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生立即組織專家團隊研究病情,文文誤吸異物已經4個月,隨時有再次繼發嚴重感染的風險,並且一直咳嗽、氣喘也影響她正常的生長發育,爲阻止病情繼續惡化,需要立即取出異物。兒童消化科醫生仔細檢查和評估後發現,凌凌目前卡住的食管位置比較淺,可以嘗試用一種創傷小、效果好,不麻醉的辦法把凌凌卡住的硬幣取出來。

小孩子的好奇心遠遠超出了大人們的想象,看到新奇的東西就喜歡放到嘴裏,家長來不及阻止則可能釀成大禍。

2歲寶寶吞硬幣,醫生巧用工具化危機

6月17日下午,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兒童門急診,一對年輕的父母抱着孩子從救護車上跑了進來,直接衝到搶救室:“醫生,我家孩子吞了硬幣,卡住了,現在總是喊難受。”

家住南京六合的凌凌今年只有2週歲,在家獨自一人坐在沙發上玩的時候,不知從哪個地方摸出一個一毛錢硬幣。一開始媽媽也沒注意,見她拿起來往嘴巴里放的時候,媽媽趕緊說不許放在嘴裏,就這樣孩子一嚇後,硬幣被吞了下去,隨後凌凌就大哭起來,因爲說話表達不大清,凌凌只是抱着媽媽不停地扯着喉嚨說不舒服。家裏人趕緊帶着小孩來到了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就診。

吞針吞硬幣吞紐扣電池……孩子吞了異物千萬別這麼做

急診醫生隨即給凌凌進行了拍片檢查,拍片後顯示食管上段有一個圓形的異物,根據形狀和直徑應該是一枚硬幣。接診醫生說,目前最常用的就是用胃鏡將硬幣取出。隨後,凌凌被收入兒童消化內鏡中心入院治療。

吞針吞硬幣吞紐扣電池……孩子吞了異物千萬別這麼做

兒童消化科醫生仔細檢查和評估後發現,凌凌目前卡住的食管位置比較淺,可以嘗試用一種創傷小、效果好,不麻醉的辦法把凌凌卡住的硬幣取出來。

在和凌凌父母的充分溝通後,醫生決定用新型的方法取出硬幣,按照凌凌的食管長度,在體外模擬好充氣量,隨後進行了取物。

小凌凌非常配合,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用前端帶有隱形氣囊的體腔引流管,塗上石蠟油,將管子插入未被異物完全阻塞的食道內,隱形氣囊越過異物後,向氣囊內注入空氣,使其擴張,氣囊充滿食管腔,向上拉時將順利將硬幣帶出。

吞針吞硬幣吞紐扣電池……孩子吞了異物千萬別這麼做

醫生表示

利用體液管成功取出卡在食管的硬幣,不是所有的情況都適用,是在充分評估後,認爲可行才使用的。首先,卡住的異物必須是外形規則、表面平滑的如遊戲幣和硬幣,且吞入時間不能長。越早越好,時間久了有食道水腫變脆,風險會增大。還有,在用導管取異物時,孩子必須能配合,如果是那些哭鬧很嚴重的孩子就不行。

吞針吞硬幣吞紐扣電池……孩子吞了異物千萬別這麼做

寶寶誤吸魚骨連續咳喘4個月

兒科專家支氣管鏡下成功取出異物

6月12日,文文(化名)被焦急的家人帶到江蘇省婦幼保健院的兒科就診,此前,只有17個月大的文文已經因爲連續咳嗽氣喘4個月輾轉了南京多家醫院,卻依然不見好轉。

兒科醫生接診後根據豐富的臨牀經驗分析,首先懷疑患兒的病情是一般常見的喘息性支氣管炎,但是考慮到文文病程長,在外院已多次進行激素和其它平喘藥、抗生素治療,療效卻並不理想。

進一步排查後,果然,CT結果顯示文文的支氣管有異物阻塞,看形狀很可能是某種動物的骨頭,這可能纔是導致文文反覆咳嗽氣喘不愈的真正原因。經過仔細詢問家長得知,在4個月前,家人曾經給文文餵食過鱔魚湯,因爲誤以爲鱔魚沒有魚刺,所以根本沒有懷疑過文文可能會是吞入魚骨頭。

醫生立即組織專家團隊研究病情,文文誤吸異物已經4個月,隨時有再次繼發嚴重感染的風險,並且一直咳嗽、氣喘也影響她正常的生長發育,爲阻止病情繼續惡化,需要立即取出異物。

吞針吞硬幣吞紐扣電池……孩子吞了異物千萬別這麼做

6月17日,相關專家密切協作,爲文文進行了手術,成功取出一根長約1CM的鱔魚脊椎骨,跟之前家長回憶的情形相一致,終於確定了文文長期不愈的咳喘病因。目前,文文的恢復情況良好。

吞針吞硬幣吞紐扣電池……孩子吞了異物千萬別這麼做

醫生提醒家長

小孩誤食異物的情況時有發生,大家應該提高警惕,一旦誤吞了異物要及時就醫,切勿採用大口吞飯、喫饅頭、喝水等方式,以免異物穿破腸胃加重病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