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節,便是萬家燈火團圓之日,有些大家庭,幾十人一起喫年夜飯十分熱鬧,而銀行也盯上了閤家團聚的商機,多家銀行在新春佳節期間,推出了邀人辦卡活動,且活動力度空前,根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邀請一個人的實際收益可達500元左右。

人人都可能是推銷員

對於持卡人而言,推薦熟人辦卡,獲得豐厚禮品,顯然是個無本買賣,尤其在獎品價值較高的時候,這種活動無疑具有巨大的新引力。

按照某股份制銀行的的合夥人辦卡活動,在2月份,只需要推薦10人就可以獲得戴森無塵吸塵器,推薦5個人就可以獲得CK臻品四件套,推薦2人則可以獲得不鏽鋼鍋具套裝,推薦25人可以獲得華爲MATEBOOKE筆記本和MATE20手機,戴森的市場價格在3000元左右,筆記本和手機的總價值在12000元左右,由此計算,邀請一個人獲得的收益大概在300元到500元,邀請的人越多,單人收益越大。

事實上,這樣的推薦辦卡模式已像“病毒”一樣席捲了整個銀行業,《證券日報》記者瞭解到,幾乎所有銀行在春節期間都上線了持卡人推薦有禮活動,有的需要推薦親朋辦卡,有的需要推薦親朋辦理貸款業務,也就是說,銀行將每一個持卡人都當做了推銷員,進行業務拓展。

在推薦獎勵上,各家銀行也是不惜砸下重金,上述銀行的推薦禮物最高已達到了上萬元,而有的銀行則拿出了蘋果系列獎勵推薦人,另一家股份制銀行拿出的最高獎勵是成功推薦32人,推薦人可以獲得IPHONEXS256G和MACBOOKPRO筆記本套裝,總價值接近2萬元。

在一家上市銀行手機銀行APP上,不僅推薦人成功辦卡有獎勵,推薦他人使用貸款產品同樣有獎勵。根據規則,只要推薦一個客戶且客戶成功放款達到1萬元,推薦人就可以獲得美旅拉桿箱一個,推薦2人可以獲得康寧鍋具6件套,價值也在數百元不等。

在銀行這樣的推廣手段下,每一名持卡人都不自覺的成爲了銀行的推銷員,而在春節的大背景下,親朋好友就是最好的營銷對象。在某用卡論壇上就有人吐槽,過節本來是聊消費,最後都轉到了辦卡上面。

除了正規推薦辦卡,還有人動起了歪腦筋,在許多論壇上,有任務懸賞帖,鏈接辦理信用卡,成功核發並首刷,每人可獲賞金300元。

銀行不遺餘力推廣辦卡的背後,是信用卡收入的高速增長和對髮卡量增長的任務指標。某股份制商業銀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8年的任務是信用卡要求新增髮卡量達到1000萬張,這是同業對標的平均水平,還不算最多的。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全國銀行卡在用髮卡數量73.85億張,環比增長2.75%。銀行卡卡均消費金額爲3256.06元,同比增長20.06%。全國人均持有銀行卡5.31張,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47張。

上海市人均持卡量第一

1月份,51信用卡管家發佈《2018年度在線信用卡消費報告》顯示,2018年,信用卡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成爲銀行業零售轉型的着力點,也是其提供全面金融服務的重要工具。同時,在移動互聯網的滲透下,信用卡的使用場景日益增多,隨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前置消費意識的養成,用戶對於信用卡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

過去一年中,用戶的信用卡授信額度佔比發生了部分改變,其中授信額度小於1萬元的用戶相較於去年增長至43.9%。這與信用卡用戶趨向年輕化相關,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年輕用戶對於信用卡的需求較強。

就地域而言,上海市、北京市、山東省分列人均持卡量及年人均消費金額前三名。其中,上海市憑藉其在國內的經濟地位同時成爲該兩項的第一名,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人均持卡量已達3.4張。

就消費而言,購物消費依然是用戶刷卡的重頭,佔比達35%,超過家居生活、喫喝玩樂、旅遊出行的總和。

男性用戶是生活繳費的主力軍,佔比高達69.6%,成爲家庭中支付各類生活賬單的“買單俠”。此外,隨着80後的成家立業,31歲-40歲人羣成爲生活繳費的中堅力量,佔比超一半,90後及70後則相對持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