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发布寻物启事 “好心人”原是诈骗者

新疆乌鲁木齐市男子李明(化名)丢钱包后,在网上发布了一则寻物启事。很快,他便收到了“拾到者”的回应短信。可按照对方的要求做了后,李明却落入了骗局。

2月13日,法制日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公交地铁治安管理支队了解到,该支队南郊大队打掉了一个电信诈骗犯罪团伙,该团伙专门针对通过媒体发布寻物启事信息的失主实施诈骗。

“我的钱包在公交车上被人偷了。”2018年12月13日,乌市公安局公交地铁治安管理支队南郊大队民警接到受害人李明报案称。

次日,就在警方展开调查时,李明又来报案。“钱包丢了以后,我在网上发布了寻物启事,一个自称出租车司机的男子联系我,称捡到了我的钱包,要我给他一点好处费,我没多想,给他微信转了100元钱,之后在约好地点等了两个多小时,也没见到他的影子,再联系就联系不上对方了。”

警方对李明提供的手机号进行调查,发现该号码归属地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且没有实名登记。

经过初步调查,民警认为这是一起新型的电信诈骗案件,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随后派出民警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河南省商丘市等地调查、取证、实施抓捕,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

该犯罪团伙是如何实施诈骗的呢?办案民警介绍,很多失主丢失物品后,会通过网络或广播电台等媒体发布寻物启事,犯罪嫌疑人通过某APP,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这些寻物启事,其中受害人的电话、信息、丢失的物品以及丢东西时乘坐的交通工具等信息都比较明确。犯罪嫌疑人掌握了这些信息后,就与受害人联系,谎称自己捡到了其物品,物品可以归还,但要求受害人支付100元至1000元不等的好处费。失主急于找回物品,往往会不假思索地给犯罪嫌疑人转钱。直到转账后怎么也联系不上犯罪嫌疑人,失主才意识到上当受骗。

办案民警说,该犯罪团伙自2017年年底开始作案,直到2018年12月底被抓获。他们不止在新疆作案,还在青海、内蒙古等地作案多起。据了解,目前他们仅向乌鲁木齐就拨打过2200多个诈骗电话,其中有300多人被骗。但由于受害人报警数量少,案件核实难度大。

警方希望受害人能够积极报警,便于更好地侦破案件。同时提醒广大市民,在网络上发布寻物启事后,收到类似短信应加以甄别谨慎处理,以免落入骗子圈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