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是好莱坞IP大片多灾多难的一月。

前有叫板《复联4》的《哥斯拉》,被啪啪打脸眼冒金星;后有X战警绝唱《黑凤凰》,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句顺口溜“黑凤凰黑化会挥发”。

《黑衣人:全球追缉》更是不遑多让,喜提豆瓣5.8,直接进入不及格队伍。

「黑衣人」丢了魂

作为经典IP重启之作,《全球追缉》自然是压力更甚。

既没有老熟脸收割情怀,也没有大怪兽毁天灭地来得刺激。

对于没经历过《黑衣人》三部曲洗礼的观众,《全球追缉》尚能一看。二流特效三流剧本虽然很流水,但好歹有锤哥负责美色,有反转负责惊喜。

「黑衣人」丢了魂

但凡是看过老《黑衣人》的影迷,再看新版那就没什么滋味了。

就像你看完《射雕英雄传》,怅然若失间发现竟然有一本《神箭金雕——射雕英雄前传》,还挂着金庸大名,忙不迭搜罗来看,却是字里行间全然没有雄浑壮阔气质。人名还是那些个人名,却左看不顺眼右看辣眼睛,大呼上了当。

《全球追缉》的思路是,全面回忆老版第一部的叙事脉络,把威尔·史密斯的角色换成了女武神,把汤米·李·琼斯的角色换成了锤哥。

「黑衣人」丢了魂

与时俱进地让女性角色冲上第一线,拯救世界的同时还能帮助男主角成长,这很好。

但过程可就有点无聊了。

相信无论对于老影迷还是新观众来说,女武神成为M探员的过程,都太过潦草无趣。

「黑衣人」丢了魂

没有能力展示,只知道她是个技术天才,因为小时候接触过黑衣人,所以长大了也想成为他们一员,甚至为此不谈恋爱不蹦迪。

听着女武神就差父母双亡的苦难人生自白,艾玛·汤普森饰演的O探员终于松了口,同意她成为黑衣人。

只听得女武神喃喃自语: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

串了串了,紧接着是女武神穿上西装,挑选武器,还调侃了威尔·史密斯的小枪梗。

「黑衣人」丢了魂

她有成为黑衣人的潜质吗?起码她是个天才,但没人知道她是怎么成为格斗大师的。

再看威尔·史密斯的J探员,体力超群、警察身份、洞察力惊人,于百十个外星怪物中独取小女孩脑门,这是他成为优秀黑衣人的坚实基础。

「黑衣人」丢了魂

《全球追缉》几乎没有刻画女武神的成长弧线,让这个人物扁平到几乎无趣的地步。

锤哥,除了又帅又酷,也找不到更多元更丰富的形容来填充角色,魅力值自然有限。

一场既不精彩又不刺激的大战之后,终极BOSS被解决,丝毫没有出人意料的地方。

电影更是少了《黑衣人》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两大元素——恶搞和邪典

「黑衣人」丢了魂

锤哥和女武神没有威尔·史密斯浑然天成的搞笑气质,这不能强求;导演以拍动作片见长,也不能说人家没有尽力。

总的来说,是索尼在决定电影走什么风格路线上,出了差错。

「黑衣人」丢了魂

曾几何时,《黑衣人》是好莱坞外星题材科幻片里的绝对另类。

有人仰望星空,是为了追寻宇宙奥秘生命奇迹,辛辛苦苦到最后得出结论——除了俺们地球人,还有更高级生命的存在。

「黑衣人」丢了魂

▲《超时空接触》

发人深省,这是严肃科幻片要做的事。

《黑衣人》就不一样了,不仅开头就告诉你有外星人,还把地球上的外星人塑造成了星际难民。

但这个事实只有一小部分地球人知道,为了维持地球秩序,黑衣人组织应运而生。

「黑衣人」丢了魂

对美国人民来说,阴谋论是个相当喜闻乐见的事情,蜥蜴人阴谋论、登月骗局、罗斯威尔事件......

「黑衣人」丢了魂

这个世界,有光明就有阴影,这个宇宙,有物质就有暗物质。

有人相信阿姆斯特朗是登月第一人,就有人相信在罗斯威尔坠毁的其实是外星飞船。

如此说来,《黑衣人》的成功其实也没什么神秘法门,不过是接地气——把俚俗传说转化为银幕故事。

在美国UFO爱好者群体中,流传着黑衣人这一神秘传说。

「黑衣人」丢了魂

他们或独行侠、或三人游,无论炎夏凛冬都是一身黑色西服,哪有外星人出没,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最著名的故事,是上世纪美国UFO达人阿尔伯特·K·班德博士,自称被黑衣人警告停止一切关于外星人的调查,并因此受到了严重惊吓,一手创建的国际飞碟社也关闭了,整个人也萎靡了。

「黑衣人」丢了魂

有目击者说,黑衣人行为举止非常古怪、皮肤黏滑、有着猫一样的瞳仁,像是伪装成地球人的外星人;有人猜测黑衣人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人员。

甚至还有人拍下了黑衣人照片,当作他们存在的铁证。

「黑衣人」丢了魂

虽然事实到底如何无人知晓,但并不妨碍这一都市传说散播开来,收割信徒。

有了人气,自然就有商机,《黑衣人》漫画率先推出,随后电影一炮而红。

虽然被赋予了保卫地球的使命,黑衣人也被塑造成了舍小家为大家的正面英雄形象,好在电影没有陷入为他们歌功颂德的窠臼,而是在不断抹除真实和虚构的边界,直到让你相信:

他们能消除普通人的记忆,他们会掩盖事情真相,他们果然穿着统一制服,我的老师竟然是外星人!

「黑衣人」丢了魂

既然是幻想电影,不放开胆子扯开步子,那还有什么意思。

1977年纽约大停电是外星人搞的鬼,拍过《E.T.》的斯皮尔伯格、史泰龙、乔治·卢卡斯其实都是外星人,猫王没死他只是回家了。

外星人都是奇形怪状浑身粘液,大反派是披着人皮的巨型蟑螂,对于怪物的塑造继承了七八十年代B级片的精华,怎么恶心怎么来。

「黑衣人」丢了魂

威尔·史密斯和汤米·李·琼斯经常冒出一些无厘头风格对话,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黑衣人」丢了魂

再看《全球追缉》,干净的简直不像话,完全丢掉了《黑衣人》恶趣味的灵魂。

《黑衣人》的趣味,建立在对规则视而不见,甚至篡改规则之上

没人解释记忆消除棒的工作原理,没人解释为什么星际蟑螂可以挤进人类的皮囊,没人解释为什么K没被蟑螂的胃液消化掉。

所有的一切规则原理,统统都要给喜剧效果让路。

「黑衣人」丢了魂

如此肆无忌惮拍了三部,招已用老,偏偏《全球追缉》还自我感觉良好,把老梗一个个回收再创造,不厌其烦地在记忆消除棒上做文章;

「黑衣人」丢了魂

在高科技武器和交通工具上埋梗;

「黑衣人」丢了魂

更可惜的,《黑衣人》都拍了四部,世界观并没有更多延展。

第一部中,外星蟑螂要抢夺一个星系作为武器,所有人都没想到星系会是一个系在猫脖子上的弹珠。

而当片尾镜头不断拉远,银河系的全貌渐渐展现,直到它变成外星生物手中的玻璃球。

「黑衣人」丢了魂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相当震撼的视觉记忆,直接提高了对于《黑衣人》的好感度。

这就是《黑衣人》的世界观,我们无法理解自身存在的星系之外是什么样的世界,就像无法窥探手中那颗玻璃球里的星系,究竟是什么样子。

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这些本该严肃讨论个三天三夜的科学问题,成了一个大胆的玩笑。

老版《黑衣人》的成功,离不开威尔·史密斯的喜剧天赋,和汤米·李·琼斯的化学反应,以及导演巴里·索南菲尔德赋予电影的黑色幽默气质。

「黑衣人」丢了魂

在严肃认真、善良和谐的科幻片大行其道时,《黑衣人》以反叛、解构、重组的先驱者姿态打破了科幻电影禁锢。

这种插科打诨不严肃的风格,也被之后的《银河系漫游指南》《银河护卫队》发扬光大。

《全球追缉》本可以不这么狼狈,只要找个正经的喜剧导演,先保证不砸了“黑衣人”的招牌。

就像让《雷神》系列重获新生的塔伊加·维迪提,毕竟,观众好的不就是这一口。

一本正经打架装酷的动作特效科幻大片?那可从来不是影迷记住《黑衣人》的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