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80還穿得一身好品位的周先生,在國內被介紹時還要補充一句是“周信芳的兒子”。

美國華人高端餐飲鉅子,Mr.Chow的傳奇人生

這位在西方世界裏幾乎最廣爲人知的華人,他用自己的姓氏命名的中餐廳“MR CHOW”讓無數歐美的名流政要趨之若鶩,他樂於用美食結交藝術家的故事更是廣爲流傳,這位“紐約餐飲鉅子、收藏家和社交名流”擁有太多的傳奇...

他是京劇大師的兒子

美國華人高端餐飲鉅子,Mr.Chow的傳奇人生

梅蘭芳(右)與周信芳(左)兩位大師在第一屆文代會上

梅蘭芳(右)與周信芳(左)兩位大師在第一屆文代會上。

對國粹京劇有所瞭解的人,一定知道周信芳。周信芳和梅蘭芳同齡,都是出身梨園世家,他們兩人還是當年喜連成科班裏的同期搭班生,當年兩人聯袂演出名動京城。

出科後,一位成爲“四大名旦”之首,創造了千嬌百媚的“梅派”,一位成爲海派文化代表,創立了蒼勁渾厚的“麒派”。號稱“麒麟童”的海派京劇大師周信芳7歲就以老生成名,在少年變聲期“倒嗓”,但他反而因此獨創了唱腔古樸沉鬱、唸白和動作大膽創新的“麒派”表演藝術,不僅袁世海等京劇演員表示受其影響,就連金山、趙丹等電影演員都直言從麒派藝術當中受益匪淺。

周信芳的代表劇目有《徐策跑城》、《烏龍院》、《蕭何月下追韓信》、《香妃》、《董小宛》等。

虎父無犬子,周信芳的兩個兒子在後來都很有出息,大兒子周少麟傳承了他的“麒派”,而小兒子則幹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成爲美國餐飲界的傳奇人物Michael Chow。

Michael Chow的中文名叫周英華,他有“華裔食神”的稱號,今天@美國日誌 就來給大家分享這位在美國餐飲業鉅子,Mr.Chow高級中餐廳創始人周英華(Michael Chow)的傳奇人生。

周英華的童年

周英華的祖籍是浙江寧波慈溪,他於1939年生在上海,父親是京劇大師周信芳,母親是上海灘首屈一指的混血名媛、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裘麗琳。裘麗琳的外祖父是蘇格蘭裔海關官員。裘麗琳的父親裘仰山同時擁有謙和茶莊與致和錢莊兩家產業。

美國華人高端餐飲鉅子,Mr.Chow的傳奇人生

周信芳故居

長樂路788號,鬧中取靜,這裏曾居住着京劇表演大師周信芳一家人。

童年的周英華和家人生活在上海靜安長樂路788號,那幢三層樓的法式洋房裏。

童年時期的周英華,在父親周信芳的影響下,這位周家的小公子對京劇懷有很大的熱忱,曾夢想成爲一名偉大的戲劇藝術家。

然而命運將他引向了不同的方向,1952年,12歲的周英華被送到英國倫敦留學,改名爲“Michael Chow”,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

“作爲一個在上海長大的孩子,在我相信的衆多事物中,我對兩條無可爭辯的事實最爲深信不疑。一個是我的父親,周信芳,他是史上最偉大的演員。另一個就是我的祖國,中國,是世上最偉大的國度。”

周英華曾在一個媒體訪談中說了這樣一段話後,陷入沉默並眼眶泛淚。訪談中談到祖國、家鄉和父親時,他都會潸然淚下。你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在美國餐飲界呼風喚雨的成功男人在面對媒體時的表現。

我想這與他12歲就遠離祖國,離開家人的成長經歷有關,畢竟那時的他還只是個孩子。

周英華的已逝兄長周少麟(原名菊傲)曾在回憶錄裏說,弟弟英華幼年患有哮喘,格外做到母親憐惜。而他又聰明又活躍,每看完一部電影回來,能學做到活靈活現。對此,周英華只記得那是一段頑劣又幸福的童年:因爲從小患有嚴重哮喘,周英華沒有在學堂念過一天書,又因爲年幼體弱,母親對他很是寵溺。

“我是那種嬌生慣養的孩子,家裏總是有很多的大夫、僕人,可我還老對他們不滿意、挑刺。”但記憶裏的父親卻是不苟言笑的。“他很少在家。若他坐在席上喫飯,我一聲都不敢吭的。”周英華曾在公開場合說道。

“父親很嚴厲,他回來喫飯,我們都會把好菜留給他喫。他總是快快地喫三碗,喫好,走掉了。接着我們就哇一下,上來搶好菜。尤其是我和弟弟英華,經常打來打去。”二姐周採蘊回憶到這段時朗聲笑道:“只要一聽到他來書房的腳步聲,我們就趕緊嗖地跑掉了。不過他(父親)高興的時候,也會抱着親吻我們幾下。”

對父親的崇拜和愛

美國華人高端餐飲鉅子,Mr.Chow的傳奇人生

周信芳

“阿拉爺在臺上,是要啥有啥。”如今的周英華滿口流利的英文,普通話說做到磕磕絆絆,可回憶起父親,一口幼年時期就烙印於記憶深處的老式上海話卻脫口而出毫不生分:“那時的戲園子很高,父親吐字很清晰,一定要讓坐在三層樓上的人都能聽清楚。倒嗓之後,聲音回不來了,他的臺詞便不再只是背誦,而是變成激盪人心的演講。他的步伐也不再只是對人物動作的模仿等,他還從美國電影明星約翰·巴里摩亞那裏學到拍攝背影的技巧,放到《追韓信》裏。你看,鬍子越厚就越難演,袖子越長也越難,鏜ceicei,他的鼓是最重的!很多人以爲麒派就是有力氣、有勁,不是的。麒派很難,它的精髓是即興和掌控,這兩點是對立的,但麒派找做到到那條微妙的分界線。”

父親的柔軟並不常見,然而在周英華的記憶深處,不知是幸或不幸,關於父親的最後的記憶恰恰是父子倆一生裏唯一親密相處的那段短暫時光——雖然沒有跟着父親學過一點京戲,但在離開故國前,周英華有過寶貴的兩週時間和父親朝夕相處。

“很可能他知道我即將遠行,覺做到應該多和我在一起,所以那兩個星期從早到晚他都把我帶在身邊。我們一起去劇院,他給我展示他如何排練和表演,他對他的事業的熱愛等就算是身穿重達300磅(270多斤)的戲服,他在舞臺上都那麼輕鬆自如。那是真的‘入戲’!父親對技藝掌握做到那麼嫺熟,到最後,技藝全拋掉,只是表達,發自內心的表達。”也許周信芳自己都不知道,這短短的兩週相處對幼年的周英華產生了多麼大的影響——比起模仿父親做事,更重要的是,從他那裏學會了做事情的方法。

“許多年之後,當我試圖尋找我自己的道路,我只想成爲我父親那樣的人,所以很自然的,我期盼自己也能追隨他的足跡成爲一名京劇演員。但當我在倫敦流離失所的時候,這個夢想也破滅了。”

留學生涯和家道變故

孩子們與父輩的人生軌跡,在1950年代初分開。1952年,13歲的周英華和16歲的周采芹告別了長樂路788號那幢三層樓的法式洋房,被送到英國倫敦讀書。

周英華在英國讀的是藝術設計和建築,1965年他爲倫敦斯隆大道上的一家髮廊做室內設計,以當時罕見的極簡主義設計風格引起英國設計界的關注。周英華在倫敦紅極一時的時候,地鐵站裏全是他的設計作品海報,他的名字也頻頻被英國設計界提及。

事實上,除了長子周少麟,周家其餘五個孩子都被有四分之一蘇格蘭血統的母親裘麗琳送到了英國或美國。

“既然你們的父親名聲顯赫,母家也家境殷實,爲什麼一定要把年幼的你們一個個都送出去呢?”這的確是我所不能理解的。“我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我們都要出國的。我爸爸再有名,都是戲子啊,你們年輕人不知道從前的戲子意味着什麼,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爲了讓我們有更好的教育。不過後來我們再也沒有通過信,沒有過任何交流。”提到這一段,周英華又啞了嗓子,溼了眼眶。

12歲出國留學後,周英華再也沒有見過父親。

1970年代,Michael Chow已在海外站穩腳跟,並不知道國內的父親在牢中坐監,母親先是掃街,接着被鬥,病故。哥哥少麟入獄5年,父親也在幾年後病逝。這一連串的傷心事,在周英華的腦中全是破碎的記憶。“

所有的事情都是過了很久,才斷斷續續從國外的報紙新聞裏做到知,我從沒有一個合適的悼念期來懷念他們。”

Michael Chow和他的Mr. Chow

美國華人高端餐飲鉅子,Mr.Chow的傳奇人生

Mr. Chow餐廳內景

1968年2月14日情人節那天,周英華在英國富人聚集的奈特布里奇大街開設了他的第一家中餐廳。餐廳名字除指明餐廳主人外,“chow”在英文俚語裏還可以解釋爲食物。

周英華(Michael Chow)曾這樣解釋他開中餐廳的初衷:“我想讓西方瞭解東方,中國菜很了不起,我要讓中國菜來擔當文化的使者。”

爲保留中餐的原汁原味,在當初物資運輸並不發達的年代,周英華(Michael Chow)仍堅持從中國進口中餐食材,並請廚師來掌勺。當年,倫敦的中餐很少,但他的餐廳提供的卻是很正宗的中餐。餐廳以北京菜系爲主,在開辦之初菜單上只有20多種菜品,但每一樣都是經典,很受當地人歡迎。

美國華人高端餐飲鉅子,Mr.Chow的傳奇人生

Mr. Chow餐廳內景

餐廳的內外設計,包括桌椅、吊燈、餐具等的樣式全部由周英華親自操刀,每一隻光亮的銀質餐具上都刻有“Mr.Chow”字樣,牆上掛着的畫作也是出自著名藝術家之手,甚至連火柴盒的封面也由一位藝術家設計,畫面主體是周英華年輕時的肖像。

美國華人高端餐飲鉅子,Mr.Chow的傳奇人生

Mr. Chow餐廳內景

2006年,《紐約時報》上就曾經刊登過一篇尖刻的餐評,給Mr. Chow打了零顆星,作者是弗蘭克·布魯尼(Frank Bruni)。他這樣描寫翠貝卡餐廳的一份羊腿肉:“如果我知道它是在冰箱裏放了快10年纔拿出來,然後又在微波爐里加熱了差不多有一天,我會震驚的。它嚐起來遠沒有那麼柔嫩美味。“《紐約》(New York)雜誌的評論家亞當·普拉特(Adam Platt)寫道:“一盤名叫醉魚(單點31美元)的菜裏有兩片溼乎乎的比目魚,泡在沒有顏色,也沒什麼味道的奇怪膠質物裏面,看上去簡直有點像池塘裏的爛泥。”

一般情況下,這樣的評論足夠毀掉一家餐廳,但是洛杉磯和紐約的Mr. Chow餐廳仍然紅火,吸引着各界名流和其他在1968年、1974年和1978年還沒出生的賓客們,爲什麼要強調這幾個出生年份,因爲:

1968年的情人節那天,周英華在倫敦的繁華地帶開了最早的一家Mr. Chow餐廳;

1974年,他在洛杉磯的比佛利山莊開了分店;

1978年,Mr. Chow來到了紐約東57街。

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2006年,開了紐約翠貝卡分店;

2009年,開了邁阿密分店;

2012年,開了馬里布分店;

2016年,開了拉斯維加斯分店。

在如今這個時代,對於大城市的餐廳來說,10年似乎已經足以走完從盛到衰的生命歷程,但是Mr. Chow卻生存了51年,而且還在發展壯大。

Mr. Chow已經發展爲一個屹立不倒的餐廳經典品牌。雖有些評論家會有理有據的公開反對,也有很多聲音會告訴消費者,花那麼多錢喫Mr. Chow的炒菜簡直是發瘋。

但Mr. Chow火熱的生意告訴大家,它的魅力似乎沒有分毫被減弱。

美國華人高端餐飲鉅子,Mr.Chow的傳奇人生

阿什莉·昆塔尼拉(Ashley Quintanilla)在Mr. Chow的比佛利山店內慶賀訂婚

阿什莉·昆塔尼拉(Ashley Quintanilla)在Mr. Chow的比佛利山店內慶賀訂婚。

50年來,Mr.Chow一直備受各界名流的喜愛,常客有比爾·克林頓等政壇顯要,此外還有英格麗·褒曼、麥當娜、帕麗斯·希爾頓、奧利維婭·懷爾德等演藝界名流。藝術家、導演朱利安·施納貝爾(Julian Schnabel) 自從1980年左右便是Mr. Chow的常客。有傳聞稱,披頭士樂隊核心成員約翰·列農在遇刺身亡前,就在“Mr.Chow”就餐。

周英華曾回憶,在1968年的情人節那天,在倫敦的繁華地帶開第一家Mr. Chow餐廳時的場景:“第一天晚上,所有人都來了:滾石(Stones)、披頭士(Beatles),”他說。“所有人都那麼搖滾。氣場棒極了。”在過了半個世紀之後,他還記得當時的感覺。

美國華人高端餐飲鉅子,Mr.Chow的傳奇人生

Mr. Chow餐廳的師傅在拉麪條

高雅藝術和流行文化界的一切新潮似乎都在Mr. Chow餐廳擺列麪條和餃子的餐桌上融匯、碰撞。

他談起不少電影導演、音樂家、演員、畫家和模特的名字,比如費德里科·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丹尼爾·巴倫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傑克·尼克爾森(Jack Nicholson)、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小野洋子和傑莉·霍爾(Jerry Hall)。

美國華人高端餐飲鉅子,Mr.Chow的傳奇人生

左起,尼克·羅德斯、周天娜(周英華的第二任妻子)與安迪·沃霍爾在Mr. Chow的曼哈頓店

左起,尼克·羅德斯、周天娜(周英華的第二任妻子)與安迪·沃霍爾在Mr. Chow的曼哈頓店。

口味的保持是Mr. Chow成功的祕訣

令人意外的是,自1968年開業到現在,倫敦這家Mr. Chow餐廳從裝飾到菜品幾乎沒有變過,一直保持着50多年前的模樣,一些服務人員也是在這裏幹了30年的老員工。

一位在Mr. Chow幹了近50年的主廚曾說:“Mr.Chow之所以一直保持這麼多年的傳統不變,味道不變,就是在很多細節上很講究,如果味道變了,老顧客是能喫出來的。”

美國華人高端餐飲鉅子,Mr.Chow的傳奇人生

Mr. Chow比佛利山店內的燒牛肉

Mr. Chow也並非頑固守舊,它也會根據中西方人的口味做創新,如蒸餃和西式家常牛排,都會配上特製的亞洲醬料,使之更加美味。

對細節的極致追求也是Mr. Chow成功的祕訣

曾經有對喫飯的情侶起身去拿早餐,他們坐的桌子有些歪歪斜斜。周英華透過他標誌性的圓形眼鏡不住地盯着那邊。“桌子放得不正,”最後他說,如果有必要,他打算親自過去解決這個問題。“我在餐飲行業待得太久了。”周英華強調,正是由於對各種細節事無鉅細的關注,他才能這麼持久。

還有一次,女演員奧利維婭·懷爾德(Olivia Wilde)是翠貝卡及其他地區的Mr. Chow餐廳的常客。奧利維婭·懷爾德兒子奧蒂斯(Otis)9天大時,她和男友演員傑森·蘇代基斯(Jason Sudeikis)去Mr. Chow餐廳喫飯。她很快意識到需要熱點奶喂孩子。服務員注意到了。

“他們拿來一個非常好看的銀碗,裏面盛着熱水,供我熱母乳,”懷爾德大笑着說道。

虎父無犬子,他是人生贏家

周英華除了餐廳做得很成功以外,他還是頗有眼光的收藏家,藏品中包括價值上億元的安迪·沃霍爾等畫作。

在倫敦,在美國紐約和洛杉磯等地,許多人都叫Michael Chow爲Mr.Chow(周先生的意思)。在習慣直呼其名的西方,“先生”這一尊稱今天幾乎很難聽到,周英華卻是一個例外。不僅僅有一語雙關的含義,“Mr”也是對他個人的尊稱,甚至是對他經營的連鎖中餐廳的認可與褒揚。

美國華人高端餐飲鉅子,Mr.Chow的傳奇人生

周英華在變成了Mr.Chow以後,也一直保持着自己標誌性的打扮,戴着一副黑邊的圓框眼鏡。

周英華結過三次婚,首任妻子Grace Coddington曾是英國名模,後擔任過《時尚》(Vogue)雜誌的創意總監。

美國華人高端餐飲鉅子,Mr.Chow的傳奇人生

周天娜和Mr.Chow

他第二任妻子是周天娜。現任的妻子Eva Chun則是韓國時裝界頗具影響力的設計師。

美國華人高端餐飲鉅子,Mr.Chow的傳奇人生

周英華和女兒周佳納(China Chow)在紐約店30週年慶祝派對上跳舞

2009年,周英華和女兒周佳納(China Chow)在Mr. Chow紐約店30週年慶祝派對上跳舞。

周英華有三個孩子,分別名叫中國(China)、亞洲(Asia)和馬克西米利安(Maximillian)。馬克西米利安(Maximillian)在掌管餐廳的廚房運作。

本文來自@美國日誌,用中文講述美國文化。

歡迎關注@美國日誌 頭條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