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olor: #f85959。此役,劉浩天、彭德清指揮27軍與兄弟部隊一道給美軍陸戰第1師以殲滅性打擊。

文/何立波

開國中將,27軍首任政委,冰血長津湖創志願軍一次戰役成建制地殲滅美軍一個加強團的範例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名單上,劉浩天是一位軍政兼優的卓越指揮員。他16歲加入共青團,19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補充師政治部科長、紅1軍團連長,八路軍第115師教導第2旅政治部副主任、膠東軍區教導第2團政治委員、北海軍分區政委兼中共北海地委書記,膠東軍區第5師政委,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政治部主任、政委,第三野戰軍第27軍政委。率部參加萊蕪、孟良崮、濰縣、濟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戰役。抗美援朝,劉浩天任志願軍第9兵團軍政委,在長津湖戰役中創志願軍一次戰役成建制地殲滅美軍一個加強團的範例。1951年回國後,劉浩天任總高級步兵學校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軍事學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院長,海軍東海艦隊政委、司令員等職,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做政治工作,劉浩天站到對日僞軍戰鬥最前沿進行喊話

劉浩天1912年11月5日出生於江西省寧都,1931年12月入黨,1933年6月參加紅軍,在紅軍補充師任民運科科長。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劉浩天調到紅1軍團教導營,任幹部連排長、連長。1937年8月,中央軍委決定在“抗大”步兵學校的基礎上,組建八路軍隨營學校,開赴山西抗日前線辦學。劉浩天調入八路軍隨營學校,先後任特派員、政治教員。1938年5月,中央軍委決定將八路軍隨營學校調回陝北,改編爲抗大第六大隊,劉浩天任組織股股長、政治教員。1938年12月1日,中央軍委決定以抗大六大隊等部組建抗大一分校,到晉東南辦學。1939年11月上旬,中央軍委決定抗大一分校東遷山東抗日根據地,同時對一分校領導進行了調整,劉浩天任政治部副主任。11月15 日,抗大一分校從太行山區的黎城西井鎮出發,東進山東。1940年1月5日,一分校勝利抵達山東沂南縣孫祖鄉張莊一帶,圓滿完成了第二次東遷任務。

1940年11月2日至12月23日,日軍5萬餘人對沂蒙根據地實行長達兩個月的“大掃蕩”。在115師政委羅榮桓統一指揮下,我軍連續粉碎了日僞軍的4次“大掃蕩”。11月30日拂曉,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第115師師部後方機關一部轉移至抗大一分校活動地區費縣以東的大青山腹地時,領導機關和羣衆萬餘人突遭日僞軍“合圍”,情況危急。在部隊、黨政機關和羣衆轉移中,劉浩天率偵察隊、特務連走在最後面,一面警戒,一面收容、照顧掉隊的傷員。

1941年12月,日軍加緊對抗日根據地的“掃蕩”,部隊極度困難,有的學員情緒低落、思想波動。劉浩天指出:“現在正是發揮政治工作作用的時候,紅軍反‘圍剿’,有些部隊連現在這樣的裝備也沒有,長征比現在還艱難都奮鬥出來了。現在要鼓士氣,士氣是戰勝困難、克敵制勝的主要條件,士氣不能垮。”劉浩天展開針對性的思想教育,發揮政治工作的威力,鞏固提高部隊戰鬥力。不久,全校學員按預定計劃擺脫了敵人圍困,取得反“鐵壁合圍”鬥爭的勝利。1942年8月,劉浩天主動要求到一線作戰部隊工作,被任命爲115師教導第2旅政治部副主任。期間,羅榮桓總結歷次反“掃蕩”作戰的經驗,根據游擊戰的戰略方針,提出運用“敵打到我這邊來,我就打到敵那邊去”的“翻邊戰術”,打擊日僞軍的“蠶食推進”。11月3日,教導2旅旅長曾國華和政委符竹庭運用“翻邊戰術”,在海陵發起反“蠶食”戰鬥。在戰鬥中,劉浩天手持喇叭,站在前排對日僞軍喊話:“你們已經被包圍了,負隅頑抗只能是死路一條,趕快放下武器,我們保證你們的安全,八路軍優待俘虜!”經過五天激戰,教導2旅等部連剋日僞軍據點16處,殲日僞軍800餘人,恢復了被“蠶食”的3個半區,日僞軍在海陵地區的“蠶食”被粉碎。

臨沂日僞軍乘教導第2旅進行海陵反“蠶食”作戰之際,又向沐河兩岸“蠶食”,企圖修築臨沂至青口的公路和重溝至郯城的堡壘封鎖線。1943年1月,爲粉碎日僞軍的“蠶食”和策應冀魯邊反“掃蕩”作戰,羅榮桓指示教導2旅運用“翻邊戰術”,發起郯城戰鬥。郯城南面緊靠隴海鐵路,是日軍在魯南的兵站基地,城防工事堅固,駐有日軍1個小隊和僞軍數百人,要啃下這塊硬骨頭,決非易事。受領任務後,曾國華、符竹庭把這一任務交給以戰鬥作風頑強、善打硬仗著稱的第4、第6團,並進行了戰鬥部署:以第6團第3營爲主攻部隊,從城南進攻;以第4團第3營爲助攻部隊,從城北攻城。劉浩天負責戰前動員,他派人深入連隊,指導思想發動工作,鼓舞部隊士氣。經過動員,從班、排到連、營,指戰員層層表決心,紛紛表示堅決打好這一仗。攻城戰鬥發起前,劉浩天主動請纓,帶領政治部人員組織軍民1萬餘人,對臨沂至郯城公路進行了4天的破壞,切斷了日僞軍增援之路,將日僞軍牽制在沐河沿岸。19日夜,攻城戰鬥打響。戰至21日,在八路軍猛烈攻擊下,郯城日僞軍大部被殲。郯城被攻克後,教導2旅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攻下郯城周圍日僞軍據點18個,迫使“蠶食”沐河沿岸的日僞軍全部撤退。郯城之戰共殲日僞軍800餘人,恢復了濱海南部被“蠶食”的區域。山東《大衆日報》以《慶祝我軍新年大捷》爲題發表了社論。延安新華通訊社也發消息評論:我一一五師駐濱海、沂蒙各部連日襲擊日寇,並一舉攻克郯城,予敵“蠶食”以重大打擊,實爲1943年偉大的勝利之第一擊。

解放戰爭時期,劉浩天大力在部隊推動“殺敵立功”運動

1945年10月,膠東軍區組建了第5師,聶鳳智任師長,劉浩天任政委。抗戰勝利後,部分官兵產生了回鄉過太平日子的思想。劉浩天深入部隊組織形勢任務教育,同官兵談心,到團以上單位親自授課,對指戰員明確使命任務,對穩定與統一部隊的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6年2月15日,中共中央華東局發出《百日練兵工作的指示》。劉浩天、聶鳳智帶領5師迅速掀起了練兵熱潮。針對部分官兵對新形勢下鬥爭的尖銳性、複雜性認識不夠,對革命鬥爭的長期性、曲折性、艱苦性準備不足的問題,劉浩天組織部隊首先圍繞戰爭與和平的問題,進行形勢任務教育,開展了“和平是從哪裏來的”大討論,做好“和與打”的兩手準備,把一切工作的基本點放在打上,克服了部分指戰員“停戰實現、天下太平”等和平麻痹思想。在頻繁的戰鬥中,劉浩天很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大力推動殺敵立功運動。他對各級指揮員說:“培養英模就是培養戰鬥力。”在劉浩天領導下,部隊普遍開展了“殺敵立功運動”,掀起了一個革命英雄主義大競賽熱潮,極大地激勵了部隊的鬥志。

1946年11月下旬,5師利用戰爭間隙在掖縣進行整訓。劉浩天帶頭,5師領導幹部深入連隊作形勢任務報告。劉浩天用“山頂”比喻當前的形勢,把粉碎國民黨軍進攻的艱苦作戰比作“爬山頂”,響亮提出“放下包袱爬山頂”“爬過山頂就是勝利”的口號。1947年2月,根據中央軍委整編命令,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編爲華東野戰軍,組成了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下轄第25、第26、第27師,許世友兼任司令員,林浩兼任政委,聶鳳智任參謀長,劉浩天任政治部主任。爲準備迎擊敵對山東的重點進攻,1947年3月8日至11日,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在山東淄川大礦地召開高幹會議,總結萊蕪戰役的經驗,討論貫徹“一面打仗一面建設”的方針。會後,劉浩天、聶鳳智組織9縱在平度進行了一個月的整訓。隨着戰局的發展和解放區土地改革的普遍展開,部隊作戰任務越來越艱鉅,加上萊蕪戰役後大批俘虜補入連隊,其中“解放戰士”又佔相當大的比重,部隊的成分和思想作風變得複雜起來。爲解決這些問題,劉浩天組織部隊廣泛開展了訴苦教育,引導指戰員進行兩種社會、兩種軍隊的對比,懂得爲誰當兵爲誰打仗的道理,自覺清除各種錯誤思想,一心一意跟着共產黨幹革命。

開國中將,27軍首任政委,冰血長津湖創志願軍一次戰役成建制地殲滅美軍一個加強團的範例

◆濰北整訓中9縱軍師首長合影。左三爲司令員聶鳳智,左四爲政委劉浩天,左一爲25師師長蕭鏡海(劉靜海),左二爲縱隊副參謀長葉超。

1947年3月下旬,國民黨在軍事上採取重點進攻的方針,轉爲對山東和陝北戰場實施重點進攻。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戰役中,劉浩天親率第25師指揮所進佔540高地,傳達了陳毅司令員“不放走74師一個人”的命令,對突擊隊員進行火線動員,要求大家“上主峯,立大功,共產黨員帶頭衝”,指戰員士氣大振,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熱情。5月16日,我軍搗毀了藏匿於山洞之中的整編第74師指揮所,擊斃中將師長張靈甫。

1948年9月,解放戰爭進入戰略決戰階段。根據中央軍委部署,華東野戰軍首先進行濟南戰役,揭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濟南戰役前,劉浩天指示政治機關對全縱進行了深入的思想政治動員和城市政策紀律教育,向突擊隊舉行授旗儀式。戰役中,劉浩天發動部隊廣泛開展“爆破立功”“攻城立功”“狙擊立功”“斃敵立功”“瓦解敵軍喊話立功”等羣衆性立功活動,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極大地鼓舞了部隊士氣。在濟南戰役中,9縱殲守軍2.7萬餘人,其中生俘國民黨軍少將師長晏子鳳以下1.2萬餘人。戰後,第73團被中共中央軍委授予“濟南第一團”榮譽稱號。

在淮海戰役準備階段,劉浩天在基層連隊開展比行軍互助、比團結鞏固、比紀律齊整的“三比”活動,和做到頭皮硬(意志堅定)、腳板硬、打仗過硬的“三硬”活動,讓官兵做到戰役目的清楚、戰場紀律清楚、瓦解敵軍口號清楚,爭取人人殺敵、個個建功。1948年11月9日,9縱在運河以東堰頭鎮截住逃跑的黃百韜兵團第63軍一部。劉浩天、聶鳳智命令部隊發起追擊。追擊中,第27師第79團被3丈多寬的沂河擋住去路。這時,副排長範學福一個箭步跳進河裏:“同志們下來扛着!”2連3班戰士在班長馬選雲的帶領下,紛紛跳進激流裏,兩人一組,用身體做橋樁,架起了浮橋,使部隊順利通過。劉浩天當即指示政治部宣傳“十人橋”的事蹟。11月26日,《大衆日報》刊登了題爲《十人橋》的通訊,使2連3班“十人橋”的英雄事蹟蜚聲全國,後被編入新中國小學的教科書中。

開國中將,27軍首任政委,冰血長津湖創志願軍一次戰役成建制地殲滅美軍一個加強團的範例

◆濰北整訓中9縱首長與部分師團幹部合影。前排右三爲司令員聶鳳智,前排左三爲政委劉浩天。

淮海戰役結束後,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遵照中共中央軍委指示,開始進行向長江以南進軍的部署。1949年2月9日,華東野戰軍改稱第三野戰軍,第9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軍,隸屬第9兵團,聶鳳智任軍長,劉浩天任政委。隨後,第27軍開赴安徽無爲地區,統一受渡江戰役中突擊集團指揮,投入緊張的渡江準備工作。淮海戰役結束後,中央軍委指示華東野戰軍第27軍組建一支先遣渡江大隊,與江南遊擊隊取得聯繫,以執行偵察任務,策應大軍過江。4月6日,聶鳳智、劉浩天派出由242團參謀長章塵和軍偵察科長慕思榮率領的先遣渡江大隊執行偵察任務。320人組成的渡江偵察大隊,對繁昌、蕪湖、南陵、銅陵一線的國民黨軍隊江防部署、兵力配置、炮兵陣地、火力工事、指揮系統、編制番號、作戰能力、彈藥糧庫、艦艇活動等情況進行了周密偵察。聶鳳智和劉浩天對偵察大隊的勇士們說:“你們是渡江的先鋒,軍委、三野、兵團首長和廣大指戰員都等待你們勝利的消息!”偵察大隊源源不斷地把情報發往江北軍部,爲總前委進行戰役決策、爲第27軍制定渡江作戰方案和炮兵進攻敵人江防工事目標提供了重要情報。4月21日晨,渡江戰役的硝煙還未散去,聶鳳智、劉浩天等親切接見先遣渡江大隊指戰員。聶鳳智風趣地說:“你們完成了歷史性的先遣渡江任務,立了大功,我向你們敬一杯酒,祝賀你們所取得的勝利!”1954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黑白電影《渡江偵察記》,就是以此爲原型拍攝的。

在冰天雪地的朝鮮戰場,劉浩天指揮部隊取得了長津湖等戰役的勝利

1950年11月12日,劉浩天和新任軍長彭德清率27軍從臨江入朝。9兵團下達給第27軍的作戰任務是,會同第20軍圍殲美軍陸戰第1師主力於新興裏、柳潭裏、下碣隅裏地區,然後視情況殲滅潰逃或增援的“聯合國軍”。接到上級命令後,劉浩天、彭德清主持召開軍黨委會,對美軍的作戰特點和火力配置進行研究,確定作戰部署。11月27日,東線戰區普降大雪,氣溫驟降至零下30攝氏度,給部隊作戰行動和糧彈補給造成了極大的困難。至28日晨,第27軍協同第20軍將美軍陸戰第1師主力及第7師1個加強團分別包圍於下碣隅裏、柳潭裏和新興裏地區。當晚,劉浩天、彭德清指揮第80師對新興裏、內洞峙展開攻擊。由於兵力不足,凍傷較多,對被圍美軍兵力估計不足,未能將其分割,突破後傷亡較大,戰至29日拂曉主動撤出戰鬥。戰前,第27軍從上到下普遍輕視美軍,認爲美軍是紙老虎。經過較量,發現美軍火力較國民黨軍的美械師猛烈得多,加上天寒地凍,部隊沒有重武器開進到作戰地帶,完全靠輕武器同美軍打,加上部隊供應困難,部隊上下出現了畏難情緒,士氣低落。劉浩天和彭德清緊急召開作戰會議,要求全軍認真研究美軍作戰特點,研究美軍火力配置情況,改變在國內同國民黨軍作戰的一般做法,打一次仗總結一次經驗。

11月29日,在發現新興裏地區美軍兵力爲5個營後,劉浩天、彭德清改變對新興裏和柳潭裏同時攻擊的打法,集中第80師和第81師主力首先殲滅新興裏地區的美軍,並以第79師牽制柳潭裏美軍。各師團在調整兵力部署、補充彈藥的同時,都進行了強有力的政治動員,並重新組織火力。30日晚,新興裏進攻戰鬥開始。在炮火準備後,劉浩天、彭德清指揮4個團於23時發起攻擊。激戰至12月1日拂曉,各突擊部隊先後突破美軍前沿陣地,與美軍展開激烈的爭奪。指戰員們不怕犧牲,連續作戰,打得美軍膽戰心驚,離開陣地到處躲藏。天亮後,美軍被壓縮於狹小區域。劉浩天、彭德清打破慣例,白天攻擊,緊縮包圍,務求將美軍全殲。戰至11時許,新興里美軍傷亡慘重,待援無望,遂在40餘架飛機和10餘輛坦克掩護下,企圖向西南方面突圍。各攻擊部隊立即轉入尾追和堵截戰鬥。殘餘美軍一部越過冰雪封蓋的長津湖向柳潭裏逃竄,一部繼續沿公路南逃,被第242團第1營攔阻於後浦、泅水裏地區。經過激烈戰鬥,斃俘其400餘人。12月2日4時,新興裏進攻戰鬥勝利結束,第27軍殲滅美軍第7師第31團等部共3191人,擊斃美軍第31團指揮官麥克裏安上校和繼任指揮官費斯上校,繳獲第31團“北極熊團”團旗。這支曾經稱雄歐美戰場的美軍“王牌”團,終於被第27軍成建制地一舉殲滅,“這是整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唯一的在一次作戰中成建制地殲滅美軍1個加強團,創造了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以劣勢裝備全殲現代化裝備美軍1個加強團的模範戰例”。(《抗美援朝戰爭史》,軍事科學出版社)

在新興裏進攻戰鬥打響的同時,第27軍第79師等部協同友鄰部隊將美軍陸戰第1師困在柳潭裏地區。在我軍猛烈進攻之下,柳潭裏地區美軍四面受困,傷亡嚴重,急於突圍擺脫困境。12月3日,美陸戰第1師在50餘架飛機掩護下,以坦克羣爲先導,發起突圍戰鬥,猛攻死鷹嶺、獐項裏、西興裏一線的志願軍陣地。下碣隅裏的美軍一部也向西攻擊,接應柳潭裏的美軍。志願軍第79師腹背受敵,頑強戰鬥,終因連日作戰,彈藥不濟,陣地被美軍突破。劉浩天、彭德清得知後,令部隊改變戰術,圍追堵截美軍,力爭在運動中將其殲滅。追殲戰鬥越打越激烈,遇到的困難也越來越多。由於大雪封鎖,道路難行,彈藥給養困難,加以雪盲症的困擾,部隊處境困難。劉浩天、彭德清指揮27軍追擊部隊,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冰天雪地裏追擊潰逃的美軍。美軍傷亡嚴重,潰不成軍,最後在漣浦、興南港登船逃竄。此役,劉浩天、彭德清指揮27軍與兄弟部隊一道給美軍陸戰第1師以殲滅性打擊。該師是美軍的王牌部隊,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美軍歷次登陸作戰中擔負開路任務,戰鬥力在美軍部隊中首屈一指。但在長津湖地區的作戰中,卻風光不再,經歷了該師歷史上最爲慘痛的一次失敗,被稱爲“陸戰隊歷史上最爲艱辛的磨難”。12月15日,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在賀電中指出:“你們在冰天雪地、糧彈運輸極端困難情況下,與敵苦戰半月有餘,終於熬過困難,打敗了美國侵略軍陸戰一師及第七師,收復許多重要城鎮,取得了很大勝利。這種堅強的戰鬥意志與大無畏的精神,值得全軍學習。正由於東西兩線的偉大勝利,基本上改變了朝鮮的局勢,迅速地轉入對敵反攻。”

作爲東海艦隊政委和司令員,劉浩天大力抓好部隊典型和軍事訓練

從朝鮮戰場回國後,劉浩天於1952年5月擔任總高級步兵學校政治部主任。籌建之初,校長、政委均未到職,劉浩天毅然挑起白手起家建“總高”的重擔。經過緊張的籌備,總高級步兵學校於1952年秋季正式開學。1955年9月,劉浩天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6年4月,劉浩天任總高級步兵學校副政委,1957年9月升任政委。1958年12月,總高級步兵學校與南京軍事學院合併。1959年2月,劉浩天任軍事學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60年3月,任軍事學院院長。

開國中將,27軍首任政委,冰血長津湖創志願軍一次戰役成建制地殲滅美軍一個加強團的範例

1962年8月,劉浩天被任命爲海軍東海艦隊政委。1963年3月,毛澤東向全軍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4月,國防部授予某部8連“南京路上好八連”榮譽稱號,並號召全軍部隊向好八連學習。劉浩天號召艦隊部隊把學習雷鋒和好八連教育活動開展起來,與艦隊部隊開展的愛艦愛島愛海洋教育活動結合起來,培養出體現雷鋒和好八連時代精神的愛艦愛島愛海洋的先進典型。在艦隊召開的黨委會上,劉浩天說:“打起仗來,手中沒有糧彈,心裏發慌。我們平時抓工作,手中沒有典型心裏也發慌。運用典型推動工作,是共產黨人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會後,艦隊黨委下發了培養和造就大批典型的指示。劉浩天指示艦隊機關分片派出工作組,指導、幫助各部隊發現典型、培養典型、總結典型經驗。

12月27日晚,溫州東門上岸街發生大火,東海艦隊溫州水警區通信總站通信班戰士趙爾春奮勇滅火,不幸犧牲。調查組調查後認爲,這是一名優秀的戰士,各方面都很好,但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蹟,算不上什麼典型。劉浩天有不同的看法:“我們不能僅用戰爭年代打仗的‘戰果’的標準來衡量和平條件下發現的英雄,什麼叫‘驚天動地’,什麼叫‘典型標準’,具有雷鋒精神與好八連時代特徵的就是東海艦隊的‘雷鋒’,就是好八連式的戰士,就是艦隊愛艦愛島愛海洋的典型。”他明確指示,上報宣傳,請示命名,要在祖國的東海岸,要在萬里海疆引導水兵們學習趙爾春,做雷鋒和好八連式的戰士。1964年3月23日,國防部發布命令,追授趙爾春“愛民模範”榮譽稱號,命名趙爾春生前所在班爲“趙爾春班”。從此,一個學習、培養、宣傳身邊典型的活動,在全艦隊範圍內更深入開展起來。

開國中將,27軍首任政委,冰血長津湖創志願軍一次戰役成建制地殲滅美軍一個加強團的範例

◆1963年,劉浩天(右一)陪同周恩來(中)視察東海艦隊。

1969年2月,中央軍委任命劉浩天爲海軍東海艦隊司令員。走上軍事主官領導崗位後,面對“文革”給部隊造成的長期缺乏嚴格、正規軍事訓練和技術荒疏、戰鬥力下降的實際,劉浩天認爲當務之急是要狠抓部隊的軍事訓練。“不訓練怎麼行呢?不訓練艦艇都開不出去了,怎麼打仗?怎麼保衛祖國?”在他的主持下,這一年艦隊主要作戰部隊的訓練時間、課目、內容、人員明顯增多,全艦隊組織艦艇出海訓練2029次,開辦打飛機學習班和各種短期專業技術培訓班103期,使幹部戰士“能打會走”“聯得上”的基本功有了顯著提高。

1975年8月,中共中央軍委擬調劉浩天到南海艦隊任司令員。這時劉浩天已63歲,他考慮到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患有心臟病,便申請免職休息,中共中央軍委根據實際情況批准了他的請求。1984年1月9日,劉浩天在海軍第四一一醫院逝世,享年72歲。

本文爲《黨史博採》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衆號:dangshiboca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