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賦能”的話題從去年火熱到今年,更在當前似乎成爲了全行業的共識。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等相關參與方也越來越常談到科技轉型戰略,並分享合作案例。

  在近日舉辦的朗迪2018峯會上,雷鋒網(公衆號:雷鋒網)與智融集團CEO焦可進行了一次深入交流。據介紹,自去年3月推出人工智能風控引擎“I.C.E.”後,智融便確立了服務B端這一戰略。焦可表示,“智融集團發展有兩條腿——B端和C端齊頭並進,我們認爲B、C業務是互補的。相對而言,B端的服務更加多樣性。只做C端,深度容易達到,但廣度不夠;如果單純做B端,廣度易達,但深度不夠,所以我們會長期堅持C、B兩個端並行戰略。”

  雷鋒網瞭解到,焦可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學士,中科院計算所碩士。曾任百度高級經理、趕集網高級產品總監、馬可波羅網產品副總裁。2013年他投身互聯網金融創業,2015年推出了主打產品用錢寶,2017年3月,在完成了C輪融資後,公司升級爲智融集團。

  人工智能遇上小額信貸

  在2015年用錢寶誕生之前,焦可率領團隊還做過一個結構化的貸款數據庫及智能化推薦引擎——“貸小祕”,該產品旨在解決銀行與貸款人羣信息不對稱問題。然而,經過一年半的摸索,成功率依然很低。他們逐漸認識到,信貸市場核心問題不是信息不對稱,而是能力不均衡,傳統金融機構針對弱特徵人羣的風控水平有限。不同於典型的銀行客戶,這類客戶大都缺少徵信報告、銀行流水、社保證明等強特徵數據,只有海量的弱特徵數據。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我們希望發明一種新的廚藝來服務這幫非銀行客戶人羣。而爲了發明廚藝,我們開了一個‘館子’,這個‘館子’就是用錢寶。”焦可表示。用錢寶是一款針對小額短期借款市場的助貸產品,連接着用戶和持牌金融機構,爲合格的放款主體提供風控服務。產品並不直接接觸借貸資金,而是由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機構直接放款給用戶。據稱,用錢寶已經貢獻了2500多萬人次信貸樣本。

  焦可指出,當業務以人工智能爲導向時,馬太效應也愈加明顯。“樣本越多,模型越好,通過率會更高,壞賬率會更低。從而在市場競爭當中會處在優勢位置,優勢就轉化成營利能力。營利能力又轉化成市場投放能力,又會帶來樣本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焦可言語間對於用錢寶的獲客營銷方式頗爲自信。他告訴雷鋒網,用錢寶樣本的獲客方式都來自線上,主要有四種渠道,分別是搜索引擎、應用市場、DSP等展示廣告、客戶運營推薦。而且他們非常重視精細化運營。

  “一般來說,同行都是一個應用商店一個安裝包,這樣可以瞭解到各渠道下載量。而我們不止如此,撒出去了超過60000個安裝包,不僅精準到渠道,還可以精準到關鍵詞,‘每個用戶不同搜索詞搜索到的安裝包都不同’,通過這種方式,我們瞭解到,用戶搜索什麼關鍵詞,轉化率會更高;什麼時候,風險可能很高。”

  另一邊,用錢寶的獲客與“場景”也無甚關聯。CTO齊鵬曾解釋說,這是因爲他們認爲消費場景是借貸的子集。用戶的需求通常就是獲得貸款用於生活,不外乎衣食住行等,不想給用戶一個場景侷限。

  焦可表示,不同於大額信貸,大額信貸的的場景收斂,資金使用用途非常重要,“你是拿去買房裝修,還是炒比特幣,風險差異較大”,而小額業務由於非常分散,場景不收斂,以及風險更大關乎人而不是使用場景。

  角逐B端市場的底氣

  在“館子”運作了兩年後,智融終於開放了“廚藝”——人工智能風控引擎“I.C.E.”。三個字母分別代表,識別 Identify 、計算 Calculate 和評估 Evaluate。針對AI風控的三個核心問題,智融做了三方面工作:柯南特徵工程、D-AI機器學習模型、Anubis大數據計算架構。據介紹,智融在對接客戶時,一般會通過API的方式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

  另據稱,I.C.E.人工智能風控引擎挖掘產生8000+個維度的弱特徵,而傳統信貸領域只有十數個特徵,同時上百個機器學習模型平均每月完成100餘次模型迭代,常規機器審覈僅用8秒。當然,在服務B端時,由於B端需求不同,並不是每次服務B端都會用到幾千條特徵。

  前文也提到,服務B端是當前大勢。有觀點認爲,這一趨勢的出現,一方面由於受制於法律規範,另一方面則是由於C端業務飽和,所以轉向B端。

  對此,焦可對雷鋒網表示,“我覺得沒有一個明顯的斷代式的轉化。2C與2B,其實並不矛盾的。換個角度來講,信貸業務本質是2B2C,因爲最終服務的對象都是個人信貸的用戶,更多的是在探討大家一起合作的模式。”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信貸的本質也沒有發生改變。科技的進步,其實是以一種更高效的方式替換了一些流程環節,焦可強調說,智融本身也仍然是與金融機構合作,幫助其尋找客戶、風控、做好貸後管理。

  “傳統金融機構的自營模式將會轉化爲合作模式,各取所需是未來行業的合作框架。隨着這樣的一個框架誕生,過去的篩選規則以金融產品爲核心,也會轉變爲AI評估下的以人爲核心。”據介紹,目前智融的合作伙伴有兩類,一是前端場景方,另一類是資金提供方。

  還值得注意的是,盯上B端蛋糕的互金公司數不勝數,還有銀行科技子公司、BAT等互聯網公司虎視眈眈。類似智融的非巨頭、非平臺型公司應該如何參與競爭呢?

  “首先,我覺得中國的長尾人羣體量非常大,這些遠非大銀行、BAT所能完全解決。我有一個觀點——中國個人信貸板塊可能會呈現‘三三四’的格局,競爭關鍵是上三與中三。最上面的三成,會被大行和BAT所覆蓋,同時他們會往下滲透。中小銀行和互金公司也在努力喫掉中間的‘三成’人羣,即我們所說的次優人羣。”焦可表示。

  他進一步解釋說,歐美的信貸客戶是“八二結構”,八成能夠享受直接銀行服務,另外兩成可以得到非銀行機構的服務。類比到中國,中間的三成並不是所謂的“危險人羣”,而是“underserved”,他們本該得到銀行服務。“司機和服務員就是此類‘中三’,而一直以來銀行對於這種職業有偏見,認爲他們是高危行業,流動性高。但我們認爲他們的資質還不錯,都是依靠勞動去賺錢。只是不符合銀行的審美,所以無法獲得服務。而大數據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另一方面,焦可指出,“到了互金行業下半場,大家已經意識到了孤木不成林。一個玩家、一個業務,其實很難形成一個大的規模效應。而現在,行業注重互補和合作,各展所長。有的公司在流量上佔據優勢,所以它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方式是以流量爲主。我們這類公司的賣點就是風控模型。”

  “有可以實踐落地的案例,再加上充分理解B端業務,我認爲這是互金公司保持競爭力的兩點關鍵。”焦可表示。此外,他還特別指出,業內每家公司在數據源方面的獲取並沒有太大差異,“不存在獨門數據”,數據加工方式很重要,“同樣這些數據,可能有的公司如果人工加工,可能只能得到幾十條,上百條就頂天。但是如果使用機器挖掘的話,你可以挖掘出幾千條。”

  智融集團 CEO 焦可:傳統金融是少數人的不平等金融

  智融集團CTO齊鵬:從始至終我們就是一家技術公司

  智融集團CTO齊鵬詳析:AI如何處理金融領域的弱特徵數據?丨CCF-GAIR 2017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