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隋唐到清末,通過科舉選拔人才的考試製度延續了1300多年。科舉打破了以世族和血緣關係爲壟斷的人才選拔體系,使“朝爲田舍郎”的普通人,也可以通過真才實學“暮登天子堂”,進入到上層社會,效力朝廷、服務國家。

考科舉是件很難的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是正常現象。凡考試就有勝負。考試準備的辛苦和考試結果對人生的重大影響,決定了及第與否對考生精神深處的嚴重影響,在這觸及靈魂的時刻,且看下面這些”大牌“考生是怎麼想的。

01、及第者說

一朝高考放榜後,幾家歡喜幾家憂

白居易——我中榜了,榜單上就數我年輕嘞

唐中宗神龍年間,初中進士的張莒在遊覽長安郊外的慈恩寺時,興致突發,將自己的大名題在大雁塔下。這種在旅遊景點亂塗亂畫的不文明行爲,當時考生們卻紛紛效仿。之後每科進士在發榜後,都會來到慈恩寺,將自己的姓名、籍貫和及第時間用墨筆題寫在大雁塔牆壁石磚上,若有人將來做了卿相,還要用紅筆將名字改過。“雁塔題名”一度成爲學子莫大的殊榮。

公元802年,29歲的白居易新科進士第四名,在曲江宴會後,新科進士們照例來到慈恩寺。 白居易二十九進士及第,在同時考中的十七人中最爲年輕,得意之餘他揮毫寫道:“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一朝高考放榜後,幾家歡喜幾家憂

孟郊——我終於考上了,我、我、我美呀

孟郊曾兩考未中,當時沮喪得很。奉老母之命,已經46歲的孟郊第三次參加科考,這次終於登進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勝,彷佛達到了人生頂點,當即寫下生平第一首快詩《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他要知道又爲後世留下“春風得意”和“走馬看花”兩個成語,估計會更得意了。

一朝高考放榜後,幾家歡喜幾家憂

袁枚——我中榜,我不容易啊

與孟郊的久試不第相反,明代的袁枚二十出頭就連中舉人和進士,很快任職翰林院庶吉士。袁枚明明是少年及第,春風得意,他卻在朋友圈裏憶苦思昔:“一日姓名京兆舉,十年涕淚桂花知”“我愧牧之名第五,也隨太子看祥雲”,這袁枚裝的功夫也能堪稱第一。

韋莊——我中榜,我徹底翻身了

《放榜日作》:一聲開鼓闢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葛水霧中龍乍變, 緱山煙外鶴初飛。鄒陽暖豔催花發,太皞春光簇馬歸。 回首便辭塵土世,彩雲新換六銖衣。

文天祥——我中榜,皇帝請我赴國宴

《御賜瓊林宴恭和詩》:“奉詔新彈入仕冠,重來軒陛望天顏。雲呈五色符旗蓋,露立千官雜佩環。燕席巧臨牛女節,鸞章光映壁奎間。獻詩陳雅愚臣事,況見賡歌氣象還。”

一朝高考放榜後,幾家歡喜幾家憂

現在高考中榜後,都是要喫幾頓的。古代更重視,對中榜者有官宴招待。據《新唐書·選舉志》記載,唐代地方官員在發榜次日,要爲本地新科舉人舉辦“鹿鳴宴”慶祝,因宴會上演奏《詩經》中的《鹿鳴》篇助興而得名。 到宋代,宋太祖趙匡胤要親自宣佈登科進士名次,並在著名的皇家花園"瓊林苑"賜宴慶賀。南宋的文天祥赴國宴並作詩,看來,大喫一頓來慶祝,是有歷史淵源的。

董德元——我中榜了,這一點也不稀奇

宋朝學霸董德元,超級自信。《登第報家人》:御筆封題墨未乾,君恩重許拜金鑾。故鄉若問登科事,便是當初老榜官。

柳永——我考上了,皇帝又把我劃掉了,讓我填詞去,真沒說理的地方了

一朝高考放榜後,幾家歡喜幾家憂

柳永,原名柳三變,宋代著名詞人,他的詞在當時流行到“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地步。1017年赴京趕考沒考上,他不在意的說:“富貴豈由人,時會高志須酬。”五年後仍沒考上,填詞《鶴沖天》:“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志。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這首發牢騷的詞,雖贏得了廣泛好評卻得罪了皇帝宋仁宗。又過了三年,柳永再次參加考試,終於考上了。臨到皇帝圈點放榜時,宋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想起了他那首《鶴沖天》,就在旁批道:“且去淺斟低吟,何要浮名?”又把他的名字勾掉了。

皇帝的話就是終審判決,柳永自我解嘲說:“我是奉旨填詞。”到了仁宗親政,柳永終於再次進士及第。

02、落榜者說

孟浩然——我落榜了,沒人搭理我,我想回家!

孟浩然落第後,與王維話別,作留別王維》詩: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孟浩然——我落榜了,我怎麼會落榜?我要發牢騷!

《歲暮歸南山》: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孟浩然落榜之後作此詩發泄心中鬱悶。據傳孟浩然曾被王維邀至內署,恰遇玄宗到來,王維趁機把孟浩然猛誇一通。玄宗索詩,孟浩然獻上此詩,玄宗看到“不才明主棄”句,生氣的說:“卿不求仕,而朕未棄卿,奈何誣我?”皇上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最終孟浩然只得悵然歸隱。

許渾——朋友考上了,我卻落第了,讓我咋回家?

《送楊發東歸》:紅花半落燕于飛,同客長安今獨歸。一紙鄉書報兄弟,還家羞著別時衣。

溫庭筠——朋友考上了,我卻落第了,我爲朋友高興,可我真的好可憐啊

《下第寄司馬札》:幾年辛苦與君同,得喪悲歡盡是空。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三春月照千山道,十日花開一夜風。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

孟郊——我落第,我心裏老難受

《落第》: 曉月難爲光,愁人難爲腸。 誰言春物榮,獨見花上霜。 鵰鶚失勢病,鷦鷯假翼翔。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

孟郊——我又沒考上,一夜難眠,我哭成淚人了

《再下第》:一夕九起嗟,夢短不到家。兩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

黃巢——雖然我落地了,那咱走着瞧

《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一朝高考放榜後,幾家歡喜幾家憂

03、我說

落榜只是人生階段性淘汰,並不是人生的最終判決。有不少狀元人生平平,也有不少落榜生創造輝煌。落榜生唐寅吟詩作畫,一樣成爲一代名家;韓愈曾六次落榜,終不影響其“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壇領袖地位;李時珍三次落榜,照樣寫出《本草綱目》;蒲松齡落第著《聊齋志異》;吳敬梓屢試不第著《儒林外史》。

在此寄語2019年考生:人生不只一個考場,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每個考場都有機會勝出;人也各有所長,只要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輝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