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DF-41十次測試後或今年就入役!中國將有全球快速打擊能力

洲際導彈分導式多彈頭開始投放(鳴謝:環球戰略與評估中心)

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6月5日發表題爲“中國試射新型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文章稱,中國在上個星期第10次試射了東風-41(DF-41)型洲際彈道導彈。這是中國最新也是最具殺傷力的戰略武器,並且已經接近部署,預計今年就入役。上一次試驗是在2017年11月6日。

洲際導彈分導式多彈頭開始陸續投放(鳴謝:環球戰略與評估中心)

文章引述美國官員的話稱,這次的多彈頭DF-41試射是5月27日在中國太原發射中心進行的。導彈在飛行數千英里後命中了西部戈壁沙漠的靶區。文章提及,中方當時發佈了航行通告,在西北上空劃出了禁飛區,這與去年試射“東風-41”時的做法一樣,禁飛區是沿着DF-41試驗的飛行路線,關閉沿途的空域。

文章稱,當天中國官方發佈的航行通告提示,五角大樓發言人克里斯托弗•洛根中校稱,“我們已經注意到最近的飛行試驗,並將持續關注中國武器的發展,但我們不會就此次試驗情況發佈具體信息。”

文章稱,DF-41將搭載多達10個獨立定位攻擊的再入飛行器或者叫做分導式多彈頭(MIRV)彈頭,這種公路機動作戰的洲際導彈能夠打擊美國本土的所有目標,其機動性和躲避情報偵察的能力對美國的戰略核威懾“構成嚴重挑戰”。中國所有的洲際導彈均可搭載多彈頭,這意味着能夠覆蓋美國的核彈頭的數量大幅度增加。

分導式多彈頭展開最後的攻擊(鳴謝:環球戰略與評估中心)

美媒文章還提及,據2017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情報中心公佈的一份報告稱,中國擁有世界上“最活躍的、種類最多的”彈道導彈發展計劃。中國正在開發和測試新型導彈,升級現役導彈系統,組建更多的導彈作戰部隊,並研究突破導彈防禦的辦法。

美媒文章還援引國際評估和戰略中心的高級研究員費舍爾的分析稱,DF-41的這第十次飛行測試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意味着這款機動式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更加接近部署——無論是公路機動的型號,還是基於鐵路機動的版本。

費舍爾稱,由於DF-41搭載10枚新一代小型核彈頭的測試已經通過,預計該導彈將可能成爲正在研製的高超音速滑翔核彈頭載具以及非核彈頭載具的早期載體。未來幾年中國的高超音速滑翔載具(彈頭)部署之後,中國將獲得一種類似美國“全球快速打擊”概念的非核快速打擊能力。費舍爾還認爲,DF-41的發展,將加速中國096型戰略核潛艇搭載的巨浪-3潛射洲際導彈的研製進程,而096潛艇預計將於2020年代初投入使用。

同時,對於中國核洲際導彈的建設,也有不同的聲音。美軍戰略司令部司令約翰•海登將軍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國會聽證會上表示,中國和俄羅斯的核力量建設落後於美國。但美國防部在2月份的《核態勢評估報告》警告稱,中國正在數量、能力和防禦等方面大規模增強核力量,其中就包括被美國防部稱爲CSS-X-20的DF-41。

美媒文章還提及,DF-41只是美國的“主要憂慮之一”,美方認爲,中國已研製出一種新型公路機動洲際彈道導彈,還有一種多彈頭版的新型DF-5洲際彈道導彈,以及裝備新型潛射彈道導彈的最先進彈道導彈核潛艇。此外還宣佈研製一種可搭載核武器的新型戰略轟炸機,打造新的三位一體核力量體系。此外,中國還部署了能夠精確打擊陸地和海上目標的DF-26中程彈道導彈。

就DF-41導彈試驗的問題,中國國防部曾表示,在科學研究中進行導彈測試是很常見的。這種測試不針對任何特定的國家和目標。軍事專家宋忠平6日表示,如果美媒所報道的說法是可靠的,從次數來看確實應該已接近服役狀態。他表示,彈道導彈的服役尤其是洲際彈道導彈服役,包括試驗性服役和正式裝備部隊,現在東風-41應處於試驗性服役的後期,將由相關部門對這次的試驗狀態進行總體評估,評估完之後由國家對該型導彈進行定型,定型後就可以批量生產,也就意味着可以批量裝備部隊了。(綜合/海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