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操場埋屍案疑似受害人同事:鄧不爭強好勝,但原則性強)

新京報訊6月20日,湖南新晃縣第一中學操場跑道下挖出一具遺體,疑與16年前“新晃第一中學教師鄧世平失蹤案”有關。“失蹤”前,鄧世平在學校負責操場跑道工程建設的質檢工作。

6月22日上午,新京報記者見到一位新晃一中的退休教師張航,張航曾與鄧世平共事數年,瞭解當年鄧世平負責的操場工程建設中的糾紛,遇到工程質量問題時,鄧曾稱要向上級舉報。以下爲張航的口述。

頭一天砌的堡坎,第二天就塌了

新晃縣一中新建操場從2001年左右開始動工,一直建了大概兩年。之所以要重建操場,一是因爲學校要符合重點中學的標準,需要有400米跑道,另一個是縣裏要搞50週年縣慶,一中的場地很寬敞,修了操場後,方便安裝舞臺。

時任校長黃炳松的外甥杜少平承包了這個工程。監工是鄧世平,他是2000年前後調到一中來的,因爲他很早之前在貴州搞過工程,有經驗,對工作也比較負責,因此學校讓他負責這項工作。

學校高三教學樓前面是一座籃球場,後面有座山,山下有兩個魚塘和爛泥田,農民在田裏種稻子,跑道就修在那裏。修跑道是個很大的工程,要先用炸藥把山坡炸平,再用炸下來的土塊把魚塘和爛泥田填平,大概填了20多米深。

當時鄧世平監工的內容,除了修跑道,還有修通往跑道的路,以及路上的堡坎。堡坎就是擋土牆,俗稱護坡,主要用水泥砂漿砌成,作用是保護堡坎內的土壤結構不被破壞,通往跑道的路兩邊山上的石頭不會掉下來。

修建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有一天剛砌好堡坎,第二天晚上一下大雨就全部塌了。一直到現在,路邊還偶爾有石塊掉下來,路的前面已經設置了“堡壘鬆動,危險請繞道通行”的指示牌。

新晃一中通往跑道的路旁設置了危險提示牌。 新京報記者 李雲蝶 攝

鄧世平作爲監工,他當時就說,像你們這樣搞豆腐渣工程,等你們搞到一定的時候,工程完畢了,要我簽字結賬的時候,我再去舉報你們。

鄧世平這個人不會和別人吵架的,他不爭強好勝,但是原則性比較強,你做錯了哪些,他非得要說。後來,他可能把這個事情向教育局反映了,但是我聽說教育局最後又反映給學校,讓學校來處理這個事情。

“失蹤”後學校組織搜山

我們學校一直都有年三十之前舉行會餐的傳統,2003年1月23號,學校組織全體教職員工會餐,他老婆到學校裏面找他,我們說都沒看見鄧世平,有人說他是不是到外面辦事去了,晚上回去等等看,結果第二天他老婆又說他晚上沒回家。

鄧世平“失蹤”後,學校裏有過一些傳言,有人說他攜工程鉅款跑了。這肯定是造謠。我們學校規定,就是總務處主任出差,報發票的時候也只有一百塊錢的權限,超過一百塊的話就必須要校長簽字,所以他怎麼拿鉅款跑?

人找不到了以後,黃炳松校長組織大家去搜山,我們處室有40多個人,兩三個人一組,把水池、河邊、山上的茅草堆和防空洞都找了,甚至把農民冬天放紅薯的地窖都找了,找了一兩天沒找到,後來就停止了。當時大家還沒往他遇害這方面想。

鄧世平失蹤時,工程已經基本上搞好了,工程車已經撤離,只剩一些掃尾的工程。當時跑道還沒鋪,因爲要等到太陽把沙土曬乾,然後再鋪鵝卵石、水泥,最後才能鋪跑道。

鄧世平失蹤後,我們也不清楚後來是誰在監督工程。工程全部結束以後,杜少平就撤離了學校。

(張航爲化名)

楊藝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楊藝_NBJ1064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