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星檔案

譚成波

他是深圳警隊“十大馬天民式民警”,紮根社區13年,不遺餘力爲社區居民排憂解難,默默奉獻;他還是龍悅居警區反詐騙達人,在他的帶領下,警區詐騙類警情從曾經的“半壁江山”下降到現在全年個位數,刑事警情低,詐騙警情防控最好。從警以來,他多次榮立個人三等功,獲評“優秀公務員”、市優秀人民警察等榮譽。他就是譚成波,現任龍華公安分局民新派出所龍悅居警區警長。

01

入戶宣傳反詐騙知識

“我這個警區面積不大,但人口密度高。”譚成波介紹,龍悅居警區面積2.3平方公里,由6個物業小區和1個城中村組成。僅龍悅居小區就有保障房29棟1萬多戶,居民4萬多人。但加上譚成波,該警區只有3名民警、5名隊員,管理壓力可想而知。

曾經有一段時間,龍悅居轄區詐騙類刑事警情高發,佔據警區總刑事警情的“半壁江山”。“在龍悅居警區,住的幾乎都是在原關內上班的,文化素質總體較高,但是詐騙案件時有發生。”譚成波回憶,針對這一情況,他把反詐騙宣傳當成警區案件防範的重中之重。

經過幾宗詐騙案件回訪以及轄區走訪,譚成波發現大家的防範意識薄弱,一度嘗試採用張貼海報、擺攤設點等方式宣傳反詐騙知識,但是收效甚微。

譚成波思考良久,決定嘗試“最笨”的法子,即結合轄區居住人員結構特點開展“點對點、一對一”的宣傳方式。

“白天居民們都在上班,咱們晚上去。”譚成波說,居住在龍悅居的上班族大多晚上7點多才下班到家,太晚去走訪宣傳轄區居民也都入睡了,於是警區將反詐騙工作重點放在晚上7點至10點。

每天晚上3個小時,他帶着民警、隊員協同物業小區保安員及樓棟管家,對小區住戶進行點對點地毯式上門走訪,進行反詐騙知識宣傳並簽訂告知書。同時,建立微信羣將以各物業小區管理處爲主的塔式結構進行宣傳普及反詐騙類知識,做到不漏一戶,之後再不定期回訪。

不僅如此,譚成波還通過對轄區裏的網絡詐騙受害人羣進行分析,發現多爲年輕女性,於是注重向各家各戶的女主人重點宣傳,做到宣傳更“精準”。

經過半年多的不間斷反詐騙宣傳,效果非常明顯。詐騙類警情從曾經的佔據“半壁江山”下降到其後全年不到十宗。

02

蹲守3天擒賊保轄區安寧

2016年9月中旬,龍悅居小區一週內連發五宗入室盜竊案件,對事主及轄區居民造成了極大影響,大家一度憂心忡忡。

“當時我們壓力很大,因爲不斷有小區業主找上門表示擔憂。”譚成波回憶。當時一批樓棟業主新入住,相關技防設施等尚不完善,導致入室盜竊突增。

爲儘快抓到竊賊,譚成波和同事頂住壓力,通過摸排分析,竊賊連番得手,有可能捲土重來。他一方面通知管理處內緊外鬆,另一方面牽頭成立伏擊隊,在發案時間段和嫌疑人作案的必經之處佈下天羅地網,就等“獵物”的再一次光臨。

功夫不負有心人。3天后的凌晨三點,犯罪嫌疑人“如約”而來,熟門熟路地避開監控設施,來到沒有監控的車庫企圖作案,被早已等候多時的伏擊隊逮個正着。譚成波還乘勝追擊,找回全部被盜物品,一一還給被盜事主。滿懷感激的業主還送錦旗上門以示感謝。

事後,譚成波針對存在的薄弱之處,加裝監控,加強巡邏,讓警區治安狀況越來越好。“不發案、少發案,大家住得安全、舒適,是我最高興的事兒。”

信息來源:深圳特區報

編輯整理:和諧民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