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藩:一代史家 千秋神筆

蔡東藩像

蔡東藩(1877—1945)是清末民初一個出身於下層的平民知識分子,一位有貢獻的歷史學家和演義作家。名郕,字椿壽,別號東帆,筆名丁耶等。紹興府山陰縣臨浦鎮牛場頭(今屬杭州市蕭山區)人,幼時嗜讀《通鑑》,作詩填詞一揮而就,有“神童”之稱,14歲中秀才,後名列優貢,分發福建候補知縣,因不滿官場惡習,憤然回鄉教書,一生鬱郁不得志。

蔡東藩:一代史家 千秋神筆


《中國曆代通俗演義》是蔡東藩嘔心十年而成的一部具有廿四史規模的龐大卷帙之鉅著。其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多、篇幅之巨,堪稱我國曆史演義之最。


《中國曆代演義》,又名《中國曆代通俗演義》。該書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記述了2166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前漢通俗演義》、《後漢通俗演義》、《兩晉通俗演義》、《南北史通俗演義》、《唐史通俗演義》、《五代史通俗演義》、《宋史通俗演義》、《元史通俗演義》、《明史通俗演義》、《清史通俗演義》、《民國通俗演義》,共計11部1040回,約580萬字,於1916年至1926年9月陸續由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印行,繫有光石印插圖本。1935年,會文堂書局加上許廑父寫的《民國通俗演義》後四十回,取總書名爲《歷代通俗演義》,重新印行。由於作者歷史知識的豐富和創作態度的認真,該書獲得很大的成功。問世後,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作爲歷史演義中的佼佼鉅著,至今仍無可以替代者,仍爲今天的讀者所喜聞樂見。

蔡東藩以其個人獨力完成這部巨構,實在是著述界的一個了不起的奇蹟。爲了寫這部卷帙浩繁的著作,他光看正史就達4052卷,還不包括其他衆多的稗官野史。

其編寫體例綜合了《三國演義》及毛宗崗的批註,有正文、批註、總批,只不過蔡東藩是自批自注。通過這些批註,或對有關的虛誕說法加以批駁,或對某些史料的運用註明出處和異同,或對古代的某些官制、法制、地理、器物、名號乃至方言俚語加以通俗的解釋,或對所寫某些人物加以褒貶,以此幫助讀者理解正文、弄清歷史。

在史料的選擇和運用上,蔡東藩以“正史”爲主,兼採稗史、軼聞,而出於稗史、軼聞者必有旁證,對史料“幾經考證”,“務求確鑿”。由於蔡東藩如此重視歷史的真實性,反對虛構杜撰,因此,這套演義比之《三國》、《水滸》來,雖略輸文采,但它卻爲我們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華通史,留下了一部可以當作廿四史的輔助讀物。

蔡東藩是一位愛國主義者,他是本着“演義救國”、普及歷史知識、揭示歷史經驗教訓的宗旨寫這套演義的。他的愛國憂民、反對專制、反對割據、反對外來侵略的思想在這套演義中的許多地方都有體現。但由於作者又是個舊知識分子,受封建思想影響很深,因此歷史觀上的侷限性和某些錯誤思想也不可避免地表現在這部鉅著中。如對農民起義和少數民族運動橫加誣衊,對婦女的看法充溢着封建氣味,在人事休咎、朝代興亡問題上未能跳出天命論、因果報應論的泥坑等等。

蔡東藩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詩文清新秀逸又善於楹對,惜少有著作留世。對於醫學也頗有研究,著有《內科臨症歌訣》四卷,後毀於文革,未得留傳。晚年因操勞過度,患了嚴重胃病。

1926年替上海會文堂書店完成了這部鉅著後即迴歸故里。1940年,日軍偷渡錢塘江,蔡東藩不願做“順民”,毅然攜全家避難於諸暨十四都藏綠塢山區。這位敷演歷代興亡史的演義小說家,沒有能見到日本侵略者無條件投降,帶着“往事不堪回首憶,來生再望出頭年”的遺憾,於1945年春溘然長逝,享年六十九歲。

蔡東藩:一代史家 千秋神筆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蔡東藩的《六史》,這套《六史》從前漢、後漢到唐、宋最後到明、清,按照歷史進程推演講述了2166年間中國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縱橫捭闔、成王敗寇、朝代更迭、時局動盪...... 回顧每一段歷史都意義非凡。

以下是值得爲你推薦的6點理由:

01

國寶級通俗史作典範

殿堂級啓蒙必讀讀本

一部令開國領袖終生閱讀的枕邊讀物

《六史》是中國近現代著名歷史演義小說家、史學家蔡東藩,歷十年寒暑、閱經典千卷才得以完成的作品。自民國初版以來,享譽全球華人世界100年,被贊爲“中國歷史殿堂級的啓蒙必讀讀本”、“通俗史作之典範”。

相傳因爲抨擊朝廷腐敗,蔡東藩還曾收到恐嚇信,逼迫其修改內容。但他仍舊秉筆直書不變初衷,遵循“以正史爲經,語皆有本;以逸聞爲緯,諧趣鮮活”的原則。

這種沒有刻意醜化,也沒有含糊其辭、有失公允的編著精神值得後人抱以崇高的敬意。

因爲書中文史知識兼備,對學生裨益匪淺,江蘇省立南京中學校長張海澄還曾大批採購。也正因爲以史實爲重且行文亦文亦白、格調幽默風趣而備受名家的青睞和讚譽。

據瞭解,毛澤東同志在紅軍長征到達延安後不久,曾專門致電李克農代買這套書。後來還將全套書籍帶到北京,一直作爲他反覆閱讀的枕邊讀物。李敖、張大春、梁文道、張頤武、顧頡剛、二月河等名家也都聯袂推薦過。

蔡東藩:一代史家 千秋神筆

現在下單,特惠298元


可以說這套書體系完整、內容豐富、主次分明、理趣兼備,寫盡了幾千年歷史中的細枝末節。其中人物繁多卻栩栩如生,既恪尊史實又文辭老辣。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衆、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典範。

作爲歷史演義中的佼佼鉅著,至今無法找到可替代的讀物。無論你是普通讀者,還是從事歷史研究的學者,想必看過後皆會有所收穫。

02

精讀六朝歷史 把握髮展脈絡

提及通史讀物,我們普遍願意選擇經典來讀,例如《史記》、《資治通鑑》、《二十四史》。面對這種大部頭的著作,我們總是有心閱讀卻無從下手。

確實真正能通讀《史記》、《資治通鑑》的人還在少數,其中精妙深奧之意也並非三言兩語就能揣摩。有時剛提起興致讀上幾篇章便會心生倦怠。何況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連歷史專家也不見得能把它完全熟記。

蔡東藩:一代史家 千秋神筆


如何才能快速且有興趣的讀懂通史呢?當然可以化繁爲簡,利用精讀的辦法來吸納歷史知識。別看蔡東藩的《六史》洋洋灑灑寫了足足六百餘萬字,其實他已經幫我們從無序中整理出了頭緒。章回體的結構設定一語中的,有着醍醐灌頂的作用,使那些紛繁複雜的歷史事件被一一理清。

用祕計暗度陳倉 受密囑陰弒義帝玄武門同胞受刃 廬江王謀反被誅慈禧太后三次臨朝 維新黨六人畢命

聽着作者用說書人的語調娓娓道來,彷彿兵戎相見的情景浮現在眼前,現場感極強。蔡東藩的《六史》就像是一幕幕向前滾動的電視劇,讓我們在追劇的同時把握歷史發展脈絡,看到一幅徐徐展開的時代畫卷。

蔡東藩:一代史家 千秋神筆

03

讀懂生存之道

挖掘人性善惡

說起讀歷史的意義,我們常常會想到以史明鑑,但它的意義不僅於此。閱讀歷史,其實是在社會的風雲變幻中觀看生命的往來。

讀歷史,即讀人。如果你只把《六史》當做帝王將相的家譜志,那就太過於片面了。從這本書中我們不僅能揣摩歷史發展的規律與跡象,更能讀懂個人生存之道、挖掘人性的善惡。

就像著名文化學者張頤武評價的那樣:“蔡(東藩)著的不可替代之處,不僅在於他準確地挑出了歷史的大線索,更重要之處在於,他關注了歷史深處的人的命運。……歷史是鮮活生命的延展……他的歷史有血液、有溫度,是可以觸摸的。他的歷史是關於人性的故事。”

蔡東藩:一代史家 千秋神筆

現如今影視化的改編大多脫離史實,有着戲說、篡改歷史的意味,對歷史人物也是褒貶不一。甚至常出現添油加醋,對人物造成扭曲的現象。

但《六史》作爲一本最具權威的正史演義,做到了貼近史實。雖然是歷史演義,免不了有些虛構成分。但其整體卻保證嚴謹,力求符合特定歷史環境和特定歷史人物的性格。

蔡東藩:一代史家 千秋神筆

讀過之後你會發現蔡東藩筆下記錄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血肉豐滿的人的故事。從中你可以讀出做人與應世的道理,學得常識與人生智慧,更是能感受到歷史傳遞出的溫度。

那些俯仰天地間的俠客、震古爍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將軍、竹杖芒鞋的隱士、涕淚沾襟的眷侶,在時空中奔走。他們是否跟我們過着相同的生活,他們的房間、食物、桌子上的物品,他們的親人、他們的煩惱是否跟我們一樣?在《六史》的書中你會尋到答案。

蔡東藩:一代史家 千秋神筆

04

通俗演義講述正史

精彩詼諧堪比《三國》

著名作家馬伯庸曾評價《六史》說,“它把真實歷史用演義小說的形式講給普通讀者,這是從蔡東藩先生纔有的。讚歎用“演義”把歷史說清楚,是一個很偉大的舉措。”相對於傳統《二十四史》這種嚴肅正史,《六史》這種以通俗演義記述歷史的方式更能被大衆喜聞樂見。

這本具有小說閱讀快感的歷史讀物,既兼具史學的雄渾奇偉之氣,又增添趣味雅緻之氣。其中涉及權勢謀略、皇室爭儲及宮闈生活等多個方面。

書中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超級精彩,每本都媲美《三國》的鮮活詼諧!就像腦補了一場接一場的皇室宮鬥劇,即使追到劇終也仍舊饒有興味。而其精妙之處還在於讓你在嬉笑怒罵間,讀懂中國歷史的全部智慧。

蔡東藩:一代史家 千秋神筆

05

名師匠心勘校 閱讀觀感極佳

這套黑金禮盒精裝典藏版《六史》是以上海會文堂鉛印本爲底本,多位名師歷時3年,經過7次匠心勘校而成。在原有基礎上還適當保留了蔡東藩的自序、自批、註釋和結語。文中特採用不同顏色字體標註,可以更加醒目的分辨正文與批註。

仔細翻看這些紅色標註,你會發現原來蔡東藩不光是史學家,還是個段子手。他總是忍不住黑一下歷史人物,還時不時批判、指責他們的愚蠢行徑。

淵與世民等密行部署,意欲殺使祭旗,指日出發,適江都又傳到赦詔,仍令淵照舊供職,戴罪圖功。淵乃出接詔書,並款待前後使臣,厚贐(jìn)去訖。前使不知爲誰?總算幸保性命。淵稍稍放心,因復延宕了好幾日。李淵實在無用。

料知煬帝不懷好意,不如託詞稱疾,裝着一副病容,接見來使,且把許多黃白物,作了程儀、浼(měi)他委婉覆命,但說是待病少痊,即當往朝行在。來使得了金銀,樂得做個人情,便唯唯如命的告別而去。錢可通靈。

蔡東藩:一代史家 千秋神筆

文中還附有帝王世系圖,讓讀者能夠明晰皇族脈絡。原先搞不清康熙雍正乾隆的關係,這回終於有了解答。其中疑難字詞隨文注音,確保讀者零障礙閱讀。

例如:

寂頗使酒好博,世民既盛筵相待,復出私錢數萬緡,與寂作摴蒱(chū pú)戲,故意的輸錢與寂。

他有一個堂姐,是覺昌安女孫,出嫁與古埒(liè)城阿太章京,已有數年。

全書按照時期編排共分爲六冊,每章節篇幅適中、閱讀觀感良好。雖然語句之中文白雜陳,但好在沒有失去韻味,反而讀起來津津樂道,甚至有種看小說越看越上癮的體會。

原本讀大部頭歷史書就腦仁疼的讀者,再也不用擔心看不下去書了。相信你看完忍不住,也要說真香二字!

蔡東藩:一代史家 千秋神筆

06

選用燙金工藝 典藏饋贈佳選

六部封面均採用亮彩撞色,蛋殼紋歐洲藝術紙印刷,高端大氣、符合東方時尚審美。內文則採用80g進口高級純質紙,色感豐雅,觸手溫實。每本書都採用圓脊精裝,即可便於讀者180°度平攤靜閱,還易於存放,不用擔心反覆壓折損壞書體。

外置函套採用燙金工藝,凸顯整體大氣恢弘。上手摸一摸,可感受黑金工緻帶來的順滑手感。

這樣一套黑金禮盒精裝典藏版《六史》從裝幀設計到文本內容無不體現精緻,絕對是典藏饋贈的絕佳之品。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立即進入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