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民國防教育日(每年9月的第三個週六),很想說一下我國航母的發展與國防教育的密切聯繫。

美國是將航母用於國防教育最成功的國家。每當航母遠航歸來,都會安排市民免費參觀活動,而市民登艦前聽到的第一句話是:“觀迎你們參觀自己的軍艦。”在美國人看來,航母本來就是拿納稅人的錢建造的,讓納稅人蔘觀是理所當然的。

參觀航母本身就是一種最好的國防教育方式,航母的龐大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僅飛行甲板就有幾個足球場大,普通老百姓親自登艦參觀後,那種刺激是無與倫比的。再加上現場播放的視頻衝擊,年輕人看後自然就產生了“當兵就當航母兵”的念頭。

天津“基輔”號航母公園

可喜的是,我國的航母近年來進入了快車道,“遼寧”號早已交付海軍,並培養了大批的航母使用人才和設計人才,艦載機飛行員也越來越多。而且早在2014年的時候,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訪問中國時就參觀了“遼寧”號航母(據報道,哈格爾在“遼寧”號上參觀了近兩個小時,不僅看了生活區,還看了飛控室、攔阻索等等),去年還對香港市民進行了開放活動。以此觀之,未來也將對大陸觀衆開放。

遼寧號航母

繼遼寧號之後,首艘國產航母已海試了兩次,離交付中國海軍不遠了。但細看這兩艘現有的航母,還沒有擺脫蘇式航母的影子,中國航母的未來發展必然要走向完全獨立自主的研發之路,後面的003型航母可能採用更前沿的尖端技術,例如電磁彈射、全電推進、隱身機上艦、固定翼預警機上艦等。

首艘國產航母第二次海試

然而,航母工程是一項系統複雜的龐大工程,設計和建造又必須具有高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無論是在設計、建造,還是測試試驗過程中,都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中國需要的不僅僅是一艘二艘航母,未來可能需要五艘、六艘甚至更多的航母,科技人才、創新型人才是急需的動力。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國防教育的方式,吸引更多有能力的年輕人投入到我國的航母發展事業中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