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就喜欢搞破坏!

“他2个月前(2岁8个月)开始就不听话了!”

“我要洗被子,把他放在车里玩,他居然把家里的棉签全部折断了!”

“之前和他讲道理,说棉签是用来掏耳朵的不可以折断,他就不动了,但现在什么都不听,就是捣乱!”

“穿衣服的时候他嬉皮笑脸,扯我头发;拔电视插头也是乱扯,完全不像原来那样轻轻拔。”

“我现在好烦躁,就想冲他吼,甚至把他关在屋子里。”

这不让做那不让做,除了不听话,我还能怎么办?!

“我怎么才能和他好好交流呢?”

很明显,这个孩子进入了叛逆期。但“叛逆期”这个名字其实是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来衡量孩子的行为,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这是个高速的成长期。

在这个期间孩子自我意识萌芽,开始尝试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情,所以就会“之前听话不折断棉签,现在一根根全掰断”,“之前轻轻拔插头,现在调皮捣蛋使劲拔”了。

孩子满脑袋想的可不是我们眼中的“我要捣蛋”,而是“我想知道棉签是个什么东西”,“电视插头一使劲就可以拔出来,可好玩了”——会拔坏?会吗?我不知道啊?对了,要是拔坏了是个什么样?我好想看看。

这不让做那不让做,除了不听话,我还能怎么办?!

这个阶段的孩子理解不了什么是“要花钱”“浪费”,否则他们也不会把自己玩腻的几十块钱的奥特曼去换别人手里几块钱的小猪气球了。

所以和这个阶段的孩子讲的不是成人世界的道理,而是想想如何能够既不过分破坏东西,又尊重他发展的需求呢?

要点就在于:除了堵,更要疏。

“妈妈洗被子的时候你得自己玩,小刀和烧水壶不能碰。你可以玩你的玩具。”

“想玩棉签?可以,这几根你可以随便折,剩下的就不可以乱动了哦,要不然就浪费了。”

“棉签除了可以把它折断,还可以蘸水,你可以拿个塑料盒来舀妈妈洗衣服的水哦。”

“洗衣服的水不能把手伸进去,袖子会弄湿。妈妈给你的塑料盒里倒点红曲米(陈醋、酱油、色素……),看看棉签会有什么变化?”

“涂在你的小画板上,有东西出现吗?”

这不让做那不让做,除了不听话,我还能怎么办?!

除了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更应该引导了孩子可以做什么,怎么做。

这样无形中不但把规则和价值观给了孩子,还给了孩子探索真实世界的机会,并拓展了孩子的视野。

6岁前孩子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而孩子对于真实世界的了解,就来源于早期的家庭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