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臂協作機器人正在製作咖啡。本報記者趙立榮攝

在不少人眼中,人工智能(AI)或許是算法的代名詞。但在即將開幕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人們將通過最實用的技術、最領先的展品,讀懂這個高冷詞彙。

記者昨天提前到位於徐匯濱江西岸藝術中心的大會現場探營,見證一場即將開啓的人工智能全景式展演——從交通、零售、健康、教育,到金融、智造、服務,人工智能將爲世界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AI+政務:“無人值守受理站”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服務

“附近有什麼好喫的飯店?”在展館現場,來自文思海輝公司的政務機器人“小華”聽到問話,立即報出一串飯店名稱,腦袋上的屏幕則迅速跳出飯店的地址、電話等信息。“小華”最近剛到徐彙區華涇鎮社區服務中心上崗,昨天臨時“請假”,到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會場與高手過招。工作人員董小姐告訴記者,民政、衛生、住建等12大類160多種政務信息,都難不倒它。

在現場,記者還看到一個“無人值守受理站”。人們只需走入站內,將證件材料放在掃描儀上,就能夠快速遞交材料。在工作人員的上班時間內,機器人會將掃描好的文件運送至工作人員的辦公桌上。而在上班時間之外,整齊排開的智能文件櫃承擔了收取材料的重任。“無人值守受理站”的出現,使24小時全年無休的政府服務成爲可能。

目前,卓繁信息發明的這個“無人值守受理站”吸引了上海、內蒙古、湖南等多地政府部門前來詢問。隨着未來“無人值守受理站”走進各辦事大廳,政府部門的運營效率將大幅提高。

AI+智造:戴上VR眼鏡點單,機器人成咖啡師

戴上虛擬現實(VR)眼鏡,向機器人“多可”發送點單指令,不到兩分鐘,一杯熱騰騰的咖啡便製作完成。此外,工業機器人出身的它,還承擔着更重要的任務——運送PC板。“多可”最多能承載3公斤物料。它是國內首臺七軸雙臂協作機器人,可最大限度地還原人類的肢體動作。

小區停車位緊張,消防通道經常被佔怎麼辦?上海聯數物聯網就把陽曲路上一個小區智慧停車場的模型搬到了現場:只要在小區消防通道和停車位上埋入不到巴掌大小的地磁傳感器,一旦有車輛停在上面,就會發報警信號到保安室。公司副總經理助理林妍說,虹口、金山、嘉定區的十多個社區都已使用這一系統。

AI+交通:集齊無人駕駛領域最潮產品

無人公交車、無人觀光車、無人清掃車、無人重卡……約1萬平方米的無人駕駛體驗區集齊了目前無人駕駛領域的最新探索。記者體驗了一輛“無人駕駛客車”。雖說是無人,駕駛位上仍有一名司機在座。司機將客車開到了測試路段起始地點後,雙手從方向盤上放下,雙腳完全踩地,脫離了剎車和油門,這意味着車輛開始進入無人駕駛狀態。車輛在緩緩前行一小段後,識別出前方的信號燈爲紅色,開始減速並剎車。靜止等待一段時間後,信號燈變綠,車輛開始加油提速。十字路口處,只見客車方向盤自己轉動,流暢地轉過一個彎……

此外,由同濟大學智能汽車研究所和同濟汽車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智能清掃車搭載了V2X系統,能夠遠距離識別紅燈,並判斷需要等待的時間,從而智慧地調節車速。與其他展示車輛不同,這款清掃車的定位是體驗區內的“環境美容師”,在此次大會期間,它將負責清掃體驗區內的垃圾。

作者:王嘉旖 張曉鳴

編輯:施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