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哥告訴老陳,到了這種年紀,還吸菸這麼多年,醫生建議都要做個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肺癌篩查指南、美國胸科醫師學會(ACCP)發佈的臨牀指南及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心胸學組發佈的“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專家共識”建議——。

老陳有着30年的抽菸歷史,是一個老菸民。但家裏人的牴觸,最嚴禁菸令的頒佈,讓他陷入了戒菸的煩惱中……

老菸民遇到史上最嚴禁菸令|戒菸,還想等到身體出了問題纔行動?

老陳倚着陽臺的欄杆,舉起手中的煙狠狠抽了一口,然後緩緩吐出了尼古丁味的白色煙霧,任由這熟悉的味道氤氳在牙縫裏,到口腔中,再到鼻腔裏、到肺裏,滿足地沉浸在這老朋友溫柔懷抱中。他的食指和中指無意識地夾着煙,那煙就像第11根手指,緊緊地“長”在他的右手上。

家裏的陽臺是他的專用抽菸室,每當煙癮犯了,老婆和孩子都會把他“趕”到陽臺去。他在陽臺也抽得自在,不用面對家人一副燻得難受,欲言又止的臉。

老陳想起剛結婚時,老婆對他說過的話。“咱以後有了孩子,你要答應我戒菸好不好?要爲孩子的健康着想!”當時滿口答應下來,他卻一次也沒戒成功過。

他對着在陽臺納涼的貓嘆氣,然而連貓也不願忍受他滿口難聞的煙味,起身伸了個懶腰,把屁股轉向他又趴下了。

我能怎麼辦?

30年煙癮難道說戒就戒嗎?

30年前,老陳抽到了人生第一口煙。那時他讀初中,放暑假時和表哥表弟幾個人去遊戲廳玩,一起湊齊了2塊錢,買了包555。他們學起了市場那位賣菜大爺的模樣,借來打火機,一人點了一根菸,一大口抽進去。那股味道嗆得大家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卻又互相逞強着不流出來,老陳這輩子都忘不了那個場面。

不曾想,第一次抽菸時覺得有點難聞的味道,有種神奇的魔力,讓老陳回味無窮。

他開始犯煙癮,高中時是班主任眼中的“毒瘤”、“不成器的學生”,因爲他下課就躲到廁所裏抽上幾根菸。他還會特意把手指燻一下,這樣上課的時候就能聞下手指上的煙味,緩一緩煙癮。那時的他自認爲抽菸顯得成熟,還總是洋洋得意。

從大學畢業到工作,他抽的煙也從白沙變成七星,最後變成萬寶路,一天總得抽上至少一包。看多了身邊菸民們不健康的身體,他漸漸明白抽菸對身體有害。再加上結了婚,生了孩子,他每年的“小目標”裏悄悄加多了“戒菸”這一項。

但30年的煙癮並不是說戒就能戒的。

每次不抽菸時,他手指間空蕩蕩的總是覺得少了點什麼,心裏也會開始空虛,反而抽的更多了。這種身體和心理上的負反饋讓他陷入了死循環,戒菸屢屢失敗。

在深圳定居

碰上了史上最嚴禁菸令

老陳從小在廣東小城鎮長大,經過摸爬滾打終於在深圳紮了根。然而,就在2014年3月1日,深圳頒佈實施了被稱爲“史上最嚴禁菸令”的《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菸條例》。

“史上最嚴禁菸令”嚴在哪?

對經營場所將採取分檔處罰,警告並直接罰;

公交站臺地鐵出入口列入禁菸場所;

幼兒園、中小學校周邊100米內禁售菸草。

據統計,禁菸令頒佈4年以來,累計罰款374.5萬元,其中,對違法吸菸者罰款332.5萬元,對控煙不力的場所罰款42萬元。如今,深圳公共場所吸菸的明顯減少。

當時,菸民老陳不以爲意,以爲這只不過是張“空頭支票”,直到他在等公交時抽了根菸被抓了正着,直接罰了幾十塊錢,才知道這次是來真的了。他不僅在家抽菸要顧慮老婆和孩子的感受,現在出了家門也不能隨便抽菸了。“連政府都在督促我戒菸”,他心想。

他開始劍走偏鋒,嘗試用電子煙代替,可以在煙癮起來時騙騙嘴。他想,也許可以通過電子煙慢慢戒菸。

然而,2018年,“史上最嚴禁菸令”再度升級,電子煙也納入了控煙範圍!這可把包括老陳在內的廣大煙民逼入了絕路。

電子煙由三個部分組成:含有煙油的煙彈、霧化器和電池。與傳統香菸相比,電子煙 “加熱不燃燒”,煙油中也不含危及健康的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質,所以普遍認爲,它對人體傷害比較小。但事實上,電子煙並不能幫助戒菸。

不僅如此,電子煙煙霧和傳統香菸一樣,都含有尼古丁、各種重金屬和甲醛等有害化合物,會令人上癮不說,嚴重的同樣會危害吸食者身體健康。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不少電子煙尼古丁含量標註不規範,有數據統計:每一個電子煙中通常含有6~24mg尼古丁,更有甚者會超過100mg。

所以,家裏的陽臺成爲了老陳的唯一的“避難所”。只有在這,他才能無憂無慮地抽着陪伴了自己30年的香菸。

他戒菸總是提不上日程,但身邊的人不知爲何,一個接着一個地戒了煙。

那些成功戒菸的人,

很多是因爲身體查出了毛病

前些天,老陳約了兒時一起混遊戲廳的煙友表哥喫飯。他習慣性地把一根菸塞到表哥手中,然後迅速地從口袋裏掏出打火機:“來,抽根菸。”

這位年紀相仿的表哥臉上泛起了猶豫的神情。“我戒了。”他嘆了口氣,把煙放在桌上:“前段日子單位組織體檢,照胸部CT時肺部查出一個肺部結節。”

老陳聽完一驚:“肺結節是個什麼東西?”

肺結節是指影像學表現爲直徑≤3cm的局竈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可爲孤立性或多發性,不伴肺不張、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胸腔積液。

“這個東西很可能是肺癌,醫生說要繼續觀察下。” 表哥喝了口涼白開:“要綜合根據肺結節的外觀、內部特徵、功能顯像甚至是隨訪觀察,綜合判斷肺結節的性質。”

他勉強笑了笑,說現在還是對病情持積極態度。在體檢結果出來前,他既沒有咳嗽,更沒有咳痰,完全不覺得自己生了病。“不過,據說肺部結節跟抽菸關係很大,所以我下定決心要戒菸,不能拿自己的命開玩笑。”

40歲以上高危人羣

應定期做低劑量螺旋CT篩查

表哥告訴老陳,到了這種年紀,還吸菸這麼多年,醫生建議都要做個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

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肺癌篩查指南、美國胸科醫師學會(ACCP)發佈的臨牀指南及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心胸學組發佈的“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專家共識”建議——

我國肺癌高危人羣定義爲年齡≥40歲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險因素者應進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

(1)吸菸≥20包/年(或400支/年),或曾經吸菸≥20包/年(或400支/年),戒菸時間<15年;

(2)有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3)合併慢阻肺、瀰漫性肺纖維化或既往有肺結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惡性腫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目前在全世界開展的肺癌低劑量螺旋CT篩查,已有研究證明,其通過對肺癌高危人羣進行肺癌篩查,降低了20%的肺癌死亡率。

肺癌的治療效果與病變的發現早晚密切相關,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小於20%,原位癌及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已接近100%。

因此,肺部疾患如果能夠早期發現和干預,結局可能會截然不同。

40歲出頭的老陳,煙齡30年,卻還沒做過這個螺旋CT檢查。聽到這裏,他已經完全無法淡定了。他不想像身邊那些老菸民一樣,等到查出了問題,才下定決心戒菸。

“這一次真的要好好戒菸!”他暗自發了誓。

陽臺上的煙霧逐漸消散,他掐斷了菸頭,漱了口水,回到客廳與家人一起看起了電視。這一次,他戒菸的決心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堅定。

老菸民遇到史上最嚴禁菸令|戒菸,還想等到身體出了問題纔行動?

指導專家

老菸民遇到史上最嚴禁菸令|戒菸,還想等到身體出了問題纔行動?

張軍航

中山七院胸外科主任

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心肺移植組全國委員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EARS專委會胸外科學組委員

中國腫瘤防治聯盟深圳市肺癌專業委員副主任委員

深圳市醫師協會胸部腫瘤醫師分會副會長

深圳市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副會長

從事胸外科醫教研工作20餘年,擅長肺癌、食管癌、縱隔腫瘤等胸部疾病的以微創手術爲主的多學科綜合治療;致力於終末期肺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COPD)、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囊性纖維化、塵肺等肺移植手術。

老菸民遇到史上最嚴禁菸令|戒菸,還想等到身體出了問題纔行動?

通訊員:李昀、李艾琳

初審:張軍航

審覈發佈:黨宣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