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江西橫峯8600餘名黨員幹部在縣委書記饒清華團結帶領縣四套班子的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爲中心並把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工作出發點,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提出“創新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工作方針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爲決勝全面小康、打造大美上饒而努力奮鬥的決心”工作目標爲主抓手和路徑圖,初心難改,使命在肩,夙夜爲公,勤勉工作,堅持以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爲引領,堅持“城鄉統籌、三產融合、工農並舉”工作思路,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優生態、惠民生等各項工作,以“建秀美鄉村、贏脫貧之戰,樹文明新風,走鄉村振興”作爲“三農”工作的突破口,堅持黨建引領多措並舉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富民強縣”目標取得實效,還廣泛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和“建秀美鄉村、樹文明新風、贏脫貧攻堅、走鄉村振興”等系列活動,幫助貧困羣衆分析致貧原因,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引導貧困羣衆自強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牢固樹立“勤勞致富光榮,坐等靠要可恥”的正確理念,充分激發內生動力,對貧困羣衆開展“扶智、扶志、扶德、扶勤”教育,對在扶貧過程中湧現的自力更生脫貧等正面典型加以宣傳,對“等靠要”,好逸惡勞、不贍養老人的反面典型進行鞭撻,激發貧困羣衆致富願望和內生動力,不斷地鞏固脫貧成果,因爲這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環節,脫貧不容易,防止返貧也不容易,按照精準扶貧要求,對已脫貧和邊緣戶進行動態監測,密切關注容易返貧羣體,堅持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項目,扶上馬、送一程,認真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通過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5個方面振興,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摘帽戰果,大力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爲致力打造“可愛的中國”搖籃,共同建設好“三優”幸福新橫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橫峯縣委書記饒清華團結帶領縣四套班子領導幹部自覺堅持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把“三農”優先發展作爲重中之重,始終牢固樹立“羣衆往哪裏走,我們就往哪裏去,羣衆喜歡去的地方,我們就把哪裏的環境搞好”工作理念,以“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創建活動爲抓手,緊扣“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這一核心,嚴格按照“鄉容抓環境、設施抓配套,功能抓完善,管理抓措施”的工作思路,有效推進農村環境衛生全域治理常態化,通過“黨建+秀美鄉村”建設,村點變景點,然後串點、連線、成片,產生了景點“珍珠串”效應,集中財力惠民生,建成了一批民生工程等項目,大力推進“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創建,推動秀美鄉村建設與精準脫貧、全域旅遊、產業發展、民生建設有機融合,形成點上出彩、線上靚麗、面上秩序井然的秀美鄉村格局,如今“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創建已成爲“全省的樣板”,其創建經驗在江西省內得以推廣,打響一張靚麗的“橫峯名片”,榮獲“全省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縣”,縣委書記饒清華先後六次在省市會議和省外作典型經驗介紹,三年多來,該縣積極響應國家建設“生態秀美鄉村”的號召,把“城”和“鄉”有機的捆在了一起,逐步縮短城鄉差距,該縣目前已打造了320國道、205省道、紅色歲月、原鄉記憶、憶江南、環岑山等六條風景線,隨着全縣25戶以上的660個村點的建設“七改三網”工作全面完成,該縣將成爲全市乃至全省第一個秀美鄉村建設“七改三網”全覆蓋的縣。

爲切實扛起“黨建+脫貧攻堅、富民強縣”歷史責任,近年來,中共橫峯縣委書記饒清華同志團結帶領縣四套班子領導以及央企、省市縣等143個幫扶單位的黨組織緊緊抓住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進一步繁榮綠色文化、壯大綠色經濟、創新綠色制度、築牢綠色屏障,協同推進生態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以“黨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爲引領,以“建秀美鄉村、贏脫貧摘帽,樹文明新風、走鄉村振興”作爲“三農”工作的突破口,大力弘揚方誌敏精神,努力發揚“百折不撓、創新創造、敢爲人先、勇創一流”的橫峯精神,初心難改,使命在肩,夙夜爲公,勤勉工作,堅持規劃引領,牢固樹立先規劃後建設的工作理念,並融紅色基因於綠色發展,黨建引領綠色生態文明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以“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創建工作爲抓手的江西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大膽嘗試已初具規模且創建成果日益凸顯。該縣堅持生態固本,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堅定結構優化調整,推進經濟綠色發展,制度創新先行一步,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保障;充分發揮環保產業的轉型支撐作用,營造全民參與的綠色文化氛圍;創新機制,加快人才隊伍培養,努力形成人才聚集效應,充分運用秀美鄉村創建成果,堅持黨建引領,高質量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初步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好路子,如今橫峯走上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其主要做法:首先,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黨建+秀美鄉村”模式,突出宜居宜遊,讓鄉村環境美起來。近年來,該縣高度重視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舊址羣的保護和開發工作,加快紅色旅遊開發建設工作步伐,堅持“以紅推綠,以綠促紅”旅遊工作的思路,以“揚紅、爭綠、創特”爲主線,創新“黨建+旅遊”、“黨建+文化”、“黨建+農業”模式及“黨建+體育”等模式,對紅色省會——葛源旅遊資源進行適度開發,依託壯麗的梯田自然風光、田園景觀,打造生態畫廊,圍繞“喫、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通過重溫紅色歷史、開發紅色產品、挖掘紅色故事,唱響紅色歌曲等活動,不斷擦亮紅色旅遊名片,打造民宿經濟,做旺鄉村旅遊人氣助推該縣成功脫貧摘帽並促農民穩定增收致富奔小康。其次,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黨建+體育賽事+節慶經濟”模式,突出宜居宜遊,讓村民腰包鼓起來。該縣以“黨建+全域旅遊”爲引領,以“建秀美鄉村、贏脫貧摘帽、樹文明新風”爲抓手,精心打造“好客王家”等105個具有文化特色主題村,把秀美鄉村連線成片,形成集生態休閒、觀光度假、農事體驗、運動養生等爲一體的鄉村風景帶,通過連續六年舉辦“環鄱賽”等體育賽事或積極做活“農民豐收節”等節慶經濟,實現“賣風景”和“賣農產品”的完美結合,以做旺人氣從而釋放鄉村旅遊紅利,助推該縣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並同步開啓走鄉村振興之路。再次,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黨建+秀美鄉村”模式,突出宜居宜遊,讓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起來。該縣積極推進橫峯旅遊與文化體育、農業、扶貧等領域融合發展,延伸旅遊產業鏈,該縣成功聘請國內一流的城鄉規劃設計團隊,對秀美鄉村建設進行全域規劃,並實行“多規合一”,真投入、出實招、重長效,創新破解秀美鄉村“錢從哪裏來、建設如何推、建後如何管”三大關鍵難題;多渠道籌措資金,按照“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要求,精心打造諸如“好客王家”等105個特色主題村;同時對國道、省道沿線主要通道,按照徽派風格進行統一改造與美化亮化,並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和村級集體經濟,讓村民房前屋後“有花有果、有景有樂有效益”,強力推進秀美鄉村的建設,初步走出一條“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創建與全域旅遊和脫貧致富相結合、“裏子和麪子”並重的產村融合發展之路。84年後,江西橫峯又成爲中國減貧事業的里程碑。2018年7月,橫峯縣率上饒市之先宣佈脫貧“摘帽”,成爲中國貧困退出機制建立後江西2018年6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之一,還被省委、省政府評爲全省科學發展綜合考評先進縣,橫峯秀美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多次得到《央視新聞聯播》、《人民日報》的關注和報道,方誌敏烈士“八個代替”的預言如今正在岑山大地逐步得以實現。是啊!近年來,該縣用改革思維和創新辦法推進精準脫貧的工作法且成效凸顯,其融紅色基因於綠色發展與秀美鄉村創建碩果累累,爲該縣脫貧摘帽與走鄉村振興之路進入快速車道助了一臂之力,從而有效實現橫峯縣“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美好願景,爲致力打造《可愛的中國》搖籃,共同建設好“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富、小而強”的“三優”幸福新橫峯並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奠定堅實的基礎!第四,堅持黨建引領,努力改善生態環境帶動旅遊業,讓農民喫上旅遊飯。近年來,橫峯縣委書記饒清華團結帶領縣四套班子領導幹部自覺堅持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把“三農”優先發展作爲重中之重,始終牢固樹立“羣衆往哪裏走,我們就往哪裏去,羣衆喜歡去的地方,我們就把哪裏的環境搞好”工作理念,以“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創建活動爲抓手,緊扣“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這一核心,嚴格按照“鄉容抓環境、設施抓配套,功能抓完善,管理抓措施”的工作思路,有效推進農村環境衛生全域治理常態化,通過“黨建+秀美鄉村”建設,村點變景點,然後串點、連線、成片,產生了景點“珍珠串”效應,集中財力惠民生,建成了一批民生工程等項目,大力推進“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創建,推動秀美鄉村建設與精準脫貧、全域旅遊、產業發展、民生建設有機融合,形成點上出彩、線上靚麗、面上秩序井然的秀美鄉村格局,如今“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創建已成爲“全省的樣板”,其創建經驗在江西省內得以推廣,打響一張靚麗的“橫峯名片”,榮獲“全省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縣”,縣委書記饒清華先後六次在省市會議和省外作典型經驗介紹,三年多來,該縣積極響應國家建設“生態秀美鄉村”的號召,把“城”和“鄉”有機的捆在了一起,逐步縮短城鄉差距,該縣目前已打造了320國道、205省道、紅色歲月、原鄉記憶、憶江南、環岑山等六條風景線,隨着全縣25戶以上的660個村點的建設“七改三網”工作全面完成,該縣將成爲全市乃至全省第一個秀美鄉村建設“七改三網”全覆蓋的縣。在青山綠水的映襯下,一幅幅風景優美、鄉風淳樸、和諧發展的美麗鄉村新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由此推動“從無到有”的轉變,探索做好“無中生有”大文章。結合秀美鄉村建設,大力推動發展鄉村旅遊。目前,該縣共創建國家4A景區1個、3A景區2個,新增4A級、3A級鄉村旅遊點13個,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四季有樂、四季有效益”的格局,昔日無景可看、無景可遊的橫峯,如今已是“全省休閒農業示範縣”與“全省鄉村旅遊工作先進單位”。橫峯全域旅遊名聲鵲起,旅遊產業正在逐步成爲橫峯興縣富民的優勢產業,該縣把秀美鄉村連線成片,形成集生態休閒、觀光度假、農事體驗、運動養生等爲一體的鄉村風景帶,通過舉辦體育賽事或鄉村旅遊節,實現“賣風景”和“賣農產品”的完美結合,通過環鄱賽事充分展示橫峯優美的生態資源,積極做活諸如“環鄱賽”、“美食節”、“荷花節”和“農民豐收節”等以節促旅的節慶經濟,以做旺人氣從而釋放鄉村旅遊紅利,尤其是第七至九屆“環鄱賽”在橫峯成功舉辦,吸引周邊縣市3萬餘名觀衆到場觀賽,爲橫峯縣鄉村旅遊做旺人氣並帶來消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進一步提升橫峯旅遊知名度和美譽度,強力推進文化旅遊強縣建設,成功助推橫峯不斷鞏固脫貧摘帽成果與走鄉村振興之路進入快速車道,從而有效實現橫峯縣“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美好願景,爲建設“三優”幸福新橫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上饒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陶亮在婺源調研時強調:堅決打擊誣告陷害行爲,保護好乾部幹事創業積極性。《清風詠橫》微信轉載《上饒清風》報道:6月19日至20日,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陶亮到婺源縣,就如何做好打擊誣告陷害和澄清正名工作,以及廉政教育示範點建設進行調研。他指出,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中央紀委把保護幹部的積極性、對受到誣告陷害的幹部澄清正名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各級黨委、紀委要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堅決爲擔當者擔當,對明顯受到誣告的及時澄清正名,形成激濁揚清、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6月19日下午,陶亮深入賦春鎮嚴田村調研指導廉政文化建設示範點工作。20日上午,在認真聽取了大家的發言後,他指出,婺源在落實“兩個責任”方面比較有力,各級幹部的精神狀態良好。特別是充分發揮文化底蘊豐厚的優勢,打造廉政教育的陣地,很有特色、見到了實效。陶亮要求:要深入分析研判當前打擊誣告陷害和澄清正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重點聚焦7個方面:一是要看到問題的特殊性、複雜性。少數人動機不純,打着檢舉揭發幹部腐敗和作風問題的幌子,惡意舉報,甚至誣告陷害,達到謀取私利、發泄私憤、混淆視聽的個人目的。二是要解決好乾部自身的問題,從嚴監督管理,始終做到廉潔自律。三是要系統看待社會風氣和家風的問題。對擾亂社會秩序、破壞公德良俗的害羣之馬予以堅決打擊。四是要解決紀檢監察機關自身理念、方法的問題。着力轉變過去粗放型、簡單型的模式,精細、精準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五是要深入研究政策和相關法律。六是要在堅持黨的領導基礎上,司法機關、組織部門和信訪部門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七是要始終保持鬥爭精神、注重鬥爭藝術。對惡意誣告陷害,破壞政治生態、社會生態的行爲堅決打擊,依規依紀依法對誣告者追究責任,及時控制住負面效應,用正氣壓倒邪氣,形成良好黨風民風家風,不斷淨化政治生態、社會生態。陶亮強調,要堅持市、縣聯動,深入開展調研,針對具體案例解剖麻雀,大膽探索、積極創新,拿出具體、有針對性的意見,共同研究解決好這個問題。調研期間,陶亮還深入浙源鄉周家山小學詳細瞭解農村基礎教育工作情況。

橫峯縣第一期鄉村旅遊導遊講解員培訓計劃開始了!《橫峯文旅》微信報道:由橫峯文旅局、團縣委主辦,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承辦,杭州傑夫億電商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協辦的“橫峯故事”旅遊講解大賽在6月17日圓滿結束。爲增強各參賽人員的講解能力及各景點地接能力,全面提升鄉村旅遊人才素質和業務能力,特舉辦此次鄉村旅遊導遊講解員培訓!培訓對象:1、“橫峯故事”旅遊講解大賽參賽人員;2、各鄉鎮旅遊辦公室人員;3、縣文廣新旅局文旅融合辦工作人員;4、縣部分旅行社導遊人員。預計培訓人數在40人左右。培訓時間:2019年6月24日-2019年6月27日,共3天;培訓方式:授課+模擬實踐;培訓地點:橫峯縣電商衆創園2樓會議室;培訓方向:快速提升導遊技能、培養地接能力;講師介紹:我們精選了上饒職業技術學院-旅酒管教研組教師四位導師。大到職業道德與規範,小到從講解技巧、講解禮儀訓練、應急事故,全面覆蓋。課程安排:24日上午8:30舉行開班儀式,並對“橫峯故事”旅遊講解大賽獲獎選手和組織獎單位進行頒獎。學員報名需填寫報名表,並提供身份證複印件、一寸照1張,本次培訓期間將爲學員提供中餐。文廣新旅局開展衛生大掃除活動。《橫峯文旅》微信報道:6月14日下午,文廣新旅局全局幹部職工到包乾區開展衛生大掃除活動,宣傳教育落實“門前三包”責任,開展“翻盆倒罐”,清除“四害”孳生地主題活動。

【集中學習專欄】讓學習充滿我們的人生:青板鄉開展第五期幹部集中學習會。《青板微訊》報道:作爲基層幹部,就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要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學習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事情,基層幹部尤其要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爲民服務的本領,讓學習充滿我們的人生。5月下旬,青板鄉在全鄉所有村組開展了夜訪民情活動,本期,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鄉、村幹部在夜訪民情活動中的所思、所想、所感。6月21日下午,青板鄉幹部學習會在鄉黨校會議室如期舉行。青板鄉黨委書記陶萬峯主持學習會。青板鄉在家領導班子成員、機關幹部共30多人蔘加學習。本期學習會,機關幹部張洋、吳鈺、付煒冬分別分享了自己在夜訪民情的一些感受,就老百姓提出的一些問題給出瞭解決方案和對策。張洋分享了自己的一些體會。他說,做羣衆工作,一是微笑、熱情,要用羣衆語言和他們交朋友。二是宣傳的內容要簡明扼要,從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入手。吳鈺主要就自己在薛家村組織召開羣衆大會的所思所想進行了分享。針對採石場擾民一事提出自己的解決措施,一是加強溝通,要求採石場調整工作時間。二是加強管理,可設置一些水霧噴灑點,防止粉塵擴散。三是加強監督,對違規生產施工的行爲要責令停止。付煒冬結合自己夜訪民情的所見所聞,給出自己的答案。一是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宣講什麼,自己必須搞懂弄通相關政策。二是用羣衆語言與羣衆打交道,往往能夠事半功倍,行穩致遠。三是耐心傾聽羣衆訴求,不厭其煩帶着滿腔熱情與羣衆溝通交流,用熱心去溫暖羣衆的心。最後,陶萬峯書記對今天的學習會進行了點評,同時,也對所有機關幹部提出殷切期望,一要訓練膽量,敢於在公衆面前講話。二要訓練邏輯思維能力,講話時觀點要明確,主次要分明,邏輯層次要清晰。三要有自己的點子,講別人沒有講過的觀點。

綠色發展,節能先行,葛源鎮開展“綠色回收進機關”公益活動。《紅色省會葛源》微信報道:6月17日至6月23日是全國節能宣傳週。爲促進人人踐行“節能減排”,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葛源鎮開展“綠色發展·節能先行”暨“綠色回收進機關”主題宣傳活動。此次節能減排宣傳活動,旨在培養幹羣的環保意識,在人們的心靈中播撒“環保生活理念”的種子。通過宣傳垃圾分類、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等相關節能知識,幫助人們充分認識節能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實現從被動節能到自發節能的轉變,真正把節能降耗工作落到實處。擴大節能減排的影響力。此次活動還走進葛源中學,利用學生課間操時間由老師講解相關知識,之後學生還進行了簽名。據瞭解,此次宣傳活動緊緊圍繞全國節能宣傳週“綠色發展,節能先行”的活動主題,以推進創建節約型機關、節約水資源、綠色消費、生活垃圾分類等爲重點,大力宣傳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傳遞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普及綠色辦公、垃圾分類等行爲節能知識,提高全民節能低碳意識。宣傳週期間,我鎮還將圍繞宣傳週主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主題宣傳及體驗活動。旨在通過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推動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使節能降耗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時號召全社會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從我做起,從衣、食、住、用、行的細微小事做起,共同推動全社會形成崇尚節約、低碳環保的新風尚。

【節能宣傳週】綠色發展節能先行從我做起。《多彩蓮荷》微信報道:6月17日至23日“全國節能宣傳週”。今年的主題是“綠色發展 節能先行”。低碳生活建議:1.夏天開空調前,應先打開窗戶讓室內空氣自然更換,開電風扇讓室內先降溫,開空調後調至室溫25~26° C之間(最好26° C以上),用小風,這樣既省電也低碳。2.定期清洗空調,不僅爲了健康,還可以省不少電。3.烘乾真的很有必要嗎?還是多讓你的衣服曬曬太陽吧!4.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衣服攢夠一桶再洗不是因爲懶,而是爲了節約水電。5.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6.每張紙都雙面打印,雙面寫,相當於保留下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7.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這是第一步,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攜手節能低碳 共建碧水藍天”。生活節能:①用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②淋浴時,關掉水龍頭擦香皂;③避免頻繁開關空調,溫度不要開過低;④將冰箱放置在背陰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⑤洗衣機衣物先泡再洗,縮短洗滌時間....出行節能:①每月少開一天車,每車每年可節油約44升,相應減排二氧化碳98千克;②選購小排量汽車。與排氣量2. 0升的車相比,排氣量1. 3升的車每年可節油294升,減排二氧化碳647千克;③及時更換空氣濾清器、保持合適胎壓、及時熄火等措施,每輛車每年可減少油耗約180升,減排二氧化碳400千克。辦公節能:①雙面打印,節約用紙;②電子郵件代替紙質信函;③待機代替屏幕保護;④調低電腦屏幕亮度;⑤不使用打印機時將其斷電。節能環保從我做起”:垃圾分類,我們能做什麼?垃圾分類分爲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溼垃圾、幹垃圾,《21字垃圾分類口訣》:可回收物記材質——玻,金,塑,紙,衣,有害垃圾記口訣——藥(要)漆(喫)電燈,溼垃圾記原則——易腐爛,易粉碎,其餘是幹垃圾!綠色發展,節能先行,我們誠摯呼籲您加入到,節能降耗的綠色行動中來,節能低碳,從我做起。 脫貧攻堅工作與鄉村振興永遠在路上。橫峯雖然脫貧摘帽,但我們的目標是奔小康。廣大幹部羣衆與廣大網友紛紛認爲,橫峯脫貧攻堅發力精準、成效顯著,增強了大家脫貧的信心,當下還要不斷總結橫峯脫貧的經驗,大力弘揚方誌敏精神,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繼續做好產業扶貧、注重內生動力、抓好政策落實,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共同建設好“三優”幸福新橫峯。當下我們2200餘名黨員幫扶幹部仍需提升精氣神,持續做好相關工作,我們不光要扶貧,還要致富奔小康。近年來,江西橫峯8600餘名黨員幹部在縣委書記饒清華團結帶領縣四套班子的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爲中心並把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工作出發點,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提出“創新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工作方針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爲決勝全面小康、打造大美上饒而努力奮鬥的決心”工作目標爲主抓手和路徑圖,初心難改,使命在肩,夙夜爲公,勤勉工作,堅持以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爲引領,堅持“城鄉統籌、三產融合、工農並舉”工作思路,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優生態、惠民生等各項工作,以“建秀美鄉村、贏脫貧之戰,樹文明新風,走鄉村振興”作爲“三農”工作的突破口,堅持黨建引領多措並舉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富民強縣”目標取得實效,還廣泛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和“建秀美鄉村、樹文明新風、贏脫貧攻堅、走鄉村振興”等系列活動,幫助貧困羣衆分析致貧原因,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引導貧困羣衆自強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牢固樹立“勤勞致富光榮,坐等靠要可恥”的正確理念,充分激發內生動力,對貧困羣衆開展“扶智、扶志、扶德、扶勤”教育,對在扶貧過程中湧現的自力更生脫貧等正面典型加以宣傳,對“等靠要”,好逸惡勞、不贍養老人的反面典型進行鞭撻,激發貧困羣衆致富願望和內生動力,不斷地鞏固脫貧成果,因爲這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環節,脫貧不容易,防止返貧也不容易,按照精準扶貧要求,對已脫貧和邊緣戶進行動態監測,密切關注容易返貧羣體,堅持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項目,扶上馬、送一程,認真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通過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5個方面振興,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摘帽戰果,大力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爲致力打造“可愛的中國”搖籃,共同建設好“三優”幸福新橫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江西橫峯縣委黨建辦供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