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10 – 1920年,日本建築按照地域開始分野成關東與關西。“日本建築士會”和“關西建築協會”先後在東京和大阪成立。

在日本這個小小的國家裏,建築人才層出不窮。每一個時代,都有代表該時代獨特個性的建築,但同時時代與時代之間,也有着千絲萬縷、傳承與改變共存的關係。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日本現代建築始於1886年明治維新。1900 – 1910 年,日本第一代現代建築師活躍的時期,日本建築師多數還是在以學習和效仿西歐建築爲主。風格上受到很多西方現代主義大師的影響,例如科布、密斯和賴特等等。材料上也從傳統日本建築所用的木材轉到磚石或磚木結合。賴特曾被邀至日本設計東京帝國飯店。飯店平面呈H形,使用日本傳統緩坡大屋頂的同時,使用磚砌的方式建造牆面。賴特還收下了遠藤新等三位弟子,並把他們帶回美國的工作室。而賴特本人的作品中,也出現了明顯的日本元素。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東京帝國飯店

1910 – 1920年,日本建築按照地域開始分野成關東與關西。其中“關”指的是關卡的意思,而關東關西之分一般以“關原”爲界,但地區分解其實非常曖昧。關東人沒有這個集體概念,但是關西人會以此自稱。關東和關西,在人文歷史、地理環境上有很大的區別。兩地建築風格隨着地域差異有所不同。 “日本建築士會”和“關西建築協會”先後在東京和大阪成立。1920年孔德逝世後,“分離派建築會”結成。這對日本建築師派系具有很大的影響。(孔德爲英國人,執教當時工部省大學建築系(今東大建築系),照搬西洋傳統(古典傳統和哥特傳統)建築體系,奠定了日本建築學教育的基礎。)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日本地圖

1920年 - 1940 年,日本建築一直都在從表現派向風格派過渡。在現代主義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時,前川國男在當時的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瞭解到柯布的建築,自學法語到法國爲柯布畫草圖。後來他受邀去岸田出日刀工作室去宣講柯布的建築思想及理念。而前川國男後來的學生,丹下健三也在岸田的工作室。同時,前川國男也曾在雷蒙德在東京事務畫草圖。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原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

二戰結束前經濟處於低迷期,在日本的建設較少。二戰結束後,1945 – 1955年,戰後經濟恢復階段出現了一位可謂日本建築史影響力最大的元老 —— 丹下健三。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丹下健三

由於丹下的老師,前川來自於關東,所以丹下以及丹下的學生(磯崎新、楨文彥和黑川紀章等)都是主流的東大系建築師。其中,楨文彥和川添登也是丹下健三著名的“新陳代謝運動”最初成員之一。而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的村野藤吾和他的徒弟菊竹清訓則是關西派(又稱邊緣派)的建築師,並再後來收到丹下的肯定。

在日本經濟開始快速增長的六十年代,日本建築開始產生了許多具有社會性和生產性思考的建築。在丹下的影響下,以青年建築師大高正人、槙文彥、菊竹清訓、黑川紀章以及評論家川添登爲核心,在1960年前後形成了一個叫“新陳代謝派”的建築創作組織。他們強調事物的生長、變化與衰亡,極力主張採用新的科技技術來解決城市建築中的問題。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國立代代木體育場/丹下健三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東京聖瑪麗教堂/丹下健三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都城市民會館/菊竹清訓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中銀艙體大樓/黑川紀章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大分縣立大分圖書館/磯崎新

70年代後,學生運動興起,現代主義開始受到質疑與批判,也指向了丹下健三時代的結束。同時因爲石油危機,日本經濟開始萎靡,建築師們開始由大工程轉向小型住宅。此時關西涌現出許多優秀的建築師,例如伊東豐雄、內川昭藏和長谷川逸子。這些建築師的作品已經展現出了後現代主義的思潮,迴歸到更爲FEMININE 和溫暖的建築空間,同時對建築烏托邦式的社會觀和計數管產生了批判。但理論上說,伊東、長谷川、坂本一成是筱原一男的弟子,而筱原一男也是“新陳代謝派”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所以他們也受到了丹下的影響。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白色U形住宅/伊藤豐雄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住吉長屋/安藤忠雄

1980年後,日本進入後現代主義時期,建築師開始用新的材料和技術,將整體破碎化(結構),創造出極富顛覆性的設計。關東地區的建築師再次出現人才濟濟,例如谷口吉生的弟子飯田善彥,磯崎新的弟子渡邊誠和坂茂等等。坂茂先後在美國南加大建築學院和庫伯聯盟建築學院進行留學學習,而且師從紐約五人之一海杜克。因此,雖然坂茂曾在磯崎新的事務所裏工作,和磯崎新的建築理念有明顯差別。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東京青山製圖專門學校教學樓/渡邊誠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菅井內科醫院/長谷川逸子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ARK牙科診所/高松伸

90年代之後,日本泡沫經濟崩潰,日本經濟再次處於低迷期。由於網絡的普及以及全球化的趨勢,讓門派和譜系漸漸淡化,年輕的建築師開始展現更具個性的設計。由於日本經濟萎靡,項目數量太少,許多建築師組成小的集體,合作設計競標,來爭取更多的工作機會。競標也不再侷限於日本的市場,轉向海外。這也爲日本建築師在海外的聲譽做了鋪墊。這時期出現的著名的建築師包括自起門戶的隈研吾,也有伊藤豐雄的徒弟,妹島和世、左藤光彥和藤本壯介等人。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潟博物館/青木淳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仙台媒體中心/伊東豐雄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NEW MUSEUM/ SANAA(妹島和世 & 西澤立衛)

文:RNA

圖: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END-

對建築留學作品集有任何想了解或疑問可聯繫顧問老師: vx:17343150270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雅思高分寫作技巧公開課——教你如何突破雅思寫作瓶頸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公開課 | 留學文書申請全流程講解,告訴你留學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ASRI 2019 夏令營 四大實驗組 開放申請,有你喜歡的方向嗎?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從師從關係的角度看日本建築設計的主流特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