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琛奇 陳發明

“甘肅正在實現一場綠色蝶變。”近日,甘肅省省長唐仁健在第二屆“甘肅·祁連山高峯論壇”開幕式上表示,通過緊緊扭住十大生態產業大發力,甘肅正在把“綠水青山”轉化爲“金山銀山”。

數據是最好的佐證。2018年,甘肅省十大生態產業完成增加值1511.3億元,佔全省生產總值的18.3%,增長6.7%;今年一季度,十大生態產業增加值增長7.4%,佔全省生產總值比例提高到21.1%,成爲推動甘肅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新動能、新支撐。

向綠,痛定思痛謀轉型

2017年7月份,中央通報了甘肅省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給全省上下猛擊了一掌。如何擺脫舊有發展模式、實現綠色發展崛起,成爲甘肅最現實、最急迫的發展課題。

近兩年來,甘肅以知恥後勇的態度鐵腕整治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大力整改和規範保護區內探採礦、水電開發、旅遊項目、生態移民和生態恢復。祁連山346個生態環境問題,已完成整改334個,整改率達96.5%。

2018年1月份,甘肅省委作出了《關於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動綠色發展崛起的決定》,提出要培育發展十大生態產業。隨後,甘肅省政府制定出臺了《甘肅省推進綠色生態產業發展規劃》,並逐個制定印發了十大生態產業專項行動計劃,謀劃設立了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梳理形成了系統完善的生態產業政策彙編,搭建起“1+1+10+X”的政策框架體系,明確了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動綠色發展崛起的“作戰圖”“施工圖”。

同時,甘肅篩選謀劃了265個、總投資達8200多億元的綠色產業項目,包括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循環農業、中醫中藥、文化旅遊、通道物流、數據信息、軍民融合、先進製造等十大生態產業。

酒鋼集團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是生態產業中清潔生產產業的帶動性工程。酒鋼能源中心熱動總工程師文博告訴記者,目前,酒鋼集團已完成多臺機組改造,減排效果明顯,“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煙塵都實現了超低排放,其餘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將在今年完成”。

“我們就是着眼於從根本上轉方式調結構,以推進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爲核心,通過資源節約集約和創新驅動發展,提高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發展水平。”唐仁健表示,十大生態產業是甘肅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也是甘肅深刻汲取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教訓最重要、最徹底的“舉一反三”。

揚長,優中選優挖潛力

“多樣的地形、多樣的氣候、多樣的文化,給這片42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堆積了無數綠色發展的寶藏和富礦。”甘肅省日前在上海舉辦“綠色生態產業招商推介會”,唐仁健在推介會上表示,新時代的“甘肅商機”源於“多樣性”這個最大特點和“一帶一路”建設這個最大機遇。

“多樣性”的特點和“一帶一路”的機遇,讓文化旅遊和通道物流成爲甘肅構建生態產業體系的優勢項目。“去冬今春,我們推出了一系列冬春季旅遊優惠政策,促使冬春季旅遊不斷升溫。”張掖丹霞大景區管委會主任袁得平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景區共接待國內外遊客7.51萬人次,同比增長43.6%,旅遊接待人數超歷史同期水平,實現淡季不淡、首季“開門紅”。

張掖丹霞的熱度是甘肅旅遊的縮影。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在傳統的西北旅遊淡季,甘肅省共接待遊客500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5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8%和29.4%。

隨着“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甘肅從昔日內陸地區一躍成爲對外開放前沿,甘肅(蘭州)國際陸港也從無到有,應運而生,成爲甘肅乃至西部重要的物流樞紐、甘肅開放發展的新名片。

“以前出口必須到出境口岸報關,如果遇到單證不全等問題,就要在出口地和口岸之間來回跑,浪費了大量時間。”蘭州國際港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柱說,蘭州陸港目前正在全面推進中新陸海新通道、中歐、中亞、南亞貿易通道建設,積極組建中新陸海新通道省級物流平臺,通過創新通關機制,搭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現“口岸一站作業”。

目前,中新陸海新通道國際貨運班列已初步實現每月2列至4列的常態化發運,貨物主要包括有色、化工等工業品、特色農產品(產自甘肅靜寧、天水等地的蘋果及河西地區的洋蔥等)。

補短,去粗取精調結構

近日,金川集團公司年產10萬噸動力鋰離子電池用三元前驅體項目一期工程建成,開始投料試車。

“項目分3期建設,已建成的一期工程爲年產3萬噸電動汽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用三元前驅體。”該項目負責人賀曉濤告訴記者,3期項目全部建成後,產能將達到10萬噸,成爲國內重要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用三元前驅體產品生產基地之一。

在甘肅,還有很多企業像金川集團一樣,將產品結構調整擺在了重要位置。“從長遠看,甘肅要解決好發展不足與生態保護的矛盾,就必須從根本上轉變粗放式增長方式。我們要進一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調整優化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在綠色發展崛起中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甘肅省委書記林鐸說。

據瞭解,爲推動生態產業規劃的落實,甘肅省按照“具有支撐引領作用、帶動示範意義明顯、產業關聯度強、有利於促進生態產業集聚”的標準,在2018年確定全省帶動性工程34項、子項目139個,總投資1600億元。同時,各市州圍繞主導發展的生態產業,謀劃選擇帶動性項目160個,總投資逾3000億元。

今年一季度,甘肅工業能源消費繼續下降,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9.0個百分點,其中,6大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費量下降1.2%。甘肅省統計局巡視員劉光華分析認爲,這主要是因爲甘肅着力提高能源供給質量和效率,推動能源消費升級,使節能降耗持續推進。

“今年,我們將進一步謀劃綠色生態產業項目,動態調整充實項目庫,使之成爲推動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的源泉。”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康軍表示,甘肅將充分發揮帶動性工程的作用,爲生態產業發展蹚出路子、摸索經驗,以帶動性工程建設的成效,促進生態產業各項重點任務的落實,實現生態產業發展由“小試身手”到“大見成效”的轉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