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訊證券 王鳳華,廖宗魁

我們認爲持續 7 個月的下跌行情大概率已經結束,貿易戰有緩和的可能使金秋行情大幕拉開。這波行情推動力主要來自:對沖貿易戰提振經濟的政策出臺,以及“六穩”帶來的政策紅利,歸而言之“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各項政策的邊際改善將由量變轉爲質變,地方政府債借新還舊穩住了市場預期;新建機場和鐵路投資加速托住了經濟基本盤;個稅起徵點提高到 5000元,並擴大個稅扣除範圍,正抓緊研究降低社保費率,創投基金稅收確保總稅負不增,減稅大幕有望徐徐拉開;進一步完善股票回購制度,社保基金醞釀五年期考覈辦法;市場整體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加入 MSCI 和富時羅素指數帶來新增配置資金,國家隊及社保基金買入表明對目前市場估值的認同。

我們認爲,金秋行情大幕已經拉開,持續時間在 40 個交易日以上。反彈的主線是對過往下跌的修正,超跌是不可或缺的主線。未來超跌+質優是基本條件,科技、金融、週期和消費將輪流表現。重點關注科技中的 5G、北斗、國產軟件和消費電子,概念主題中的粵港澳大灣區;歷次行情大金融從來不會缺席,低估值銀行、攻守兼備的保險及彈性較大的券商都會有所表現;低估值週期(受益於歐美經濟復甦持續)也有望得到資金青睞;最後補跌的消費股在行情後半段也有望補漲。本輪行情市場可能不會出現持續領漲板塊,各板塊都有輪漲機會,建議投資者可關注 500ETF(510500),可獲得行情的平均收益。

未來行情展開具備多重催化劑。(1)放鬆政策進一步延續和見效:降準、減稅+社融反彈。9-12 月,預計政策繼續放鬆且政策效果逐漸顯現。9 月很可能會繼續降準,另外未來下調增值稅稅率等重磅減稅措施有可能出臺。同時後面一段時間將是政策的見效期,信貸將保持較高水平,9 月中旬公佈的社融增速有望觸底,基建投資也有望在四季度反彈,政策效果顯現將對市場反彈形成催化。(2)長期資金積極佈局:產業資本、險資和外資。A 股估值接近歷史底部區域,體現出較好的長期投資價值,吸引了大量產業資本(回購)、險資和外資,MSCI 比例提升,A 股有望納入富時羅素指數,將帶來更多增量資金。(3)人民幣貶值勢頭緩和。8 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快速貶值勢頭扭轉。這可能同時取決於外部壓力趨於緩和及內部央行陸續採取了一些逆週期的干預。一旦人民幣趨於穩定,對 A 股的回升無疑有一定的催化作用。(4)貿易戰階段性緩和,主要是 APEC 峯會與美國中期選舉的需要。7 月份中美貿易爭端升級以後,特朗普的支持率並沒有上升,表明通過進一步激化貿易衝突已經不再讓選民滿意。未來貿易戰的可能發展路徑:從副部長級會談,到部長級談判,最後在 11 月中旬 APEC 和 G20 會議之前讓中美貿易爭端有一個階段性的結果。

策略配置:緊握政策、超跌和補漲三主線:金融打底,科技先行,消費最後。

一、政策主線:金融+基建。寬貨幣使銀行負債成本下降,短期有利於淨息差回升,而寬信用必然帶來銀行的信貸擴張,資產質量、業績和估值支撐銀行股;保險業績增速與盈利增速可觀,估值處於歷史底部,經歷上半年的寒冬後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基建方面,積極財政政策主要發力基建,與此相關的上游鋼鐵、水泥等原材料將同時受到供給側和需求側雙重共振,相關企業的高利潤增長有望持續。

二、超跌+題材主線:通信、國企改革。歷次反彈中超跌股彈性較大,一旦情緒和基本面得到改善其具備可觀的反彈空間,如果再配合有相關政策題材,更是進攻當中不可多得的品種,重點推薦受益消費升級+貿易戰緩和的通信和政策推進明顯提速的國企改革等板塊。

三、補漲主線:消費。受資金板塊騰挪及消費增速下滑影響,在接下來的反彈行情中,大消費會相對弱勢,可能會在行情尾端出現補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