有很多買家找上門來詢問。讓他感到意外的是,全部都是海外買家,根本沒有日本本國企業。最終,他公司的設備以600萬日元(約37萬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越南一家企業。 

沒有繼承人,127萬企業或因此倒閉

據日本《產經商業週刊》報道,2018年日本中小企業廳曾經對日本全國中小企業經營者的年齡進行了統計。根據該廳發表的數據顯示,日本中小企業經營者的老齡化問題非常嚴峻。到2025年,有245萬日本中小企業經營者的年齡將超過70歲這一退休標準線。其中,127萬人表示目前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繼承者。值得一提的是,127萬人代表127萬家企業,佔日本全社會企業數的1/3。預計,這些企業最後將全部因爲沒有繼承人而不得不倒閉。

日本中小企業廳預測,由於中小企業倒閉數量的激增,到2025年日本全國將有650萬個工作崗位會因此而消失,這將給日本的GDP造成22萬億日元的損失。爲了解決這個威脅日本經濟基本盤面的問題,日本政府正在積極思考對策,除了鼓勵企業積極尋找繼承人之外,也在努力推動中小企業之間的合併。

日本中小企業廳表示,中小企業之間的合併有很多優點。除了能解決繼承人的問題,還能擴大企業規模、幫助企業開闢新的業務。日本國內也因此出現了不少專門幫助企業合併的服務公司,成功的案例也不少。

不過,也有意見強烈認爲,正在推行的中小企業合併事業的實際規模遠比預想的大、手續費也非常高。因此,雖然這門新誕生的生意似乎很有前景,但實際上也很難挽救那127萬後繼無人的企業。 

  消失的出租車、商店、加油站

想去購物但是沒有商店、附近沒有加油站、出租車叫了也不來……最近幾年,這樣的事情正在日本全國各地上演。導致這些現象出現的背景是作爲地方經濟支撐的中小企業大量倒閉。每年有將近4萬中小企業倒閉或停業,正在動搖生活和經濟的基本盤面。

據日本《週刊朝日》報道,日本農林水產省曾經發布的一項驚人數據顯示:“每4個65歲以上的老人裏,就有一個屬於購物難民。”所謂“購物難民”指的是那些想去500米範圍內購物但由於現實條件制約而無法完成的老年人。2015年日本國內“購物難民”的數量達到825萬,比2005年增加了20%。最引人注意的是,在東京、大阪這樣的大城市圈層,“購物難民”的數量正在快速增加。

某位零售業經營者對此警告稱:“老年人能夠走着去購物的店鋪正在大面積消失。日本全國都在出現這樣的現象。”日本經濟產業省一項統計顯示,日本國內加油站的數量在1995年達到高峯(約6萬個)之後逐年減少,2018年3月底已經減少到約3萬個。其原因主要是年輕人不開車、設施的陳舊以及經營者老齡化等。

日本國內有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叫不到出租車的現象。主要是由於這些地方上的出租車經營公司本來就不景氣,再加上油價上漲、出租車司機也很難招到,最終導致這些出租車公司從需求少的地方撤離。

紅星新聞記者丨 羅天 編譯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