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叫《前任3》的電影上映了,網友們紛紛調侃這是一部要跟前任一起看的電影。前任一直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今天我們不聊前任,我們聊聊那些年前任送的禮物。

在《前任1》這部劇中,其中有一段特別有趣,講的是女主發現了男主房間很多東西都是前任送的,於是大發雷霆,把男主前任相關的東西,全部都送給了賣廢品的。

前任送的禮物該何去何從?聰明的福州人都是這樣處理的

這段看起來有點好笑,不過細想一下,處理前任留下的物品,或者前任送的禮物,確實是分手後,首先要走的一個程序。跟前任的物品和禮物在一起時,每一件都是甜蜜的,分手後就都成了眼中釘。前任的禮物和物品怎麼處理,是個永恆難題,扔了?還回去?還是藏箱子裏?

分手後,無論曾經甜蜜或者苦惱,對方贈送的信物都成了悲傷的承載物。一對藝術家情侶,在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家"分手博物館"。展品由世界各地的分手情侶提供,他們把衆多情侶的東西展示給大家,並把他們的展品和背後的故事,永遠保存下來,讓更多的人看到。

前任送的禮物該何去何從?聰明的福州人都是這樣處理的

有的人會在氣頭上的時候,惡意損壞前任的東西。在電影《戀愛的溫度》中,暴躁前男友向女友索要自己的筆記本,結果隔天收到了一個被砸爛的報廢筆記本。損壞東西,首先是浪費,其次更容易後悔,畢竟砸爛再燒成灰的東西,無法復原,日後真想再睹物思人都沒機會。如果衝着前任送的禮物發火,只能說明你還沒放下。

而有一部分頗具商業頭腦的中國網民,則利用互聯網將前任的禮物"曬"在二手平臺上,號稱"賤賣"。有意思的是,一個女賣家報復前任的方法是:將原價800的毛絨熊以"250"的價格售出,可謂意味深長。在轉轉上逛了逛,發現不少福州年輕人都在轉轉上售賣前任留下的物品。每一件物品都說明有一段戀愛的故事,頗有親手埋葬過去的儀式感。

前任送的禮物該何去何從?聰明的福州人都是這樣處理的

看着這些各種各樣的處理方式,小編不由微笑了起來,年輕真好,還可以去考慮“前男友的禮物,要不要留着”這樣美好的話題。二十年後,大概考慮的就是前夫的財產應該分多少了吧。

其實對待前任留下的東西,並沒有所謂正確的處理方式。那些不過是帶着一些愛情回憶的東西,東西本身不帶任何感情,更不具有威脅,帶有感情的,不過是失戀了的人罷了。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西班牙電影,具體名字不記得。只記得裏面有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開了一間專門售賣二手愛情物品的小店。其中絕大部分的東西,都是她自己的私藏。每當有客人和她聊天,她都特驕傲的對着客人講架子上物品的來歷。說完一遍,基本就是聊完了她半個世紀的情史。

你看,世上還是有人可以和前任物品友好相處的。有時候需要放棄的是分手後不好的情緒,而不單單是一堆東西。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這一點很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