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智慧环保高峰论坛”在宜兴国际环保展示中心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刘文清等国内外环保和物联网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机构、科研院所、相关企业负责人以及生态环境部和省市县有关领导与会。本次论坛上,分别举行了“一带一路”环保工程全球场景实时连线、智慧环保项目集中签约、专家主旨演讲、中国智慧环保联盟发起仪式等,与会代表深度探讨中国智慧环保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畅想中国智慧环保未来场景。

“物联网+”成为智慧环保发展引擎

本次论坛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宜兴市人民政府、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承办,主题为“共创智慧环保,共享绿色未来”。开幕式上,作为主题活动承办单位之一的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和恩维联合环境共同提出“智慧联合、命运共同”理念,联合北控水务、苏伊士、首创股份、江苏天长等智慧环保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智慧环保联盟”,通过创新模式形成精神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共建智慧环保生态圈产业链,推进中国环境产业变革发展。会议还设置了“中宜智慧环保联盟(首届)论坛”“融合—共振,物联技术推动环保智能化”等专题分论坛,同期举行了“智慧环保展”。

在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加快智慧环保产业建设,带动园区企业通过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提升工业领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推进高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融合与应用,培育以智能产业为引领的智慧环保产业群,打造智慧环保产业生态圈,这些内容已成为园区管委会经常性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宜兴环科园积极与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中国电信、华为、蓝创等环保领域的实力主体合作,坚持以项目为引领,带动传统环保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中国最大的环保物联网在宜兴

“地上一张网,太上一朵云,未来一个圈。第一步环保物联网,第二步生态圈,第三步无漏连接生态圈。形成控制、治理、人人参与的生态圈,这是非常长远的发展路径图。”国家环保专家、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教授、国家环境信息化专家顾问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协会环境信息化分会副主任委员林宣雄发表主旨演讲时这样描述中国的生态文明愿景。

天长环保公司是由宜兴环科园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林宣雄所创办的环保物联网企业,以开发、生产环保行业个性化软件为主业。其研发的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控中心及核心应用软件系统,现已在全国各地实施部署,建成了我国目前最大的环保物联网。这正是宜兴环科园近年来寻路智慧环保的一个缩影。

2016年,宜兴环科园在国内首先提出智慧环保发展的理念与思路,积极探索以“环保+物联网”为创新抓手的产业发展路径,试图为中国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一条“宜兴路径”。

环保制造智能化方兴未艾

当天的论坛上,有一个环节是环保工程全球场景实时连线,真实体现了物联网技术的精准应用。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是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推动环保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化合作水平的主要载体平台,论坛主持人现场连线在韩国首尔的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工作人员。韩国的温泉川在改造之前是直立混凝土护岸,而且是黑臭水体。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技术力量在原有的河道上充分考虑河道的安全性,建设修复成原生态,其技术和经验有望成为营造人类和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水生态复原环境的智慧能力支撑。

位于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区的卓易科技与 Intel 公司合作,研发出了污染监测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社区和景区等敏感区域,以及工地扬尘监测、化工园区环境安全监测等领域,实现了环境质量数据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决策辅助和应急调度的闭环流程。截至目前,宜兴重点推动环保制造智能化。重点推进国合基地、鹏鹞环保等建设工业4.0智能制造和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引进菲诺智能、凯希水体修复、国合生物科技等20多家国外企业,承接物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积极推进环保制造智能化、标准化。引导康宇水处理、百事德风机、沛尔膜业、艾科森等本土环保制造企业,在生产制造、产品服务等环节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从环保制造商向环保服务商的转变。

(晚报记者 何小兵)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