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olor: #f85959。此役,刘浩天、彭德清指挥27军与兄弟部队一道给美军陆战第1师以歼灭性打击。

文/何立波

开国中将,27军首任政委,冰血长津湖创志愿军一次战役成建制地歼灭美军一个加强团的范例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名单上,刘浩天是一位军政兼优的卓越指挥员。他16岁加入共青团,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补充师政治部科长、红1军团连长,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2旅政治部副主任、胶东军区教导第2团政治委员、北海军分区政委兼中共北海地委书记,胶东军区第5师政委,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政治部主任、政委,第三野战军第27军政委。率部参加莱芜、孟良崮、潍县、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抗美援朝,刘浩天任志愿军第9兵团军政委,在长津湖战役中创志愿军一次战役成建制地歼灭美军一个加强团的范例。1951年回国后,刘浩天任总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军事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院长,海军东海舰队政委、司令员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做政治工作,刘浩天站到对日伪军战斗最前沿进行喊话

刘浩天1912年11月5日出生于江西省宁都,1931年12月入党,1933年6月参加红军,在红军补充师任民运科科长。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刘浩天调到红1军团教导营,任干部连排长、连长。1937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在“抗大”步兵学校的基础上,组建八路军随营学校,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办学。刘浩天调入八路军随营学校,先后任特派员、政治教员。1938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八路军随营学校调回陕北,改编为抗大第六大队,刘浩天任组织股股长、政治教员。1938年12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以抗大六大队等部组建抗大一分校,到晋东南办学。1939年11月上旬,中央军委决定抗大一分校东迁山东抗日根据地,同时对一分校领导进行了调整,刘浩天任政治部副主任。11月15 日,抗大一分校从太行山区的黎城西井镇出发,东进山东。1940年1月5日,一分校胜利抵达山东沂南县孙祖乡张庄一带,圆满完成了第二次东迁任务。

1940年11月2日至12月23日,日军5万余人对沂蒙根据地实行长达两个月的“大扫荡”。在115师政委罗荣桓统一指挥下,我军连续粉碎了日伪军的4次“大扫荡”。11月30日拂晓,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第115师师部后方机关一部转移至抗大一分校活动地区费县以东的大青山腹地时,领导机关和群众万余人突遭日伪军“合围”,情况危急。在部队、党政机关和群众转移中,刘浩天率侦察队、特务连走在最后面,一面警戒,一面收容、照顾掉队的伤员。

1941年12月,日军加紧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部队极度困难,有的学员情绪低落、思想波动。刘浩天指出:“现在正是发挥政治工作作用的时候,红军反‘围剿’,有些部队连现在这样的装备也没有,长征比现在还艰难都奋斗出来了。现在要鼓士气,士气是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主要条件,士气不能垮。”刘浩天展开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发挥政治工作的威力,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不久,全校学员按预定计划摆脱了敌人围困,取得反“铁壁合围”斗争的胜利。1942年8月,刘浩天主动要求到一线作战部队工作,被任命为115师教导第2旅政治部副主任。期间,罗荣桓总结历次反“扫荡”作战的经验,根据游击战的战略方针,提出运用“敌打到我这边来,我就打到敌那边去”的“翻边战术”,打击日伪军的“蚕食推进”。11月3日,教导2旅旅长曾国华和政委符竹庭运用“翻边战术”,在海陵发起反“蚕食”战斗。在战斗中,刘浩天手持喇叭,站在前排对日伪军喊话:“你们已经被包围了,负隅顽抗只能是死路一条,赶快放下武器,我们保证你们的安全,八路军优待俘虏!”经过五天激战,教导2旅等部连克日伪军据点16处,歼日伪军800余人,恢复了被“蚕食”的3个半区,日伪军在海陵地区的“蚕食”被粉碎。

临沂日伪军乘教导第2旅进行海陵反“蚕食”作战之际,又向沐河两岸“蚕食”,企图修筑临沂至青口的公路和重沟至郯城的堡垒封锁线。1943年1月,为粉碎日伪军的“蚕食”和策应冀鲁边反“扫荡”作战,罗荣桓指示教导2旅运用“翻边战术”,发起郯城战斗。郯城南面紧靠陇海铁路,是日军在鲁南的兵站基地,城防工事坚固,驻有日军1个小队和伪军数百人,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决非易事。受领任务后,曾国华、符竹庭把这一任务交给以战斗作风顽强、善打硬仗著称的第4、第6团,并进行了战斗部署:以第6团第3营为主攻部队,从城南进攻;以第4团第3营为助攻部队,从城北攻城。刘浩天负责战前动员,他派人深入连队,指导思想发动工作,鼓舞部队士气。经过动员,从班、排到连、营,指战员层层表决心,纷纷表示坚决打好这一仗。攻城战斗发起前,刘浩天主动请缨,带领政治部人员组织军民1万余人,对临沂至郯城公路进行了4天的破坏,切断了日伪军增援之路,将日伪军牵制在沐河沿岸。19日夜,攻城战斗打响。战至21日,在八路军猛烈攻击下,郯城日伪军大部被歼。郯城被攻克后,教导2旅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攻下郯城周围日伪军据点18个,迫使“蚕食”沐河沿岸的日伪军全部撤退。郯城之战共歼日伪军800余人,恢复了滨海南部被“蚕食”的区域。山东《大众日报》以《庆祝我军新年大捷》为题发表了社论。延安新华通讯社也发消息评论:我一一五师驻滨海、沂蒙各部连日袭击日寇,并一举攻克郯城,予敌“蚕食”以重大打击,实为1943年伟大的胜利之第一击。

解放战争时期,刘浩天大力在部队推动“杀敌立功”运动

1945年10月,胶东军区组建了第5师,聂凤智任师长,刘浩天任政委。抗战胜利后,部分官兵产生了回乡过太平日子的思想。刘浩天深入部队组织形势任务教育,同官兵谈心,到团以上单位亲自授课,对指战员明确使命任务,对稳定与统一部队的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6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发出《百日练兵工作的指示》。刘浩天、聂凤智带领5师迅速掀起了练兵热潮。针对部分官兵对新形势下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认识不够,对革命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艰苦性准备不足的问题,刘浩天组织部队首先围绕战争与和平的问题,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开展了“和平是从哪里来的”大讨论,做好“和与打”的两手准备,把一切工作的基本点放在打上,克服了部分指战员“停战实现、天下太平”等和平麻痹思想。在频繁的战斗中,刘浩天很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大力推动杀敌立功运动。他对各级指挥员说:“培养英模就是培养战斗力。”在刘浩天领导下,部队普遍开展了“杀敌立功运动”,掀起了一个革命英雄主义大竞赛热潮,极大地激励了部队的斗志。

1946年11月下旬,5师利用战争间隙在掖县进行整训。刘浩天带头,5师领导干部深入连队作形势任务报告。刘浩天用“山顶”比喻当前的形势,把粉碎国民党军进攻的艰苦作战比作“爬山顶”,响亮提出“放下包袱爬山顶”“爬过山顶就是胜利”的口号。1947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整编命令,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组成了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下辖第25、第26、第27师,许世友兼任司令员,林浩兼任政委,聂凤智任参谋长,刘浩天任政治部主任。为准备迎击敌对山东的重点进攻,1947年3月8日至11日,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淄川大矿地召开高干会议,总结莱芜战役的经验,讨论贯彻“一面打仗一面建设”的方针。会后,刘浩天、聂凤智组织9纵在平度进行了一个月的整训。随着战局的发展和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普遍展开,部队作战任务越来越艰巨,加上莱芜战役后大批俘虏补入连队,其中“解放战士”又占相当大的比重,部队的成分和思想作风变得复杂起来。为解决这些问题,刘浩天组织部队广泛开展了诉苦教育,引导指战员进行两种社会、两种军队的对比,懂得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道理,自觉清除各种错误思想,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干革命。

开国中将,27军首任政委,冰血长津湖创志愿军一次战役成建制地歼灭美军一个加强团的范例

◆潍北整训中9纵军师首长合影。左三为司令员聂凤智,左四为政委刘浩天,左一为25师师长萧镜海(刘静海),左二为纵队副参谋长叶超。

1947年3月下旬,国民党在军事上采取重点进攻的方针,转为对山东和陕北战场实施重点进攻。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中,刘浩天亲率第25师指挥所进占540高地,传达了陈毅司令员“不放走74师一个人”的命令,对突击队员进行火线动员,要求大家“上主峰,立大功,共产党员带头冲”,指战员士气大振,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5月16日,我军捣毁了藏匿于山洞之中的整编第74师指挥所,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

1948年9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根据中央军委部署,华东野战军首先进行济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济南战役前,刘浩天指示政治机关对全纵进行了深入的思想政治动员和城市政策纪律教育,向突击队举行授旗仪式。战役中,刘浩天发动部队广泛开展“爆破立功”“攻城立功”“狙击立功”“毙敌立功”“瓦解敌军喊话立功”等群众性立功活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在济南战役中,9纵歼守军2.7万余人,其中生俘国民党军少将师长晏子凤以下1.2万余人。战后,第73团被中共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荣誉称号。

在淮海战役准备阶段,刘浩天在基层连队开展比行军互助、比团结巩固、比纪律齐整的“三比”活动,和做到头皮硬(意志坚定)、脚板硬、打仗过硬的“三硬”活动,让官兵做到战役目的清楚、战场纪律清楚、瓦解敌军口号清楚,争取人人杀敌、个个建功。1948年11月9日,9纵在运河以东堰头镇截住逃跑的黄百韬兵团第63军一部。刘浩天、聂凤智命令部队发起追击。追击中,第27师第79团被3丈多宽的沂河挡住去路。这时,副排长范学福一个箭步跳进河里:“同志们下来扛着!”2连3班战士在班长马选云的带领下,纷纷跳进激流里,两人一组,用身体做桥桩,架起了浮桥,使部队顺利通过。刘浩天当即指示政治部宣传“十人桥”的事迹。11月26日,《大众日报》刊登了题为《十人桥》的通讯,使2连3班“十人桥”的英雄事迹蜚声全国,后被编入新中国小学的教科书中。

开国中将,27军首任政委,冰血长津湖创志愿军一次战役成建制地歼灭美军一个加强团的范例

◆潍北整训中9纵首长与部分师团干部合影。前排右三为司令员聂凤智,前排左三为政委刘浩天。

淮海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开始进行向长江以南进军的部署。1949年2月9日,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第9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隶属第9兵团,聂凤智任军长,刘浩天任政委。随后,第27军开赴安徽无为地区,统一受渡江战役中突击集团指挥,投入紧张的渡江准备工作。淮海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指示华东野战军第27军组建一支先遣渡江大队,与江南游击队取得联系,以执行侦察任务,策应大军过江。4月6日,聂凤智、刘浩天派出由242团参谋长章尘和军侦察科长慕思荣率领的先遣渡江大队执行侦察任务。320人组成的渡江侦察大队,对繁昌、芜湖、南陵、铜陵一线的国民党军队江防部署、兵力配置、炮兵阵地、火力工事、指挥系统、编制番号、作战能力、弹药粮库、舰艇活动等情况进行了周密侦察。聂凤智和刘浩天对侦察大队的勇士们说:“你们是渡江的先锋,军委、三野、兵团首长和广大指战员都等待你们胜利的消息!”侦察大队源源不断地把情报发往江北军部,为总前委进行战役决策、为第27军制定渡江作战方案和炮兵进攻敌人江防工事目标提供了重要情报。4月21日晨,渡江战役的硝烟还未散去,聂凤智、刘浩天等亲切接见先遣渡江大队指战员。聂凤智风趣地说:“你们完成了历史性的先遣渡江任务,立了大功,我向你们敬一杯酒,祝贺你们所取得的胜利!”195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黑白电影《渡江侦察记》,就是以此为原型拍摄的。

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刘浩天指挥部队取得了长津湖等战役的胜利

1950年11月12日,刘浩天和新任军长彭德清率27军从临江入朝。9兵团下达给第27军的作战任务是,会同第20军围歼美军陆战第1师主力于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地区,然后视情况歼灭溃逃或增援的“联合国军”。接到上级命令后,刘浩天、彭德清主持召开军党委会,对美军的作战特点和火力配置进行研究,确定作战部署。11月27日,东线战区普降大雪,气温骤降至零下30摄氏度,给部队作战行动和粮弹补给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至28日晨,第27军协同第20军将美军陆战第1师主力及第7师1个加强团分别包围于下碣隅里、柳潭里和新兴里地区。当晚,刘浩天、彭德清指挥第80师对新兴里、内洞峙展开攻击。由于兵力不足,冻伤较多,对被围美军兵力估计不足,未能将其分割,突破后伤亡较大,战至29日拂晓主动撤出战斗。战前,第27军从上到下普遍轻视美军,认为美军是纸老虎。经过较量,发现美军火力较国民党军的美械师猛烈得多,加上天寒地冻,部队没有重武器开进到作战地带,完全靠轻武器同美军打,加上部队供应困难,部队上下出现了畏难情绪,士气低落。刘浩天和彭德清紧急召开作战会议,要求全军认真研究美军作战特点,研究美军火力配置情况,改变在国内同国民党军作战的一般做法,打一次仗总结一次经验。

11月29日,在发现新兴里地区美军兵力为5个营后,刘浩天、彭德清改变对新兴里和柳潭里同时攻击的打法,集中第80师和第81师主力首先歼灭新兴里地区的美军,并以第79师牵制柳潭里美军。各师团在调整兵力部署、补充弹药的同时,都进行了强有力的政治动员,并重新组织火力。30日晚,新兴里进攻战斗开始。在炮火准备后,刘浩天、彭德清指挥4个团于23时发起攻击。激战至12月1日拂晓,各突击部队先后突破美军前沿阵地,与美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指战员们不怕牺牲,连续作战,打得美军胆战心惊,离开阵地到处躲藏。天亮后,美军被压缩于狭小区域。刘浩天、彭德清打破惯例,白天攻击,紧缩包围,务求将美军全歼。战至11时许,新兴里美军伤亡惨重,待援无望,遂在40余架飞机和10余辆坦克掩护下,企图向西南方面突围。各攻击部队立即转入尾追和堵截战斗。残余美军一部越过冰雪封盖的长津湖向柳潭里逃窜,一部继续沿公路南逃,被第242团第1营拦阻于后浦、泅水里地区。经过激烈战斗,毙俘其400余人。12月2日4时,新兴里进攻战斗胜利结束,第27军歼灭美军第7师第31团等部共3191人,击毙美军第31团指挥官麦克里安上校和继任指挥官费斯上校,缴获第31团“北极熊团”团旗。这支曾经称雄欧美战场的美军“王牌”团,终于被第27军成建制地一举歼灭,“这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唯一的在一次作战中成建制地歼灭美军1个加强团,创造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以劣势装备全歼现代化装备美军1个加强团的模范战例”。(《抗美援朝战争史》,军事科学出版社)

在新兴里进攻战斗打响的同时,第27军第79师等部协同友邻部队将美军陆战第1师困在柳潭里地区。在我军猛烈进攻之下,柳潭里地区美军四面受困,伤亡严重,急于突围摆脱困境。12月3日,美陆战第1师在50余架飞机掩护下,以坦克群为先导,发起突围战斗,猛攻死鹰岭、獐项里、西兴里一线的志愿军阵地。下碣隅里的美军一部也向西攻击,接应柳潭里的美军。志愿军第79师腹背受敌,顽强战斗,终因连日作战,弹药不济,阵地被美军突破。刘浩天、彭德清得知后,令部队改变战术,围追堵截美军,力争在运动中将其歼灭。追歼战斗越打越激烈,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由于大雪封锁,道路难行,弹药给养困难,加以雪盲症的困扰,部队处境困难。刘浩天、彭德清指挥27军追击部队,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追击溃逃的美军。美军伤亡严重,溃不成军,最后在涟浦、兴南港登船逃窜。此役,刘浩天、彭德清指挥27军与兄弟部队一道给美军陆战第1师以歼灭性打击。该师是美军的王牌部队,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美军历次登陆作战中担负开路任务,战斗力在美军部队中首屈一指。但在长津湖地区的作战中,却风光不再,经历了该师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次失败,被称为“陆战队历史上最为艰辛的磨难”。12月15日,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在贺电中指出:“你们在冰天雪地、粮弹运输极端困难情况下,与敌苦战半月有余,终于熬过困难,打败了美国侵略军陆战一师及第七师,收复许多重要城镇,取得了很大胜利。这种坚强的战斗意志与大无畏的精神,值得全军学习。正由于东西两线的伟大胜利,基本上改变了朝鲜的局势,迅速地转入对敌反攻。”

作为东海舰队政委和司令员,刘浩天大力抓好部队典型和军事训练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刘浩天于1952年5月担任总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筹建之初,校长、政委均未到职,刘浩天毅然挑起白手起家建“总高”的重担。经过紧张的筹备,总高级步兵学校于1952年秋季正式开学。1955年9月,刘浩天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4月,刘浩天任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政委,1957年9月升任政委。1958年12月,总高级步兵学校与南京军事学院合并。1959年2月,刘浩天任军事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60年3月,任军事学院院长。

开国中将,27军首任政委,冰血长津湖创志愿军一次战役成建制地歼灭美军一个加强团的范例

1962年8月,刘浩天被任命为海军东海舰队政委。1963年3月,毛泽东向全军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4月,国防部授予某部8连“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军部队向好八连学习。刘浩天号召舰队部队把学习雷锋和好八连教育活动开展起来,与舰队部队开展的爱舰爱岛爱海洋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出体现雷锋和好八连时代精神的爱舰爱岛爱海洋的先进典型。在舰队召开的党委会上,刘浩天说:“打起仗来,手中没有粮弹,心里发慌。我们平时抓工作,手中没有典型心里也发慌。运用典型推动工作,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会后,舰队党委下发了培养和造就大批典型的指示。刘浩天指示舰队机关分片派出工作组,指导、帮助各部队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总结典型经验。

12月27日晚,温州东门上岸街发生大火,东海舰队温州水警区通信总站通信班战士赵尔春奋勇灭火,不幸牺牲。调查组调查后认为,这是一名优秀的战士,各方面都很好,但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算不上什么典型。刘浩天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不能仅用战争年代打仗的‘战果’的标准来衡量和平条件下发现的英雄,什么叫‘惊天动地’,什么叫‘典型标准’,具有雷锋精神与好八连时代特征的就是东海舰队的‘雷锋’,就是好八连式的战士,就是舰队爱舰爱岛爱海洋的典型。”他明确指示,上报宣传,请示命名,要在祖国的东海岸,要在万里海疆引导水兵们学习赵尔春,做雷锋和好八连式的战士。1964年3月23日,国防部发布命令,追授赵尔春“爱民模范”荣誉称号,命名赵尔春生前所在班为“赵尔春班”。从此,一个学习、培养、宣传身边典型的活动,在全舰队范围内更深入开展起来。

开国中将,27军首任政委,冰血长津湖创志愿军一次战役成建制地歼灭美军一个加强团的范例

◆1963年,刘浩天(右一)陪同周恩来(中)视察东海舰队。

1969年2月,中央军委任命刘浩天为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走上军事主官领导岗位后,面对“文革”给部队造成的长期缺乏严格、正规军事训练和技术荒疏、战斗力下降的实际,刘浩天认为当务之急是要狠抓部队的军事训练。“不训练怎么行呢?不训练舰艇都开不出去了,怎么打仗?怎么保卫祖国?”在他的主持下,这一年舰队主要作战部队的训练时间、课目、内容、人员明显增多,全舰队组织舰艇出海训练2029次,开办打飞机学习班和各种短期专业技术培训班103期,使干部战士“能打会走”“联得上”的基本功有了显著提高。

1975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拟调刘浩天到南海舰队任司令员。这时刘浩天已63岁,他考虑到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便申请免职休息,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实际情况批准了他的请求。1984年1月9日,刘浩天在海军第四一一医院逝世,享年72岁。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党史博采微信公众号:dangshiboca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