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名家敢说话的没有几位,其中一位是宴庐先生!是的,曹宝麟老师始终如一的日课,让人感动。今天他说录到二事颇生感慨。一是永福县的进士萧国梁(字挺之)是孝宗乾道二年(1166)状元。原先应是赵汝愚(1140-1196)第一,但正因他是宗室,已有官职,因此状元让给了萧国梁。“故事,设科以待草茅士。凡预属籍、挂仕板者,法当逊避。”草茅士就是没有丝毫背景的穷读书人。这是多么伟大的政策啊。自兴科举以来,真正不荫庇官宦子弟,把桂冠视为公器,天平向贫寒阶层倾斜的,只有宋朝了。尽管萧氏官终朝奉郎广东运判,为正六品,而赵汝愚做到右丞相,二人的穷达还是悬殊,但正如一考不能定终身,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不过至少这条政策是值得称道的。

当代书法名家敢说话的没有几位

当代书法名家敢说话的没有几位

当代书法名家敢说话的没有几位

当代书法名家敢说话的没有几位

当代书法名家敢说话的没有几位

当代书法名家敢说话的没有几位

还有一则是永福的另一草茅士黄龟年,信守婚约的故事。黄“未第时,最贫素,自处澹如”,本身就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应举引保(须由多名保人证明其无过犯),考官某县尉看中了黄为奇男子。黄获解后,县尉就与其订婚约。想不到黄进士及第后县尉刚死。黄途遇扶榇的夫人,为县尉的知遇大恸。又让人向夫人请履婚约。夫人以为女儿已配不上他,劝其“黄甲(黄榜)少年当结好鼎族”。但黄龟年的回答掷地有声:“吾许人以诺,死而负之,吾行将何归?夫人不念死者言,乃作世俗夷虏语!”终于娶了县尉女儿。“世俗夷虏语”,则坚信读圣贤书的中国人是最诚挚的,而外国人则不足取。这应该有些民族自豪感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