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剽竊由來已久,翟天臨只是滄海一粟

演員翟天臨近日被爆出,於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的一篇學術性質的文章疑似抄襲,這一事件在網上持續發酵。

學術不端,令許多人名譽掃地,也捧紅了許多打假英雄,更讓喫瓜羣衆看到無數場好戲。

名譽掃地的人,不值得同情,那是咎由自取。在學術上造假,剽竊抄襲,本身就不名譽。

一些所謂的名人,就是憑藉學術上的成就上位,靠論文獲取學位,靠論文贏得獎項,靠論文評任職稱,靠論文在圈裏混。混的好與壞,論文質量很重要。自己沒有兩把刷子,寫不出驚世駭俗的論文,但臉皮足夠厚,可以奉行“拿來主義”,振臂高呼,全世界的好東西都可以爲我所用,豈不痛快?

放眼望去,頭銜綿延一萬字的專家教授,到處都是,做活動,寫專欄,辦講座,活躍的平臺很多,每到一處都是彩旗飄揚,掌聲雷動,很受歡迎的樣子。可偏偏有內容有思想的論文和作品卻很少,大家的學術水平旗鼓相當,沒有低劣的慘不忍睹,也沒有優秀的曲高和寡。大概就是互相借鑑,互相抄襲的結果吧。

抄襲剽竊由來已久,翟天臨只是滄海一粟

天下文章一大抄。小學生作文課,老師就鼓勵初學作文的學生們,要善於利用名言佳句。在作文考試中,名言佳句用得恰到好處,比完全原創的文字得分高,老師稱這種寫法叫有亮點,引經據典是一門高深的功夫,一般人不一定能學得夠火候,大多數都是半吊子。

抄襲剽竊他人作品的就是學習作文之法的半吊子,成段成章地照抄別人的文字,重複率極高,更有甚者,拿掉原來作者的單位和名字,署上自己的單位和大名,一篇十萬字的論文就功成名就,交上去再用些手段,就能順利拿到碩士博士學位,到處招搖撞騙,這學位來得太酸爽。

在自己作品中適當引用別人的文字,不算抄襲,這種引用還是國際通用規範,任何國家的法律都沒有明文禁止。但引用要有度,只是引用關鍵的思想和觀點,而不是整篇幅的描述性文字。如果引用過多,重複率太高,就是抄襲。

有些人自作聰明,爲了省時省力,翻出不太顯眼的冷僻老舊論文或作品,剪取大量內容,安置在自己的作品中,以爲神不知鬼不覺。如今網絡時代,哪裏還有信息的死角?基本是全方位覆蓋,任何造假和抄襲,都能追根溯源,讓學術不端無處遁形。那些想當然的隱蔽抄襲,都是掩耳盜鈴。

抄襲剽竊由來已久,翟天臨只是滄海一粟

如果真聰明的話,就該把才智用在自己的學業上,用點時間用點心,只要智商不是太平庸,就不愁寫不出好的論文和作品。即便自己死活沒有這方面的才能,抄也抄了,竊也竊了,就該隱藏鋒芒,夾着尾巴做人,畢竟有這麼一檔子事壓在心頭,不適宜高調。但偏有不嫌事大的,明知道是半吊子,卻非要和人談高雅,結果露餡,自作虐不可活,怪不得別人。

其實,如果不是自己太招搖,露出馬腳,外人也不太容易發現剽竊行爲,畢竟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幹嘛要盯着一個毫不相關之人的誠信問題呢。但這個年代無知的人尤其多,自我膨脹到極致,就覺得唯我獨尊,別人都是跳樑小醜,不足掛齒,便處處表現的高人一等,是某個領域的清流,是無可替代的狠角色。結果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從此名譽堪憂。

學術造假由來已久,當教育成爲產業,當畢業生相當於流水線上翻滾的產品時,論文造假之風就隨之而起,需要書寫論文畢業的學生競相抄襲,今人抄前人的,前人是抄再前人的。中國文字博大精深,綿延數千年,有那麼巨大的寶庫,何愁沒有抄襲的源泉?

有許多導師,手頭沒有科研項目,沒有科研經費,卻偏要招收學生,這不害學生嘛。學生要順利畢業,然後找工作餬口,在一無科研思路,二無科研經費的尷尬局面下,只好劍走偏鋒,冒天下之大不韙,行剽竊之實。

這是一場賭博,賭的就是魚目混雜,賭的就是論文評審的不嚴格,不會被查出來。僥倖心理若成爲理所當然,這個世界就失去了正常的道德觀,抄襲蔚然成風也是必然。

抄襲剽竊由來已久,翟天臨只是滄海一粟

不但學術有不端,存在抄襲剽竊,一般的網文的剽竊更是遍地開花。很多網紅自媒體,做的就是抄襲的勾當,還自己美其名曰“句子的搬運工”。傳播好的思想好的理念,也是功德無量,但前提是必須署原作者的名字纔行,任何不署名就放在自家自媒體平臺上的行爲,都是剽竊。

知識付費時代,你抄襲別人的知識和成果,那就無疑是偷盜行爲,是赤裸裸的掠奪別人的財富。大街上的小偷人人喊打,小偷就只能偷偷摸摸,而不可能明目張膽地搶劫。剽竊文章、論文這樣的卑劣行徑,卻無人監管,無人譴責,勢必會營造抄襲之風,這種不良風氣是對原創作者的極大損害。

當創作的積極性被打壓,沒有人再費心費力投入科研和文章,科學和文化沒有持續產出,國家和民族的活力遲早是要枯竭的。

感謝互聯網,讓更多可恥的抄襲浮出水面,也感謝有正義感的人,一直與那些學術不端的行爲頑強鬥爭。

希望我們所處的世界,多一點真誠,少一點欺詐,多一點溫情,少一點冷漠,多一點創造,少一點跟風。

人心正,世界清,學術端,國家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