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是胚胎性血管发育畸形,在胎儿早期因受到外部条件刺激影响,部分畸形发育的毛细血管网络,开始并不与循环血管相通,无血流进入,以后机体血量增加,某些毛细血管逐渐发育扩大形成末梢血管。

同时血液进入,使血管网充盈,胎儿出生后,随着哭闹、运动,静脉压不断增高,使畸形发育的胚胎性血管网迅速充盈,临床即表现为血管瘤。

1-2个月时往往先是针尖大小的红点,后来迅速长大,6-8个月左右胚胎性血管网基本充盈,血管瘤就不再长大,血管网有输入、输出血管,血流与人体循环相通,但其流速往往低于正常循环,因而在快速增长充盈的畸形血管网内易形成血栓。

一旦部分畸形血管网因血栓而使部分血管网闭塞、出现纤维化,临床上即可见到红色的血管瘤,表面皮肤多数出现凹入的白色斑点,这即是少数婴幼儿血管瘤出现局部退化自愈的表现。

而我们通过电凝术、药物介入等方法治疗也是利用血管瘤这一病理特点,促进其内部加速栓塞、凝固,变性进而萎缩吸收,达到治愈血管瘤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