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湖會議繼續着上海30日未能進行的議題,先討論並通過《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這份15條約700字的簡短綱領,確定了黨的名稱、奮鬥目標、基本政策、提出了發展黨員、建立地方和中央機構等組織制度,兼有黨綱和黨章的內容,是黨的第一個正式文獻。黨的一大開幕日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清楚,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和考證結果,確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召開,7月31日最後一天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舉行。

解密:中共一大召開時 爲何桌上擺着麻將牌?


19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由於黨的“一大”召開於1921年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6月在黨成立20週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爲黨的誕生紀念日。黨的一大開幕日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清楚,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和考證結果,確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召開,7月31日最後一天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舉行。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最後一天會議是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中一艘畫舫上召開的。這是按當年畫舫仿造的畫舫,停在南湖上供遊人瞻仰。

中共一大,南湖畫舫上召開

解密:中共一大召開時 爲何桌上擺着麻將牌?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隨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中國工人運動的蓬勃興起,作爲兩者結合產物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在上海、北京、武漢、長沙、濟南、廣州以及赴日、旅歐留學生中相繼成立,建黨條件基本成熟,召開全國代表大會也在建黨骨幹中開始醞釀。

6月3日,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取道歐洲來到上海,與從西伯利亞南下的另一位國際代表尼科爾斯基會合。他們很快與陳獨秀離滬期間主持上海黨組織工作的李達、李漢俊取得聯繫,並交換了情況。共產國際代表建議及早召開黨的代表大會,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

李達、李漢俊在徵詢陳獨秀、李大釗的意見並獲得同意後,分別寫信給各地黨組織,要求每個地區派出兩位代表到上海出席黨的全國代表大會。

7月中下旬,設在法租界白爾路389號(今太倉路127號)的博文女校,陸續住進了一批教師、學生模樣的青年人,以北京大學師生暑期考察團的名義,來上海蔘加這次歷史性的聚會。代表們到齊以後,就便在住處開了預備會。

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正式開幕。會址設在李書城、李漢俊兄弟住宅,大家圍坐在客廳長餐桌四周,室內沒有特別佈置,陳設簡單,氣氛莊重。出席者有上海的李漢俊、李達;北京的張國燾、劉仁靜;長沙的毛澤東、何叔衡;武漢的董必武、陳潭秋;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廣州的陳公博;留日學生周佛海以及陳獨秀委派的包惠僧。陳獨秀和李大釗因公務在身未出席會議,而在代表們心目中他們仍是黨的主要創始人和領袖。

兩位共產國際代表出席了一大開幕會議,並發表熱情的講話。馬林首先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第三國際增加了一個東方支部,蘇俄布爾什維克又多了一個親密戰友,並對中共提出了建議和希望。尼科爾斯基介紹了共產國際遠東局的情況,要求中共把工作進程及時報告遠東局。

接着,代表們商討了會議的任務和議題,一致確定先由各地代表報告本地工作,再討論並通過黨的綱領和今後工作計劃,最後選舉中央領導機構。

7月24日舉行第二次會議,各地代表報告本地區黨團組織的狀況和工作進程,並交流了經驗體會。25、26日休會,用於起草黨的綱領和今後工作計劃。27、28和29日三天,分別舉行三次會議,集中議論此前起草的綱領和決議。討論認真熱烈,大家各抒己見,既有統一的認識,又在某些問題引起爭論,會議未作出決定。

7月30日晚,一大舉行第六次會議,原定議題是通過黨的綱領和決議,選舉中央機構。會議剛開始幾分鐘,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闖入,這次會議被迫中斷。

一大第六次會議剛開始,就遭受法租界巡捕房的侵擾。首先闖入會場的叫程子卿,他是黃金榮的把兄弟,利用這層關係進入巡捕房,任華人探長。原來馬林由莫斯科途經歐洲來華,曾在維也納被警察局拘捕,雖經營救獲釋,但其行動一直作爲“赤色分子”被嚴密監視。具有豐富祕密工作經驗的馬林,警覺地說這人一定是“包打聽”,建議立即停會,大家分頭離開。

果然,十幾分鍾後兩輛警車包圍了一大會址,法籍警官親自帶人進入室內詢問搜查,沒有找到多少證據,威脅警告一番後撤走了。這次衝擊雖然沒有帶來重大損失,畢竟一大不能再在原址進行了。轉移出來的一大代表當晚集中於李達寓所商討,大家一致認爲會議不能在上海舉行了,有人提議到杭州開會,又有的提出杭州過於繁華,容易暴露目標。當時在場的李達夫人王會悟提出:不如到我的家鄉嘉興南湖開會,離上海很近,又易於隱蔽。大家都贊成,覺得這個安排很妥當。

第二天清晨,代表們分兩批乘火車前往嘉興。兩位國際代表目標太大,李漢俊、陳公博也因經歷一場虛驚,都未去嘉興。10時左右,代表們先後到達嘉興車站,在鴛湖旅館稍事休息後,登上事先租好的南湖畫舫。

這是一個陰天,下起了濛濛細雨,遊人漸漸離去,秀麗的南湖顯得格外清靜優雅。11時許,一大會議在緩緩划行的畫舫上開始了。

南湖會議繼續着上海30日未能進行的議題,先討論並通過《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這份15條約700字的簡短綱領,確定了黨的名稱、奮鬥目標、基本政策、提出了發展黨員、建立地方和中央機構等組織制度,兼有黨綱和黨章的內容,是黨的第一個正式文獻。

接着討論並通過《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決議》,對今後黨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鑑於黨的力量還弱小,決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會組織,指導工人運動和做好宣傳工作,並要求與其他政黨關係上保持獨立政策,強調與第三國際建立緊密關係。

下午5時,天氣轉晴,湖面上一艘汽艇向畫舫急馳而來。大家因有上海的經歷而提高了警惕,立即藏起文件,桌上擺出麻將牌,裝扮成遊客。後來打聽到這是當地士紳的私人遊艇,大家才鬆了一口氣,會議仍繼續進行。

最後,一大選舉中央領導機構,代表們認爲目前黨員人數少、地方組織尚不健全,暫不成立中央委員會,先建立三人組成的中央局,並選舉陳獨秀任書記,張國燾爲組織主任,李達爲宣傳主任。黨的第一個中央機關由此產生。會議在齊呼“第三國際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聲中閉幕。

來源:環球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