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粵港一帶風雨飄搖,中立的澳門成爲風浪中的一灣靜港,衆多粵劇名伶南下匯聚,促使澳門的粵劇進入繁盛之世。

文字承載情感,戲文行盡悲歡離合,這是粵劇獨特的風韻。

鑼鼓一起,碎步而出,梆板到處,粉墨登場。絲竹襯引芳流,陽春輕噴,聲聲慢。文字承載情感,戲文行盡悲歡離合,多少繾綣情愫,絲絲扣鎖心絃,如癡如醉,如燻如陶,這是粵劇獨特的風韻。

二十世紀,粵港一帶風雨飄搖,中立的澳門成爲風浪中的一灣靜港,衆多粵劇名伶南下匯聚,促使澳門的粵劇進入繁盛之世。然而花開有時,落紅亦期,及後各地波瀾漸息,名伶老倌相繼星散,曾經繁華,終歸寂靜。今天,歌影樓臺依舊仍在,但樓臺之會已然散去,昔日紅妝老了珠顏,縱曲籟宛轉如昔,亦只剩得冷落兩三聲。澳門粵劇多少風華,早被雨打風吹去。

在時代的冷眼之下,有人意興尚未闌珊,阮順娟的怡情雅敘粵劇社即是當中的有心人。

怡情雅敘粵劇社負責人阮順娟女士。流水落花春去也

藝術是生命,終得領會繁衍的深意。江山人才縱然世代輩出,但於今之世,又有幾人領得此道風騷?「粵劇又悶又老土,又不知道在唱甚麼,年輕的怎麼會去看?」這是時下年輕人對於粵劇的普遍態度,被阮順娟一語道破。

「是慢節奏的粵劇,跟不上社會迅猛急速的步伐。」阮順娟道。事實上,自上世紀中下葉起,電視、電影、流行音樂、電子遊戲等新興的娛樂樣式,以更直接、更全面的方式來刺激感觀,佔領人們的視野,迫使僅靠一桌二椅來推演百事的粵劇逐漸淡出。而當世代再次演進,面對更爲紛然陳雜的娛樂選擇,自然而然的,我們這一代人對於粵劇之美,亦更爲疏遠。

粵劇觀衆羣的萎縮,不但使名伶心灰意冷,同時亦令粵劇班主的投資減少,導致整體的演出水平下降;而水平的下降,又進一步令觀衆羣萎縮,成爲一個惡性循環。

永樂戲院,澳門主要的粵劇表演場地,見證澳門粵劇的興衰。

粵劇伶人失去了過往的輝煌,甚至不能成爲餬口的職業,加上時人對於粵劇的疏離,又感於投身粵劇鍛鍊功架的辛酸,可能使到年輕一代對粵劇行業卻步,令粵劇的生態系統停止運轉。最終,風華焯焯的粵劇文化就此被推向衰亡之路,然後歷史一再重演,如同宋詞元曲等的表演藝術,被人制成文字木乃伊,安放在象牙造的圖書館裏。虛榮誤我怨青衫

史書記載的是時代,而不是人,因此我們總是在拾遺,那些細碎而重要的片段。澳門粵劇的沒落,自然是時代的淘洗,然而在寥略粗大的文字以外,卻有另一種面貌。

有道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本來粵劇伶人以技謀食,須得痛加磨礪,練就純熟功架,方可登臺表演,求取觀衆青睞。然而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澳門社團文化興起,加上政府意欲增加澳門的文化底蘊,推動旅遊產業的發展,因此資助粵劇社團進行表演。此舉原是美事,但無奈弄巧反拙,反倒是扭曲了正常的市場生態。

粵劇伶人的功架。

由於政府的資助抵銷了部分來自觀衆的收入,使若干功架未足的伶人亦得以登臺亮相,影響了粵劇表演的整體水平。更甚者,演出門坎的缺口打開,使有些粵劇的業餘愛好者亦蠢蠢欲試,甚至願意支付出場費用,來換取登臺的機會,一過戲癮。由此起源,引來了不識粵劇的投機之士借題發揮,他們找來這些愛好者,收取他們的出場費,加上政府的資助來舉辦演出。然而參差不齊的水平本來就無法吸引觀衆,因此就衍生出免費派發門票,甚至以派發禮品的方式召集觀衆,而入場的不少是久候整個晚上,只爲那微薄的獎品。凡此種種怪異情狀,都令有志之士不忍睹視。望有日 春風吹渡玉門關

百草凋殘,春意闌珊。有心人儘管頗有些心閒意冷,但在困局下仍然力耕籬藩,只望野火過後,可得見春風漫漫,再渡關山。

阮順娟的怡情雅敘粵劇社每年都會進行數次公演,除了在演出前花費時間進行排練,以保證演出的質素外,每次演出都會堅持售票,以向外間宣示表演的水平,同時亦向演出的伶人致以最基本的尊重。即使有團體出資購買大量門票,用以招待他人免費觀賞,也會向觀衆強調門票乃是有價之物,絕不妄自菲薄,堅守澳門粵劇的身價。

「我們賣的票只是幾十元,我們籌備、排練所花費的心血遠遠超過你所付出的,你來看錶演,反倒是你賺了我們。說真的,雖然政府有資助,但做表演樣樣都是錢,每次表演我們也是要自己掏腰包,門票的收入也只是幫補一下,不用掏那麼多而已。」

不難想象,在觀衆認定澳門粵劇表演是免費的前提下,售票演出會招來多少冷言白眼,阮順娟也自言曾經一度心淡。「真的想過放棄,又辛苦,又要自己出錢,喫力不討好。不過想來做了這麼久,放棄又是可惜,而且現在不做,將來老了做不了了,粵劇就可能真的在這一代斷了。那還是繼續做吧。」阮順娟不免唏噓地說着。

怡情雅敘粵劇社的公演,演出時間長達三個半小時,票價只是四十元。

本着爲澳門粵劇盡一點綿力的心意,阮順娟不時舉行工作坊或講座,有時更會帶同戲服道具,走進校園,讓學生試行穿載,教導學生走立臺步,感受粵劇之美,藉此試圖延續粵劇的生命。「以前喜歡看粵劇,從小就在心中種下了苗子。所以現在我能做的,也就是讓多些年輕人知道粵劇,教他們欣賞,多撒些種子,即使不是投身粵劇,多一個人願意看、懂得看粵劇也是好的。」阮順娟說道。

然而曲彌高,和彌寡,千迴百轉,如同羌笛怨柳,依舊未見春風,曾經鮮活的粵劇,最終也成了前朝的遺物。

《帝女花》是粵劇中廣爲人知的經典劇目,圖爲《帝女花之香夭》的劇照。

今天,我們可以選擇摒棄,靜靜地看它流走最後的歲月,讓梆黃緩慢纖悠的拉腔,湮止在快餐娛樂氾濫的年代;但如果你覺得可惜,那也不妨買一張門票,試着欣賞一場經典的摺子戲,可能是「落花滿天蔽月光」的《帝女花》,抑或「一葉輕舟去,人隔萬重山」的《鳳閣恩仇情末了》,當作是給粵劇一個活下去的理由也好,或是給粵劇伶人一點尊重也行,反正就那幾十元,不貴的。

本文來自「匯澳傳媒RECAP853」原創,如有抄襲,將追究版權,支持原創,歡迎轉發,如需轉載,請標明文章出處,謝謝!更多精彩文章可關注WX:Recap85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