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覺,專職從事期貨交易已經十個年頭了。十年來,歷經風風雨雨、溝溝坎坎,不經意間腦海中縈繞的感慨,揮之不去。

1.生和死。

2001年4月,筆者莽撞地投身到期貨市場,滿心貪念,自以爲是,在高位重倉買入,不知止損,拖了4個月,資金權益只剩下一個零頭。總結這個大跟頭,筆者以爲,期貨投資要想死得快,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逆勢,二是重倉,三是不止損。否則,想爆倉也不是那麼容易。反過來講,要想長久生存且“活”得好,不妨反其道而行之:順勢,輕倉,第一時間止損。總之,若怕賠錢快,別嫌賺錢慢。

2.進和退。

做期貨,應未言進先思退。從資金管理角度講,一筆資金開戶後,最多賠多少,心裏應該有數。對職業操盤手來說,不管什麼原因,賠掉本金的10%,將被停止操作,閉門思過最少三個月。如何守住並利用好這20%,是水平高低的試金石。從交易角度講,每一筆單子都應有明確的止損條件。只想着順利了賺多少錢,不想失利後怎麼辦,那不是完整的操作思路。就筆者現在的感覺,如果開倉時做最壞的打算,然後往最好處努力,可能心態會更平和。

3.多和少。

就各種技術指標而言,多則惑,少則得。市場走勢越紛繁複雜,越直接的指標就越能抓住本質。大道至簡!判斷趨勢,均線是不錯的指標。至於成交量和持倉量,筆者把他們的兩者之和定義爲流量,測算後,用來在不同品種間分配資金。

4.長和短。

在均線的使用上,短的是兵,長的是將。如果我們的眼睛僅盯在5日、10日均線上,那頂多算個優等兵。要想當將軍,還得看50日以上的均線。長短結合纔會遊刃有餘——既能抓住大勢,又能選擇好進單時機。

5.大和小。

想抱西瓜就別撿芝麻,爲了抓住大的趨勢就必須放棄小的波動。我們有時侯嘴上說愛趨勢,其實骨子裏是愛波動。古代有葉公好龍,現代的葉公也不在少數。

6.動和靜。

一波行情結束後,一般都有一段休整期,然後在繼續原來的趨勢。休整期的長短和行情的大小有關,行情大,休整期就長;行情小,休整期就短。黃金分割是時間和空間的轉換器。

7.舍和得。

任何一種操作方法都不可能把所有的行情一網打盡,能抓住大部分行情已經很幸運了。人要知足,沒有舍就沒有得。求全的另一種可能是導致我們誤入歧途,迷失自己。

8.真和假。

金無足赤,系統發出的開倉信號不可能每一次都百分之百準確,我們不能因爲它的少數幾次失真就懷疑其所有信號。說到底,期貨投資是一種概率的博弈,只要我們的勝算大就足夠了。所以,在信號沒有被證明是假的之前,請相信並堅決執行系統所發出的信號。別忘了,我們有雙保險足以應付假信號:輕倉,第一時間止損。

9.自律和他律。

做期貨就是要計劃好交易,交易好計劃。交易者心中都有一個大概的計劃,但有時在交易時卻走形變樣,沒有按規矩做。爲此,經驗告誡我們要嚴格自律。有些操盤手失利後也認爲自己自律不夠,並深深自責。

依筆者看,人性弱點千年不變,我們沒必要跟自己過不去,自律不行,我們可以靠他律,用制度和方法來解決人性的弱點。所有權和經營權可以分離,計劃和執行爲什麼不能搞成流水作業?一個好漢三個幫,靠個人單打獨鬥,恐怕不如志同道合的團隊更有力量。如你制定交易計劃,讓你的team去執行或者和朋友互換,各自掌握對方賬戶去執行對方的交易計劃。

期贏家

羅賓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