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生立即组织专家团队研究病情,文文误吸异物已经4个月,随时有再次继发严重感染的风险,并且一直咳嗽、气喘也影响她正常的生长发育,为阻止病情继续恶化,需要立即取出异物。儿童消化科医生仔细检查和评估后发现,凌凌目前卡住的食管位置比较浅,可以尝试用一种创伤小、效果好,不麻醉的办法把凌凌卡住的硬币取出来。

小孩子的好奇心远远超出了大人们的想象,看到新奇的东西就喜欢放到嘴里,家长来不及阻止则可能酿成大祸。

2岁宝宝吞硬币,医生巧用工具化危机

6月17日下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儿童门急诊,一对年轻的父母抱着孩子从救护车上跑了进来,直接冲到抢救室:“医生,我家孩子吞了硬币,卡住了,现在总是喊难受。”

家住南京六合的凌凌今年只有2周岁,在家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玩的时候,不知从哪个地方摸出一个一毛钱硬币。一开始妈妈也没注意,见她拿起来往嘴巴里放的时候,妈妈赶紧说不许放在嘴里,就这样孩子一吓后,硬币被吞了下去,随后凌凌就大哭起来,因为说话表达不大清,凌凌只是抱着妈妈不停地扯着喉咙说不舒服。家里人赶紧带着小孩来到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就诊。

吞针吞硬币吞纽扣电池……孩子吞了异物千万别这么做

急诊医生随即给凌凌进行了拍片检查,拍片后显示食管上段有一个圆形的异物,根据形状和直径应该是一枚硬币。接诊医生说,目前最常用的就是用胃镜将硬币取出。随后,凌凌被收入儿童消化内镜中心入院治疗。

吞针吞硬币吞纽扣电池……孩子吞了异物千万别这么做

儿童消化科医生仔细检查和评估后发现,凌凌目前卡住的食管位置比较浅,可以尝试用一种创伤小、效果好,不麻醉的办法把凌凌卡住的硬币取出来。

在和凌凌父母的充分沟通后,医生决定用新型的方法取出硬币,按照凌凌的食管长度,在体外模拟好充气量,随后进行了取物。

小凌凌非常配合,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用前端带有隐形气囊的体腔引流管,涂上石蜡油,将管子插入未被异物完全阻塞的食道内,隐形气囊越过异物后,向气囊内注入空气,使其扩张,气囊充满食管腔,向上拉时将顺利将硬币带出。

吞针吞硬币吞纽扣电池……孩子吞了异物千万别这么做

医生表示

利用体液管成功取出卡在食管的硬币,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用,是在充分评估后,认为可行才使用的。首先,卡住的异物必须是外形规则、表面平滑的如游戏币和硬币,且吞入时间不能长。越早越好,时间久了有食道水肿变脆,风险会增大。还有,在用导管取异物时,孩子必须能配合,如果是那些哭闹很严重的孩子就不行。

吞针吞硬币吞纽扣电池……孩子吞了异物千万别这么做

宝宝误吸鱼骨连续咳喘4个月

儿科专家支气管镜下成功取出异物

6月12日,文文(化名)被焦急的家人带到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的儿科就诊,此前,只有17个月大的文文已经因为连续咳嗽气喘4个月辗转了南京多家医院,却依然不见好转。

儿科医生接诊后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分析,首先怀疑患儿的病情是一般常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但是考虑到文文病程长,在外院已多次进行激素和其它平喘药、抗生素治疗,疗效却并不理想。

进一步排查后,果然,CT结果显示文文的支气管有异物阻塞,看形状很可能是某种动物的骨头,这可能才是导致文文反复咳嗽气喘不愈的真正原因。经过仔细询问家长得知,在4个月前,家人曾经给文文喂食过鳝鱼汤,因为误以为鳝鱼没有鱼刺,所以根本没有怀疑过文文可能会是吞入鱼骨头。

医生立即组织专家团队研究病情,文文误吸异物已经4个月,随时有再次继发严重感染的风险,并且一直咳嗽、气喘也影响她正常的生长发育,为阻止病情继续恶化,需要立即取出异物。

吞针吞硬币吞纽扣电池……孩子吞了异物千万别这么做

6月17日,相关专家密切协作,为文文进行了手术,成功取出一根长约1CM的鳝鱼脊椎骨,跟之前家长回忆的情形相一致,终于确定了文文长期不愈的咳喘病因。目前,文文的恢复情况良好。

吞针吞硬币吞纽扣电池……孩子吞了异物千万别这么做

医生提醒家长

小孩误食异物的情况时有发生,大家应该提高警惕,一旦误吞了异物要及时就医,切勿采用大口吞饭、吃馒头、喝水等方式,以免异物穿破肠胃加重病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