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操場埋屍案”疑受害人之子:父親揭露過嫌犯豆腐渣工程)

新京報訊湖南新晃“操場埋屍案”引起廣泛關注。

警方通報顯示,2019年4月中旬,新晃侗族自治縣公安局查獲杜某涉黑涉惡團伙。在案件偵查過程中,杜某交代其於2003年1月將鄧世平殺害,埋屍於新晃某中學操場內。6月20日0時許,警方在此挖出一具屍骸。

警方將這一情況告知了鄧世平之子鄧藍冰。據鄧藍冰口述,2003年1月,曾是新晃一中後勤保障部門職工的父親鄧世平失蹤,當時正負責學校操場的修整工作。

16年後,警方抓獲的人,正是他們長期以來懷疑的對象——杜少平。

6月20日、21日,新京報記者多次採訪鄧藍冰。他表示,當時父親在新晃一中負責工程質量,爲確保工程質量,父親與校長的親戚、包工頭杜少平鬧過矛盾。當時他已經想到父親會被埋在操場下面,但當時家裏沒有錢,經濟條件根本不允許他找挖掘機到操場開挖。

目前,警方已經提取了鄧藍冰的血樣,與新晃一中操場挖出的遺骸進行DNA對比,對比結果暫未出來。

埋屍案受害人之子:父親揭露過嫌犯豆腐渣工程鄧藍冰接受新京報採訪。 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父親失蹤那年,他15歲

新京報:你父親是什麼時候失蹤的?

鄧藍冰:2003年1月22日,距離大年三十還有8天。

父親爲了讓全家過個好年,在學校工地附近的居民家中燻了一堆臘肉。那天上午,鄰居讓他把肉拿走,他說下午再拿,但中午12點以後,街坊鄰居就再也沒有見過他。

新京報:你父親失蹤之前是否有異常表現?

鄧藍冰:那一年我剛剛15歲,新晃一中的操場正在建設。父親53歲,在湖南新晃一中負責學校的工程質量監督,失蹤前並沒有異常表現。

失蹤那天上午8點,他和往常一樣去學校的操場工地工作,身上只有200多塊錢。不知什麼原因,那天中午他沒有回家喫飯,直到晚上也沒有任何音訊。

我不相信父親會主動離開我們,他從來不會夜不歸宿,最長一次出差是到黑龍江兩個月爲學校採購。

新京報:什麼時候開始尋找你父親的?

鄧藍冰:父親失蹤當天我沒有從學校門口等到父親出來,失蹤第二天,我和母親到學校工地、親友家尋找,經過兩天尋找均未找到。其間,學校有工作人員告訴我們,1月22日並沒有看到他父親離開施工現場。

“爲確保工程質量,父親與杜少平鬧過矛盾”

新京報:當時有想失蹤原因嗎?

鄧藍冰:此前父親得罪過時任校長黃某的外甥杜少平,當時杜少平是承接操場建設的包工頭。

當時猜測,父親失蹤與他反映學校操場工程問題有關,懷疑已經遭到迫害,但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

新京報:爲什麼會有這種猜測?

鄧藍冰:父親生前爲人做事非常正直,也很講原則,看到有人犯錯誤就會指出來,有時我也不理解。

當時新晃一中後山體育工地400米跑道工程,原招標合同爲80萬,合同簽訂後,包工頭和校長私自更改合同,工程還沒有完工就已付工程款140多萬元。父親向領導提出異議,說不該付這麼多錢,引起杜少平的不滿。我沒有見過杜少平,家裏也沒有和他產生過交集。

新京報:你父親什麼時候進入新晃一中工作的?

鄧藍冰:他在新晃一中工作很多年,具體幾年已經記不得了。

父親此前在新晃一中的後勤工作,失蹤前專職負責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學校工程質量均需他簽字把關。

爲確保工程質量,父親與包工頭杜少平鬧過矛盾。父親當時說,如果工程質量不合格,就不在驗收單上簽字,後來在驗收一堵用石頭砌好的牆時,發現是豆腐渣工程,質量不合格,拒不簽字,並找來校長一起親自查看驗收,父親當場用水龍頭衝了一下牆體,結果石頭牆大部分垮了,這讓杜少平更加仇恨父親。

新京報:當時想到父親會被埋在操場下面,爲什麼沒有去挖。

鄧藍冰:當時是聽學校周邊居民說,此前一直沒有動工的挖掘機於1月22日(鄧世平失蹤那天)晚上突然動工,覺得有點異常。事後也想到自己父親遭遇迫害後被埋在操場下面,但當時家裏沒有錢,經濟條件根本不允許我找挖掘機到學校操場開挖。

家人爲了防止二次迫害搬離縣城

新京報:這16年你和家人是怎麼生活的?

鄧藍冰:多天的尋找未果後,家人爲了防止二次迫害便搬離了縣城。之後,我的母親把我和姐姐倆拉扯大。

父親失蹤後,我作爲家裏唯一的男人,便開始學着幫助母親擔起家裏的重擔,16年來生活十分不易。

這16年間,我和家人也一直想盡各種辦法尋找父親。我比任何一個人都想知道事實真相,如果父親遭到迫害,希望將迫害我父親的兇手繩之以法,接受法律制裁,還他一個公道。

新京報:你去新晃一中看挖掘現場了嗎?

鄧藍冰:沒有去過,家裏有人去。如果挖出的不是父親遺骸,我想回到操場看一看,如果是就不想回去,因爲心裏有陰影。

新京報:現在事情進展到什麼地步了?

鄧藍冰:我沒有想到這個事情會引起這麼大的關注,警方已經提取過我的血樣,與新晃一中操場挖出的遺骸進行DNA對比,對比結果暫未出來。目前,母親及姐姐身體都還好。

埋屍案受害人之子:父親揭露過嫌犯豆腐渣工程


張憲超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張憲超_NN93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