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么究竟为何日本人如此钟情寒山寺呢。拾得成名之后,寒山也渐渐地走进了日本人的视野。

众所周知,苏州可供游玩的地方非常之多。其中,有这么一个地方呢,不仅我们喜欢来游玩,日本游客也特别喜欢来,甚至对它的喜爱都超过了我们。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地方写进了日本的教科书。

寒山寺,位于苏州古城的西边,背靠京杭运河。“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让这里被大家所知晓,也成就了他自己。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这首诗会如此受后人喜爱,还远渡重洋来到了日本。

每年的公历12月31日,寒山寺都会敲响108下钟声,寓意去除人的108种烦恼。当晚,会有大量的日本游客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甚至超过国内游客的数量。并且,当天寒山寺的门票还不便宜呢,要320元(平时只要20元),不过听说现在价格降低了。

那么究竟为何日本人如此钟情寒山寺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与之相关的两个人物了,一个是寒山,另一个是拾得。咋一听,大家可能对这两个人没什么印象,但是他们却对日本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据说,这两人都是和尚,相识于台州的国清寺。并且两人在诗词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一起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互相赏识也就成了知己。后来呢,寒山去了苏州的寒山寺(其实原来并不叫寒山寺),最后在这默默无闻地过完了一生。

而这个拾得就不得了了,远渡重洋来到日本,在国内没什么名气的他,后来居然成为了日本的一代宗师。其实仔细想想也情有可原,毕竟在大唐盛世,有才华的人实在太多了,很多人可能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对于比较落后的日本,他的才华就有机会得到了很好地施展。

拾得成名之后,寒山也渐渐地走进了日本人的视野。寒山的诗词风格深受当时日本人的喜爱,不知不觉中他成为了日本的文化偶像。以致于他们对这首《枫桥夜泊》 以及寒山寺,有种莫名的情感。

然而当我走进这座古刹,并没有给我什么特别的感觉吧。它看起来,就是国内许许多多知名的寺庙中普通的一员。说不上出众,甚至于可以说是很一般,不大的寺庙,加上过多的游客,又是闷热的夏天,反而让人感到不自在。

大雄宝殿前的炉子时常围着一群人,人们轮流着往炉子里投币,掉出来的捡起来再继续投,反倒为这里增添了点乐趣,给炎炎夏日带来一丝凉意。

普明宝塔位于寺庙的中心部分,其实寺庙原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只是后来改名为寒山寺。通往塔内的门是锁着的,不过也好,这么多的游客,怕是上去就别想下来了。

法堂边上的池塘是最受小孩子欢迎的地方,不大的喂食口,挤满了大人和小孩,拿着鱼食期待着于与水中的它们来一次亲密接触。

景区的另一边是一个园子,里面有一个梵音阁,还有一个刻着俞樾所书的《枫桥夜泊》 巨大石碑。可能是来的时间点比较晚,这里的游客不是很多。相比于寺庙内,这里会更加空旷,是我更喜欢呆的地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时候我们虽然无法确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对他国的影响,但它确是一直真实存在的。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自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