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帶量採購啓動後,市場普遍預期中標藥品價格將迎來大幅下調,但公衆實際感受到的卻是常用藥價格集體上漲,這其中,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

去年年底,中新網報道稱,北京多款常用藥價格出現大幅上漲。某品牌感冒藥從不足10元漲到17-20元。此外,多款常用中成藥、保健品、維生素也出現漲價。

此外,據北京日報,多款常用廉價藥出現較大漲幅,而以降壓0號爲代表的中檔藥品,雖然沒有翻倍漲,但動輒奔向50元的價格讓消費者倍感壓力。

華爾街見聞根據北京日報數據測算發現,過去三年,個別藥品累計漲幅高達600%,漲幅超過100%的更是司空見慣。

常用藥價漲幅已超房價?!三年翻倍司空見慣 誰是背後“元兇”?

健康日報發現,2018年,全國中成藥漲價成常態。近一年來,川貝枇杷糖漿由原來的19元/瓶漲到了29元/瓶,雲南白藥氣霧劑由27.3元/盒上漲到41.6元/盒,桑菊銀翹散由20元/盒漲價至38.5元/盒,複方黃連素片由8.8元/盒上漲至12元/盒,清肺化痰丸由16.4元/盒上漲至28.5元/盒。華潤三九的三九胃泰、感冒靈、強力枇杷露等產品有小幅提價,必康股份旗下的黃連上清片提價幅度超過100%、強力枇杷露提價幅度約50%、安胃膠囊和小兒感冒顆粒提價幅度均超過20%。

常用藥價漲幅已超房價?!三年翻倍司空見慣 誰是背後“元兇”?

而國家統計局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一手房與2015年相比,累計漲幅最大的爲54.8%(合肥)。二手房價格三年累計漲幅最大的爲56%(合肥)。

常用藥價漲幅已超房價?!三年翻倍司空見慣 誰是背後“元兇”?常用藥價漲幅已超房價?!三年翻倍司空見慣 誰是背後“元兇”?

兩相對比之下,部分藥品的兇猛漲勢令各地房價望塵莫及。

市場普遍認爲,藥品集體漲價的主要原因爲成本上漲。以感冒藥爲例,前瞻產業研究院將“成本上漲”進一步細化爲三個因素:

首先,新版GMP(一套適用於製藥、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已經施行,爲達到相關要求,藥品生產廠家斥巨資對現有設備進行改造升級;與此同時,政策監管趨嚴加大了企業生產和運營成本。

其次,高度壟斷的原料藥市場加快了感冒藥價格上漲。

最後,隨着近年來勞動力成本顯著增加,包裝材料和運輸等成本不斷提高。

常用藥價漲幅已超房價?!三年翻倍司空見慣 誰是背後“元兇”?

其中,原材料價格上漲給藥企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北京日報援引業內人士分析,我國成品藥有約1500種原料藥,但其生產掌握在少數生產企業手中,其中50種原料藥只有一家企業取得審批資格可以生產,44種原料藥只有兩家企業可以生產,40種原料藥只有3家企業可以生產。當原料藥形成事實上的壟斷,價格暴漲就有了現實支撐。

光明日報刊登署名鄭山海評論文章稱,此次漲價之所以引起較大反響,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我國長期實施藥品政府定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藥品鮮有漲價的情況,相反降價的舉措倒有不少。其二,不久前,我國剛啓動了“4+7”藥品帶量採購試點,一些藥價因此降價超過90%,在這樣一個人們普遍認爲藥價可能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一大批藥品價格“逆勢而上”讓人費解。

1月17日,國務院發佈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方案。方案要求,在試點地區公立醫療機構報送的採購量基礎上,按照試點地區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年度藥品總用量的60%—70%估算採購總量,進行帶量採購,量價掛鉤、以量換價,形成藥品集中採購價格。

華爾街見聞會員專享文章此前分析指出,在中國以藥養醫的大環境下,藥價構成中有很大一塊是制度成本和銷售費用構成的。爲了普惠民衆和減輕醫保壓力,降低藥價其實有很大空間,就是砍掉中間費用。據醫藥部門測算,帶量採購可以節省原來醫藥流通環節中的招標費用、預付款壓款成本、回購、營銷等等,降價幅度在50-60%左右。

令不少人感到困惑的是,既然“4+7”帶量採購預期會降低藥價,爲何實際感受到的情況卻正好相反呢?

對此,上述光明日報文章分析稱,“4+7”藥品帶量採購政策的輻射範圍爲4個直轄市和7個省會或副省級城市,範圍相當有限,而且先期談判成功的藥品也僅有31個品種,在各類藥品中的所佔比例也很小。如此體量顯然不足以對藥價的整體走勢發揮決定性作用。

該文章指出,藥企敢於漲價,還是出於對市場需求仍較爲龐大的預測和考量。自2015年以來由於藥企間競爭加劇,藥廠數量持續減少,行業內競爭弱化,藥企有了漲價的底氣,而且還有一些企業在發展中正在對某些產品形成了壟斷,這也進一步助長了漲價。

此外,儘管近期抗癌藥物出現大幅降價,但多數公衆並不熟悉這一細分領域,因此感受並不明顯。

據人民日報,17種抗癌藥降價納入醫保後,目前各地談判藥品採購、報銷政策落地情況進展順利。與往年相比,已減輕藥費負擔超過75%,惠及4.46萬人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