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歌劇院女高音歌唱家宋倩,昨晚聯手上海愛樂樂團,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主廳舉行“歸來的星光獨唱音樂會”。每次機遇與挑戰之時,宋倩都選擇迎難而上,而這也給她的藝術生涯帶來許多驚喜:進歌劇院時進的是合唱團,重回歌劇院已成獨唱演員。

上海歌劇院女高音歌唱家宋倩,昨晚聯手上海愛樂樂團,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主廳舉行“歸來的星光獨唱音樂會”。欒峯、魏松、戴玉強等這些國內著名歌唱大師,以及青年男中音歌唱家孫礫登臺助陣。

歌唱家宋倩:從女中音到女高音,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一部歌劇最多兩到三個詠歎調,但這場音樂會是八到十個詠歎調的分量”,這次的音樂會,宋倩演唱了衆多經典歌劇選段,既有大衆耳熟能詳的《托斯卡》,也有威爾第早期作品《阿蒂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她也特意在此次的獨唱音樂會中,選擇了多首祝福祖國的經典,包括《我愛你中國》、《我的祖國》、《我和我的祖國》等。

而在這其中,她本人最喜歡的還是堪稱“女高音試金石”的歌劇《諾爾瑪》。《諾爾瑪》中的《貞潔女神》,被全世界各大著名女高音選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它既適合大抒情,又適合抒情戲劇女高音,把女高音所有音色上的技術特點和性格,集中在一起。

“《貞潔女神》我從未唱過,挑戰能夠讓我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裏,也爲以後的演唱積累經驗”,宋倩說到。每次機遇與挑戰之時,宋倩都選擇迎難而上,而這也給她的藝術生涯帶來許多驚喜:進歌劇院時進的是合唱團,重回歌劇院已成獨唱演員;原來唱的是女中音,現在已經改成了女高音。

歌唱家宋倩:從女中音到女高音,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宋倩藝術生涯的第一次大轉折,是終於能確定自己的位置。從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畢業後,她考入了上海歌劇院,但由於夢寐以求的歌劇團不招人,她去了合唱團。“我心態很好,就自己用功,時刻做好準備唄”。

一年之後,宋倩就等來了改變的機會。宋倩在參加2005年底歌劇院的考覈時,精心準備了經典曲目《灰姑娘》,她的實力和風格,引起了評委欒峯的注意。經時任上海歌劇院副院長魏松的引見,宋倩和欒峯進行了交流溝通。兩個月後,宋倩自費跟隨欒峯到意大利參加一個聲樂比賽,她不負衆望進入決賽獲得兩個獎項:優秀歌手獎和最具潛質新人獎。

宋倩獲獎時,恰逢中意文化交流年。2006年,她成功申請爭取到一個國家公派的機會,並得到了訪問學者的獎學金,終於可以前往歌劇故鄉——意大利,在全球著名的米蘭威爾第音樂學院進修學習一年。在那裏,她跟隨著名歌唱家達涅拉·黛茜、斯卡拉歌劇院藝術指導馬西米西阿諾·布羅學習。同時就讀於意大利米蘭音樂研究學院聲樂專業,師從聲樂家尼考蕾荅·扎妮妮和著名指揮家布魯諾·達爾·本。

爲了深入學習意大利歌劇,宋倩決定學習意大利語。爲了體驗留學生生活,她選擇去餐館打工,打工半年意大利語突飛猛進。此前,宋倩一直是一名女中音,在意大利學習的第三年,宋倩在意大利老師的建議下改爲女高音,儘管這個轉變的過程很痛苦,但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聲音和狀態後,整個人都感覺不一樣了。

歌唱家宋倩:從女中音到女高音,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2014年,國家大劇院創排的歌劇《玫瑰騎士》,邀請宋倩出演其中的角色瑪麗安娜,宋倩最終做出了回國的決定。不久之後,她得知上海歌劇院在國內外公開招聘,宋倩成爲唯一考進上海歌劇院歌劇團的歌唱家。

但這一次,她是獨唱女演員。

自豪,但推廣歌劇的責任感也更強烈了。“我們國家創作的歌劇中,也不乏精品,如何將自己在意大利所學,跟我們民族的音樂結合起來,一直是我在嘗試的。”爲此,宋倩回國短短几年內,就已經完成了上海歌劇院的《曼儂·萊斯科》、《阿蒂拉》、《蝙蝠》、《茶花女》等十幾部歌劇,幾乎每一兩個月就要參與一部新制作歌劇的排練與演出。

“我想把離開國內這幾年的時間,用歌劇補回來。”她笑說。

作者:上海電臺記者曹夢雅編輯:沈穎婕實習編輯:朱奕責任編輯:金曉英

歌唱家宋倩:從女中音到女高音,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