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原名黄歇。在战国四公子中,孟尝、平原、信陵3人都是出身于王室贵族的名符其实的公子,只有春申君原本是一般的平民,他是靠着自己渊博的学识、超人的才智、显著的功劳才登上相位,受封为君的。春申君最大的特点是能言善辩。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打破楚国都城,迫使楚国迁都。

《芈月传》中为什么春申君能成为“战国四公子”之一?

接着,秦国又打败韩、魏,并联合韩、魏两国之兵,准备再次攻楚。楚国连一个秦国都抵挡不了,更别说抵挡三国了。楚襄王急得团团转,只好派春申君和太子熊完一起到秦国做人质,想法阻止秦国攻楚。春申君一到秦国,立刻上书给秦昭王,分析秦攻楚的种种坏处。

他这样写道:天下最强大的国家,就是秦、楚两国。秦国如果攻打楚国,就好象两只老虎相斗,肯定都会受伤。而从中得到好处的,只会是坐山观虎斗的韩、魏两国。等他们得利后强大起来,必定联合攻秦,那时,秦国后悔也来不及了。

《芈月传》中为什么春申君能成为“战国四公子”之一?

《诗经》上说:“大军不远征。”意思是军队不适合到很远的地方去打仗。可今天呢,秦国军队跨过韩、魏两国,跑那么远去打楚国,这违背了作战一般规律呀!而韩、魏与秦是邻国,它们才是秦国真正的敌人啊!再说,秦已经很强大了,秦王也威风到了极点。

古人说:“物极必反。”秦国如果总是贪得无厌,必然会走向反面,直到失败!这岂不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么?可是,如果秦国与楚和好,秦国就能很容易地征服周围的韩、魏、齐等国,而燕国呀,赵国呀,得不到别国的援助,也会自动投降秦的,这样一来,天下不就是秦国的了吗!秦国为何要丢了大鱼而去捉一条小鱼呢?

《芈月传》中为什么春申君能成为“战国四公子”之一?

秦昭王看完这上书,顿时醒悟,就下令停止攻楚。秦、楚休战几年后,楚顷襄王得了重病,快不行了。而应继位的太子完还和春申君留在秦国当人质。春申君找到秦的丞相应侯,劝他说:“楚王的病,恐怕好不了了。

秦国不妨把太子完送回楚国,等他以后做了楚王,一定会对秦国格外好。如果他回不去,楚国另立一个新王,不一定会待秦好!”应侯听了,觉得有理,就奏告了秦王。

可狡猾的秦王怕上当,故意推说等弄清楚国的实情再定。春申君怕拖下去误了大事,就鼓动太子说:“你在秦国,处于无权的地位。我担心你叔父的儿子在楚王死后会被立为新的楚王,那时你就当不了国王了。你快点悄悄离开秦国吧,我自己留下来,用一死抵这个罪。

《芈月传》中为什么春申君能成为“战国四公子”之一?

太子听从了这个办法,就化妆成楚国使者的车夫,混出了秦国的关卡。春申君仍在秦国,有人来拜访楚太子,他就说太子病了,不见客。估计太子已到了楚国,他就去找秦王自首,说:“我已让太子离开了秦国,该当死罪,秦王你赐我死吧!”秦王大怒,让春申君自杀。

应侯劝道:“春申宁愿为主人而死,值得尊敬。楚太子一旦当了国王,肯定会重用他。不妨让他也回楚国,建立一个亲近秦国的政府。”秦王听了又转怒为喜,放春申君走了。

春申君回国后,太子完十分信任他,一继位就让春申君做了国相。楚国在春申君的治理下恢复了国力,达到了可以同秦国对抗的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