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一個有五千年文化底蘊的古國,宗族文化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民族和宗族之所以經萬劫而不死,歷百難而不衰,就是文化的力量作支撐。

當今社會,由於民風淪喪,人與人之間信任危機,人們的情感無所寄託,只能寄望血脈關係,便出現了全國一片姓氏宗親熱。無疑,宗族內與社會相比,雖不是一方淨土,還是要較社會純淨許多。能在這樣一個地方擔任一個會長,我認爲一是光榮的,二並不是誰都能勝任的。說光榮是因爲所做的事業是文化傳承事業,得以傳承的事業都是千秋大業。說並不是誰都能勝任的,這是我要講的主題,在宗族擔任一個會長,個人的確是要具備一些條件的。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宗族,如果賢人和能人不在其位,就會亂象叢生,小亂是內鬥,勾心鬥角,大亂亡國亡族並不少見。我們的國家、民族、宗族,從來都不稀缺賢人和能人,就缺好的公平競爭的用人制度。有了好的公平競爭的用人機制,賢人和能人自然會脫穎而出。當下各姓氏的"血脈淨土"也並不純淨,有些亂象並不亞於大社會,甚至還鬧些低級笑話。究其原因,還是族中有一定名望和有一定能力的人不在其位。

那麼,哪些人不宜或暫時不宜擔任宗族事務主職工作呢?我認爲一是未成家立業的。人生有許多事要做,但許多事都是在一定年齡段內做的,提前提後或倒置都是不可取的;二是人生處於事業巔峯,在社會入職者。在社會入職是職責所在,是在履行責任,在宗族入職僅是一種義務,責任要大於義務;三是還在爲生計柴米油鹽而奔波的人。做宗族事務是盡義務,只有奉獻,沒有索取,如果連生活都困難,就不必盡這份義務;四是文化程度太低,根本就不懂得宗族來龍去脈的人。宗族事務是一種文化傳承,如果你上臺發個言,還要請人寫發言稿,甚至念都要念錯,你就不必上這個臺;五是在你的人生經歷中,從未擔任過團隊領導,或協助領導團隊的人。管理宗族事務也是一項領導工作,而且是社會上最喫虧不討好的領導工作,如果你沒有這一人生歷練,就很難在這個民間鬆散組織中形成凝聚力。

我在從事宗族事務中,認識了一位宗族青年,如果不是在宗族事務中相逢,他還是有許多優點可取的。他現年四十出頭了,既沒有成家,也沒有立業,今朝在這裏組織宗親會,明朝在那裏參加宗親會,我是很不認可,也很不認同的。還有一些隨意而爲的這會哪會,建立一個微信羣,封這個爲副會長,封哪個爲祕書長,找幾個土豪出些錢,一會兒商會,一會兒商貿文化研究會,一會兒又宗親會,邀請這個宗親,哪個宗親,定個日子搞一次活動,自己在臺上一坐,甚至講話稿都要請人寫,下面掌聲一鼓,酒杯一碰,"會"就成立了!更有意味的是,居然還以領導身份到"下面"作"指示"。具有幾千年文化根基的家族,難道有如此淺薄嗎?!我認爲,這樣的"會"不過是亂花錢,玩一場遊戲罷了,根本就不會有什麼結果,更談不上傳承,於宗族毫無意義。真正的大事具有兩個屬性,一是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可以傳世,二是不被金錢所左右,有錢沒錢,它照樣生生不息。人的境界,事的格局,遠非金錢所能替補。一個人僅僅是有錢,只能悄悄地過日子,如果憑財大氣粗待人處事,結果肯定是自取其辱。世界上能用金錢擺平的事都不是大事。僅僅是花錢辦的事,沒有錢自然會灰飛煙滅。

再來說說當一個宗族會長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我認爲擔任會長者一要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家裏沒有人扯你的後腿;二是身體健康,家境殷實,不再爲生計勞碌奔波;三是本人有一定的品行修養和胸懷,能容事容人;四是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大至要曉得民族的興衰,家族的繁衍,能把家族所做的事用文字準確地表述得出來;五要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擔當精神,遇到困難還能勇往直前,等等。

真要擔任一個宗族會長,原因是後者沒有經濟支撐,沒有行政手段,沒有法律扛杆,更沒有尚方寶劍,還不能使用小心機。主事者不但要懂政治,懂經濟,懂歷史,懂文化,懂外交,唯獨不必懂軍事,而且還要親力而爲。當好一個宗族會長確實有些不易!應該說,宗族事務能發展到今天的熱烈場面,主事者和參與者,都是作了大量的積極的鋪墊工作的,只是當前一些亂象,要急待規範,更值得組織者們冷靜的思考。

我寫這篇小文,主要是講宗族各會的會長,是希望各會的會長們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能率性而爲,能稱得上文化、值得傳承的大事都是規範而嚴肅的。作爲參與宗族事務的廣大族人,能熱心有情感就足夠了,是不要任何附加條件的。宗族也是社會縮影,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同樣會在宗族事務中出現。在當今的宗族事務熱中,絕大多數族人都是總結經驗,歌功頌德,喝采聲一片,我卻說了一些族人很不願聽的話,不知是否有傷族風,有悖常理,有違人情,只能讓族人評說,本人也虛心聽取意見。(文/陳家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