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童士豪。來源:被訪者供圖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童士豪。來源:被訪者供圖

  從創業的第一天開始,雷軍就希望做不同於蘋果、三星或者HTC的產品。

  文 | 《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碧雯

  編輯 | 馬吉英

  “如果僅僅按照課本來投資,你投不到好項目的。”童士豪曾在公開場合表示。

  童士豪曾在美林投行工作,自己也創過業,此後進入一級市場,先後在柏尚投資和啓明創投工作,2013年加入GGV紀源資本,擔任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

  小米是童士豪過去十三年投資生涯中最爲成功的投資項目之一。後者已在今年4月提交了港交所IPO申請,預計將於今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或成爲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有消息稱小米IPO估值在700-800億美元。

  身高195cm的童士豪被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形容爲自帶老大氣場,但在工作中,他是一個對創業者非常Nice和開放的人。

  在童士豪那裏,並沒有太多條條框框,那些看上去屬於顛覆式創新或者天方夜譚的項目,他仍然敢於出手。他認爲,關鍵在於能否在繁雜的干擾因素中抓住事物的本質。

  童士豪由此總結了一套社會學投資方法論,通過研究產品的消費人羣、消費需求和消費次數來判斷投資價值,這也使得他在消費互聯網領域屢有斬獲,投資了小紅書、wish 、Airbnb 、Musical.ly等消費互聯網公司,Musical.ly去年以10億美元被今日頭條收購,小紅書也在最近宣佈了新一輪融資。這也讓童士豪被視爲電商領域投資捕手。

  小米的投資也是如此。2010年,國內移動互聯網方興未艾,國內手機市場仍然是諾基亞、摩托羅拉這些大牌手機和山寨手機的天下,蘋果手機在當年推出了其經典款智能手機iPhone  4,   這是小米科技當時面臨的市場環境。作爲一家創業公司要想脫穎而出,意味着“之前傳統手機品牌幾乎要死掉”,“在那個時代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事情是無法改變的”。

  劉芹和童士豪是當時唯二相信雷軍,並投資小米的投資人。近期,《中國企業家》雜誌記者與童士豪進行了對話,深入聊了聊這段可以載入中國互聯網投資史冊的交易背後的故事。以下爲對話整理:

  CE:能否談談最初投資小米的過程?

  童士豪:2008年3月,我還在啓明做投資的時候接觸了個項目,叫多玩,也就是後來的YY,雖然那個項目沒有跟雷總合作成功,但是通過雷總認識了陳年,然後我們投資了凡客。當時雷總在做個人天使投資,他在當時主要看三個方向,社交、移動互聯網和品牌電商,這三個方向上我們理念一致,因此一起合作了五個項目。等到2009年下半年,雷總正在考慮他下一步想幹什麼,2010年年初,雷總就打電話找了劉芹和我,說了一下他下一步的想法,那一次他就只跟我們兩個人打過電話。

  我還記得第一次聊小米的事情是2010年1月底,在北京盤古七星酒店的樓上,聊了近兩個小時。雷總跟我解釋他爲什麼想做鐵人三項這件事情。 那時候他說希望做成一個未來的手機+OS軟件+應用的平臺,先從OS軟件開始做,再做應用,最後再做手機。他在創立第一天就有這樣一個想法的雛形。

  CE:你曾提到用社會學是你的投資方法論,在小米這個案例上你是如何應用社會學方法進行投資的?

  童士豪:實際上第一次感覺出社會學理論可以作爲一種投資方法,是最初投資一嗨租車的時候。那時候爲了調研項目跑了15個城市30多家店,去跟每個店長溝通,從中你會發現什麼樣的人會進行長租,爲什麼會租1-2次,甚至更多次,這是跟社會學理論有關的。這個方法在投資凡客的時候得到了驗證,發現這個方法是有效的。所以當我們投資小米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把這種方法延續了下來。社會學方法的主要核心就是研究產品的消費人羣,消費人羣是否夠大,消費需求是否夠強,消費次數是否足夠多。

  2010年年初,我們跟雷總溝通的時候,就在討論中國是否有機會能做出自己的蘋果或者是三星這樣的手機品牌,什麼樣的用戶會買小米的產品。很早雷軍就認識到發燒友會是小米手機的切入點。雷軍本身是重度用戶,他用過的50個手機基本上存在什麼問題他都非常清楚。他認爲如果他做的產品是可以讓用戶不斷提意見,團隊再快速修改迭代的話,可以引起發燒友的關注跟參與,這樣的話就不僅僅是小米團隊在幹這個事情,而是一羣人在做一件事情。所以從社會學角度來講,小米跟蘋果公司非常不一樣。外面很多人說雷軍是在學喬布斯,我認爲這是對他的錯誤理解。他很在乎小米和自己的名聲,所以他常不厭其煩解釋小米和其他品牌有何不同。

  當時規劃的發展路徑是走羣衆路線,以發燒友爲主,讓發燒友跟小米一起幹,然後每週不斷地迭代產品。這是和蘋果、三星、HTC不一樣的創新。

  2013年雷總開始做小米生態鏈我們也很支持,就在於我們認爲這些措施最後都能夠加強用戶跟小米打交道的次數,擴張小米的用戶羣體,如果只是靠手機,頻率非常低,相對來講獲客成本遲早會增長,收入成長率也會放緩。

  CE:你剛纔說外界認爲雷軍在學喬布斯是錯誤的,如果不將小米對標蘋果的話,那應該如何對標?

  童士豪:從創業的第一天開始,雷軍就希望做不同於蘋果、三星或者HTC的產品。說到對標的企業的話,小米對標公司應該是優衣庫+ Costco +亞馬遜。實際上,小米估值應該是鐵人三項的綜合,而絕不僅僅是以硬件公司爲標準。實際上,最初我們投資的時候,是將硬件、OS、應用這三塊業務相加,再加上雷軍個人的品牌溢價。至於個人品牌價值多少,現在不予置評,但是雷總的個人品牌價值絕對是不小的。

  CE:小米的鐵人三項模型在最開始似乎並沒有獲得更多投資人的認可,或者說很多投資人對於投資小米很猶豫,也因此小米成爲很多VC投資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錯過的最大獨角獸,他們當時猶豫的原因是什麼?

  童士豪:首先,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家創業公司能夠把手機幹好;第二,即使要做成這樣一個事情需要非常多資金。手機一直是賠錢的項目,在2G和2.5G時代,中國手機品牌的競爭環境是一片紅海,前面有三星、HTC、摩托羅拉、諾基亞,後面還有一堆山寨手機,中國手機品牌要想立足的話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第三,就算手機做得好殺出來了,長遠來看的話,手機渠道的成本很高,與運營商合作的成本以及線下開店的成本很高,而相對來講,用戶消費頻率不會太高,最多6-9個月換一次手機,所以建立渠道是一個挑戰。而在線上銷售手機,至少那時候谷歌手機的發展證明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後一點,也是最要命的一點就是,如果小米要將這個事情做成的話,有可能所有傳統手機品牌必須要完蛋纔會真正做起來,在2010年那個時代的人都會覺得這個事情是無法改變的。

  CE:既然有預想到小米未來發展可能會遇到非常大的阻礙,爲什麼當時你仍然在A1輪堅持下注,成爲當時小米唯二的兩個投資人?促使你最終扣動扳機的因素是什麼?

  童士豪:第一,我認爲智能手機會替代傳統手機那時候不管是安卓還是iOS還沒發展到那個地步,但你必須認爲這個用戶體驗是能完全替代傳統手機。第二,必須相信小米做鐵人三項是比較有價值的,而不是隻做軟件這一塊。很多人只做軟件,硬件就不碰了,這樣你跟山寨手機合作的話,至少敵人不會那麼多,但是雷總當時堅持說這兩個都要自己做,這樣用戶體驗纔會好,纔能有掌控力。第三,你必須相信他們是中國唯一的團隊,把這件事情從0做到1。之前有做過線上品牌,做過電商平臺,做過軟件,做過互聯網服務產品,放眼中國,只有雷總一人有這四方面經驗。他在金山做過軟件和遊戲,之後在卓越做過電商平臺,然後凡客做過品牌。

  此外在營銷方面,雷總有很多微博粉絲,他可以避開傳統渠道,直接跟消費者建立關係,一般創業者是做不到這點的。所以基於這些條件,我覺得還是值得賭的,當然我不是唯一一個,劉芹也是這麼認爲的。所以最早的A輪是晨興資本領投,啓明投資跟投,不到半年我們又增加了投資。

  CE:2014年的時候我們看到您出來談小米比較多,那個時候小米的估值達到了100億美元,獲得了D輪融資,小米的發展是否和你當初的預想一致?

  童士豪:可以肯定的是,小米的發展,超過幾乎所有人的推演。那時候我想到小米如果能做到100億美元估值已經很了不起了,在2010年的中國,百億美元的公司除了BAT之外幾乎是不存在的。所以誰也沒有想到小米成立4年後能夠達到100億美元這樣的里程碑。之後幸好GGV也買了一些小米的老股,有幸參與小米的成長。

  CE:每一次投資都是對自我認知的更新,小米投資對你的認知系統帶來哪些啓發?

  童士豪:投資最重要的是對於事情本質認知的看法,以及對創業者團隊是否適合做這件事情的理解,而不只是盲目賭這個人。對於小米來說,雷軍本身的特質跟做小米這件事情的經驗是非常吻合的。

  CE:從投資回報來說,小米是否是你迄今爲止主導的項目中投資回報最大的?

  童士豪:(大笑)現在說這些還爲時尚早,但是可以說的是,任何人投一個項目,最後這個項目帶來的回報跟基金整個融資規模是可比的時候,在過去次數是不多的。每個投資人的終極職業目標都是投出百倍回報的獨角獸,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有幸和小米並肩成長的VC都是幸運的,光環和功勞永遠是屬於創業者和團隊的。

值班編輯:武昭含

審校:張弘

  2018(第十八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暨粵港澳大灣區南沙論壇將於6月29日至7月1日在廣州南沙舉行,人工智能、新零售、大健康、金融科技等領域最熱門的獨角獸公司、數十位頂級投資人、最創新企業領導人齊聚南沙,探討“商業新動能”,歡迎點擊下圖報名參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