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影《千與千尋》截圖。電影《千與千尋》截圖。

(原標題:長大後再看《千與千尋》 有人流淚,有人感受到愛)

6月21日,《千與千尋》在中國內地影院正式公映。

它是唯一一部同時斬獲奧斯卡與柏林金熊獎的動畫電影,在中國,107萬人打出豆瓣9.3分,是宮崎駿作品中評分最高的一部。

點擊進入下一頁電影《千與千尋》截圖

小時候看《千與千尋》,有人說,是被怪物嚇哭,擔心爸媽變成豬而做噩夢,疑惑無臉男爲什麼總是跟着小千;也有人說,是羨慕千尋有一段勇敢的冒險,被千尋和白龍之間的感情打動。

但幾乎所有人都承認,長大後再看《千與千尋》,他們都有了全新的體會。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網頁截圖

1.湯屋

故事一開場,千尋跟着父母進入了一個神祕的地方——湯屋。

湯屋就像是小孩子闖入成年的一個夢。

點擊進入下一頁電影《千與千尋》海報

這裏有一條規定:“凡是沒有工作的人,就會被湯婆婆變成動物”,只有勞動才能獲得存在的價值。

有網友評論說,小時候看湯屋是一個奇幻世界,工作以後卻發現很多真實的影子。

千尋就像是每個人初入職場時的模樣:

她笨手笨腳、慌慌張張,拜訪湯婆婆不知道先敲門,需要前輩的提醒纔會說感謝。

在湯屋,有威嚴無情的老闆、有躲在窗邊放空的人、還有默默幹活的小煤灰。

點擊進入下一頁電影《千與千尋》截圖

這裏自有一套成人世界的法則:

小千好心幫一個煤灰抬起沉重的煤球,結果所有的煤灰都撂挑子不幹了,鍋爐爺爺說:你不要因爲一時高興,就把別人的工作搶去做了。

錢婆婆也告訴千尋,“雖然我想幫你,但是以我的身份做不到,這是我們這兒的規矩,不管是你父母還是男朋友的事,都要靠你自己”。

2.名字

千尋的原型,是宮崎駿認識的一個小女孩,宮崎駿曾說,他是刻意將千尋塑造成一個平凡的人物,要讓每個10歲的女孩看到自己。

她不是漂亮的可人兒,一開始嬌慣而怯弱,但爲了救出父母,她必須在湯屋獲得“活下去的能力”。

“我叫荻野千尋。”

“你以後就叫小千吧。”

首先,她需要求湯婆婆獲得一份工作,但前提是自願放棄姓名。

點擊進入下一頁電影《千與千尋》截圖

在湯屋,沒人記得自己的原名,每天大量重複性的工作,很多人最終都會忘了原來的自己是什麼樣子。

電影名爲《千與千尋》,小千丟掉名字、又重新找回名字的經歷,就像是人們在社會中迷失自我、又尋回自己的過程。

點擊進入下一頁電影《千與千尋》截圖

點擊進入下一頁網頁截圖

3.人物

《千與千尋》是給孩子們的動畫,但裏面的人物從來不是黑白分明,其中,最令人難忘的還要屬無臉男。

點擊進入下一頁電影《千與千尋》截圖

一開始看他有點恐怖,總是默默地、“陰魂不散”地跟着千尋。

事實上,無臉男是一個無比孤獨的人。小千首先對他表示善意,所以他想用所有的好東西來回報,而且只給她一個人。

他原本不會說話,但來到湯屋這個小社會,他變了。他感受到金錢的力量,於是用法術變出許多金子,貪婪讓他瘋狂進食,結果變得醜陋又恐怖。

好意被小千拒絕後,他才痛苦地喊出內心的空虛:我好寂寞。

電影的後半段,有一處小細節:

千尋一行去找錢婆婆,大家勞動一番後喫飯,只見無臉男小心翼翼地喝紅茶,小口地喫一塊蛋糕,跟他之前瘋狂海塞的狀態完全不一樣。

點擊進入下一頁電影《千與千尋》截圖

吐出了被外部世界改變的部分,他本質上就是一個單純渴望陪伴的孩子。

豆瓣電影頁上,被關注最多的一個提問是,爲什麼無臉男這麼受歡迎?

最高讚的回答說:“感覺無臉男是一個寂寞有點小孤僻但內心很豐富很溫暖的形象吧。就像生活中很多不善表達的朋友,有自己強大的世界,可能很多人在無臉男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4.食物

除了無臉男的瘋狂進食,《千與千尋》裏還有很多喫東西的鏡頭:

“不要再喫胖了,會被殺掉的!”

千尋對父母說的這句臺詞流傳甚廣,常常成爲人們減肥時的“警句”。

點擊進入下一頁電影《千與千尋》截圖

但《千與千尋》裏無節制的喫,象徵的是人類原始而瘋狂的“貪慾”。

吉卜力工作室解釋過,千尋的父母不是喫東西的一瞬間就變成豬的,而是一步步地、慢慢才變成了豬。

點擊進入下一頁電影《千與千尋》截圖

千尋做過一個夢,當她去豬圈大喊、想用丸子把父母變成人類的時候,原本低頭的豬全部突然目露兇光,瘋狂地向她撲來。

後來,湯婆婆讓千尋在一羣豬裏找自己的父母,她卻說,這裏一個都沒有。

宮崎駿沒有給過明確的答案。但在不少觀衆看來,因爲這和小千的夢境完全不同,這幾隻豬完全沒有表現出那副貪婪的樣子,只是靜靜地待著,它們都不像人類。

5.環境

電影裏,還有很多人與自然的隱喻。

剛進入湯屋,千尋負責的第一位客人,是傳說中的“腐爛神”——它滿身油污,身子又長又重,被所有的人嫌棄。

點擊進入下一頁電影《千與千尋》截圖

小千發現了腐爛神身上的“一根刺”,所有人上前去拉,結果拉出了一堆人類的舊自行車、廢傢俱、塑料袋的生活垃圾。

這時大家才發現,原來這位客人根本不是什麼腐爛神,而是尊貴的河神大人。

宮崎駿說,他曾經看見清潔工人真的從河裏撈上來一輛破舊的自行車。

而電影的另一個主角小白龍,本是現實世界中一個名爲“琥珀川”的河神,因爲修建高樓大廈,河流被填埋建設,他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

點擊進入下一頁電影《千與千尋》截圖

故事的最後,千尋拉着白龍打算一起回到現實世界,他卻突然停住了,因爲前面沒有河水,他不能再回去了。

6.彩色頭繩

千尋的結局似乎是“圓滿”的,她找回了名字,可以和爸媽一起回家。

而現在,很多觀衆都表示,自己最難忘的畫面是:千尋和白龍說再見時,白龍停留在空中的一隻手,他告訴千尋“絕對不要回頭”。

點擊進入下一頁電影《千與千尋》截圖

千尋一腳踏入的成人世界是殘酷的,父母被帶走,所有的事情要自己扛。

但這個世界裏同樣有溫情,一路冒險中,她遇到了很多善良的朋友:賑早見琥珀主、鍋爐爺爺、錢婆婆、小玲……

錢婆婆送了她一個彩色頭繩:這個護身符裏,有大家一起紡的紗。

在千尋和家人返回隧道之前,她恍惚這一切是否發生過,想回頭看看,但最終沒有,這時馬尾的頭繩閃了閃光。

“曾經發生的事不可能忘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小時候看《千與千尋》,是一部刺激又奇幻的冒險之旅,沿途的人都是過客;

現在再看《千與千尋》,更像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段人生,失去、尋找,也許未來再不能相見,這些相遇最後都變成成長的財富。

點擊進入下一頁《千與千尋》中文版海報

《千與千尋》裏的每一個鏡頭都精細考究、耐人尋味,背後是宮崎駿和整個製作團隊無數次的討論和練習:

白龍從牆上跌落倒地,宮崎駿告訴大家要畫出蛇的姿態;白龍掙扎扭動,那就觀察案板上的鰻魚;爲了白龍喫藥丸的片段,製作組專門跑去寵物醫院,用DV拍下狗狗齜牙、咬合的動作,回來反覆研究。

正是這些細節之處的嚴謹,才讓觀衆在每次重看時都能發現新的驚喜。

點擊進入下一頁網頁截圖

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能解讀出許多個千尋。而它之所以在18年後重映依然備受期待,也是因爲這些細節背後,蘊含着無數真實生活的力量。



劉雨欣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劉雨欣_NBJS782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