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佔雲,原名畢瑞祥,乳名畢毛爾,1903年10月1日出生於四川省廣安縣祿市鄉甘溪場(今華鎣市祿市鎮)。192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33年8月獲蘇維埃共和國二等紅星勳章。1955年榮獲一級八一勳章、榮獲一級獨立自由勳章、榮獲一級解放勳章。曾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

畢佔雲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8歲起幫父母幹農活,9歲時父母雙亡,幫鄉紳放牛割草。後隨伯父到祿市面館做水面餬口,繼後投身綠林,打着“劫富濟貧”的旗幟。由於他略通軍事,所帶領的這支綠林隊伍頗有些戰鬥力。他機智果斷,英勇善戰。土匪揚言“要把畢毛兒捉到砍成塊塊”。大革命時期,川軍對畢佔雲實行招撫,後畢佔雲部爲閻仲儒師王湘魯團的一個營,畢佔雲任營長。

畢佔雲原系川軍向成傑部,國民黨反動派爲阻擋紅軍進攻湘東南,便將畢佔雲臨時調歸湖南軍閥唐生智部閻仲儒旅指揮,先後駐平江、醴陵、安仁、桂東等地。畢佔雲因深受大革命運動的影響,來到湖南後受湘軍的歧視,對湘軍心懷不滿,便以推牌九、摸麻將來打發時光。畢佔雲部分成三個連建制,其中有兩個連長是中共黨員。畢佔云爲穩住部隊,加上他一直對共產黨懷有好感,對國共黨員一視同仁,不分彼此,儘管上司再三催他要在部屬中實行“清黨”,可他仍然置若罔聞。1928年6月的一天,上司得知畢佔雲部藏匿共產黨員的消息,命令他立即處決這兩個連長,畢佔雲卻偷偷地給這兩個連長几塊大洋並放走了他們。爲此,畢佔雲部被縮編,他由營長降爲連長,隨向成傑部從平江開赴醴陵、茶陵、安仁一帶來阻擊朱毛紅軍。

1927年的7月份,朱德、陳毅率主力開赴湘南時,沿途大力宣傳紅軍的宗旨、任務,寫標語,散傳單,出佈告,大講紅軍優待俘虜的政策。紅軍對待俘獲的畢佔雲手下官兵,不僅不打、不罵、不侮辱、不殺害,也不搜腰包,還給予了很好的款待。被釋放回去的俘虜兵,成了紅軍的義務宣傳員,在軍中大講紅軍的好話。有的俘虜兵說:“到底老鄉就是老鄉,朱德、陳毅對我們四川老鄉格外好呢!”畢佔雲的一些親信甚至當面勸他反水,帶領部隊投奔紅軍。

三排左五爲畢佔雲

1928年9月初,紅軍又俘獲了畢佔雲的一個班,並瞭解到畢佔雲由營長降爲連長、所率官長均降一級、畢佔雲有投誠之意等。何長工向毛澤東等彙報了這個情況,朱德、毛澤東、陳毅等人商量後,決定將畢佔雲的這個班連人帶槍放回去,朱德、陳毅聯名以四川同鄉的身份給畢佔雲寫了一封信,講清了畢佔雲面臨的境況和紅軍政策,勸他加入到紅軍的隊伍中來。畢佔雲收到信後,內心非常感激井岡山上的老鄉,經過認真反覆思考,決定上井岡山投奔紅軍。第二天,畢佔雲派他的四川籍貼身副官蔡達景專程到江西省遂川縣,與駐紮在那裏的紅軍聯絡,陳毅接待這位畢佔雲的“特使”,兩人經過長談,詳細商定了畢佔雲部起義的各項事宜。

正當畢佔雲緊張地準備起義的各項工作時,他手下的反動軍官向8團團部報告了畢佔雲暗中與紅軍聯繫的情況,於是團部立即採取措施,對畢佔雲部加強防範和監視。10月25日下午,桂東縣清鄉總隊的小隊長李勝良奉一營任營長的命令,帶着18人從寒口出發送信至梁參謀長處,要對畢部採取行動。當他們到達山庵裏時,李勝良被畢部抓住,搜出了所帶信件。畢佔雲知道閻仲儒要對自己下毒手了,決定立即起義。當晚九點多,畢佔雲命令除掉3個反動軍官,部隊緊急集合,向全體官兵說:“發現情況,隊伍馬上出發。並宣佈,行軍時不準講話,不準抽菸,不準打手電,發現情況不準亂打槍。”說完,發給官兵每人三塊大洋,帶領隊伍從寒口山庵裏出發,逼李勝良帶路,向江西左安開進。

經過幾小時的急行軍,抵達江西遂川縣湯湖鎮後,部隊停下來休息,埋鍋做飯喫,等待紅軍使者的到來。此時,該部四個排分駐四個自然村,恢復了營建制。在這裏,他們見到了專程前來迎接他們的紅四軍軍委書記兼政治部主任陳毅和陳毅安營長。陳毅緊緊地握住畢佔雲的手:“歡迎你呀,畢佔雲同志。”畢佔雲滿眼淚花,內疚地說:“對不起了,與你們對陣一年多了。” 陳毅安立即將準備好的紅帶子交給畢佔雲,畢佔雲召集部隊,正式向部隊宣佈起義,個個把國民黨軍的領章、帽徽撕掉,然後繫上紅帶子,畢佔雲帶領126人的隊伍,當天晚上就從湯湖出發,跟着陳毅朝井岡山開拔。第二天,畢佔雲、陳毅帶着隊伍登上了井岡山上的茨坪。這時,在紅四軍軍官教導隊的大門口,聚集了一千多紅四軍的官兵,他們是參加歡迎畢佔雲起義的紅四軍將士大會的。

當畢佔雲把126人的隊伍帶進會場時,全場掌聲雷動。歡迎會由陳毅主持,一位大高個、滿臉鬍鬚、形似伙伕的人,和藹地笑着,用濃厚而宏亮的四川鄉音說:“同志們,我們紅軍,我們共產黨歡迎你們參加革命,歡迎你們上井岡山和我們並肩戰鬥呢!國民黨不是天天喊打倒朱毛嗎?今天我們就先認識一下吧,我就是朱德,他就是毛澤東!”朱德邊說邊用手指了指身旁的那位雙目十分精神的毛澤東。毛澤東微笑着,向大家招手示意。

會上,朱德宣佈:畢佔雲部改編爲中國紅軍第四軍特務營,爲紅四軍的直屬營,畢佔云爲營長,陳毅安爲黨代表,陶雲清爲副營長。畢佔雲是井岡山時期第一位率部起義參加工農革命軍的國民黨軍人。1928年10月畢佔雲經朱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毛澤東在《井岡山的鬥爭》中,這樣寫道:“九月二十六日回到井岡山。十月一日,與敵熊式輝部周渾元旅戰於寧岡獲勝,收復寧岡全縣。此時湘敵駐桂東的閻仲儒部有一百二十六人投入我軍,編爲特務營,畢佔云爲營長。”

畢佔雲與毛澤東在一起

從1929年起,畢佔雲歷任紅四軍第二縱隊四支隊支隊長、閩西五縱隊司令員、紅12軍102團團長、紅12軍參謀長、代軍長等職。1932年在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任連長兼教員。1933年任紅7軍參謀長,紅22軍66師師長、軍參謀長,紅1軍團1師參謀長。1934年任補充師師長。參加了長征,長征初期曾任紅八軍團參謀長,軍委二科科長。1935年調紅四方面軍總部,任二科科長。1936年隨部西渡黃河,任紅5軍參謀長。西路軍失敗後,畢佔雲化裝成乞丐,一路乞討輾轉到陝北。抗戰爆發後,歷任中央軍委第一局副局長兼參謀主任、八路軍留守兵團參謀處處長、綏德警備司令部參謀長、中央軍委總部二科科長、太嶽軍區參謀長。抗戰勝利後,歷任冀東軍區副司令員、豫皖蘇軍區副司令員、河南軍區副司令員。在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時,曾負責組織該區的支前工作。新中國成立後,任河南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1961年至1965年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

劉彩香

畢佔雲的妻子劉彩香,又名劉彩霞,1915年生,江西贛縣人。因家境貧寒,出生8個月就給人當童養媳。1934年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畢佔雲和劉彩香在長征途中毛兒蓋舉行婚禮,是整個中央紅軍中唯一一對在長征期間結婚的革命夫妻。不過結婚離開遵義城後,兩人就此分開。長征中劉彩香跟隨中央紅軍順利到達陝北,而畢佔雲則跟隨西路軍度過黃河血戰河西走廊。西路軍最終全軍覆沒,畢佔雲隻身一路化裝乞討躲避敵人追捕,歷盡千辛萬苦,直到1937年夏才輾轉到延安,與劉彩香團聚。畢佔雲和劉彩香夫妻共生育5個兒子。

1977年2月27日,畢佔雲因病醫治無效在鄭州逝世,享年74歲。後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