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张培山


五胡十六国时期最早称王的割据政权史称“成汉”,这个政权的都城一直在四川成都,立国44年。“成汉”前期的君主称“成主”,而后期的君主改称“汉主”,这里边是什么缘故呢?原来,“成汉”改元易号的原因和一桩谋杀太子的事直接相关。


亲情与谋杀,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作死之路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晋惠帝永康二年,公元301年六月,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领袖李特、李骧兄弟子侄率领流民起兵于绵竹,逐渐占领了川西地区。一年之后,李特遇害,长子李荡战死。这支军队继续由李特的第三子李雄等人率领。晋惠帝永安元年,公元304年,李雄先在成都称王,两年之后,又自称为“大成皇帝”,改元晏平。


亲情与谋杀,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作死之路

大成朝廷非常特别,尤其是政权的组成人员这方面与别的政权是大为不同,其中央大僚和高层军官竟然全是清一色的皇族成员,全是自家的兄弟子侄。比如,李雄的叔叔李骧为太傅,其各路兄弟李始为太保、李离为太尉、李云为司徒、李璜为司空、李国为太宰……

这些人表面上看全是亲人,有一层亲情的面纱,真是一团和气,一片祥和。但是暗中却矛盾重重,仅仅维持着一种易碎的平衡而已,谁也不敢也不能轻易打破这种平衡,一旦打破了,就是一场的腥风血雨。所以,李雄立国十多年,一直也未敢轻易立储。


亲情与谋杀,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作死之路

成汉货币


李雄的正宫皇后任氏无子,其它姬妾生子十多人,除先后战死、病故者之外,知名的王子有第三子李越,被封为安东将军,屯兵江阳,今四川彭山;四子李期,封为建威将军,在朝辅政。

李期自幼由任皇后抚养,长大之后,史书记载其“有才艺,多谋略”,他还尤其善于收买人心。有一次,李雄命令宗室子弟全都外出招兵买马。这在战乱之后,人口稀少的情况下是一项并不能轻易完成的任务。别人只能招集数十人,唯独李期一下子就招来了数千之众,表现特别亮眼。所以,当时一班文武大臣都认为李期是太子的当然人选。李期心下也是洋洋得意,自己嘴上不说,实则也是随时觊觎着储君之位。

可事实也并不沿着所谓的理所应当的道路来走,也从来没有什么理所应当,根子就也在大成皇帝李雄这儿。在这个事上,还真不能说李雄昏聩,他完全是出于亲情,是一片赤诚之心。看来,皇权之下,真是不能讲亲情动真诚,不然的确是害人害已、误国误民。

原来,李雄认为,天下是自己跟随父兄打下来的,哥哥战死后遗下了侄子李班兄弟几人,为了不忘父兄创业之功,他决心“大公无私”,立了侄子李班为太子。于是,从亲情出发,李雄就让“成汉”政权走上了一条作死的不归之路。

李班是李雄哥哥李荡的长子,李雄立国之后,封他为平南将军。李班也真算得上动乱时代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贝”。史载:“班谦虚博纳,敬爱儒贤……为性泛爱,动修轨度。”总之,李班是一个典型的文弱书生。别人都忙于打仗立功,他却成天招揽名士,讨论道德文章,还一直恨自己不能上追古代先贤的高洁,勤苦修炼不止。他常常对董融等人说:“看到周景王的太子晋、曹魏的太子曹丕、东吴的太子孙登,文章审察辨识的能力,超然出群,自己总是感到惭愧。怎么古代的贤人那样高明,而后人就是望尘莫及呀!”


亲情与谋杀,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作死之路

李班和李雄的儿子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雄诸子成天忙于享受奢靡,李班却常常克勤克俭,尽忠尽孝。承平时代立李班为储君也许是不错的,但这是在五胡十六国,一个刀光剑影的乱世,李雄立一个书生为储,不能不说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误。

李雄也许别有一番的考虑。成汉玉衡十四年,公元324年,他正式提出立李班为太子。太傅李骧首先反对,他认为自古君王都是立亲子为嗣,现在放着自己这么多的儿子不立,却要立侄子为太子,今后必然会引起祸乱。当然,李骧的潜台词自然是不便说出来的。他是皇叔兼朝廷重臣,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但是自己的儿子李寿等人无不也在朝为官。如果可以立旁支为储,又何以一定要选择死鬼李荡的后代呢?!

但是,李雄铁了心,坚持认为李班“仁孝好学,必能负荷先烈”,于是,大成王国的太子就这样立定了。

立李班为太子之后,李雄就让他参与朝政,李班的弟弟李玝、李都等人也在朝为官,形成了一派势力。

不久,皇叔李骧病死,其子李寿被封为建宁王,任大将军、录尚书事,权同丞相,形成了第二股势力。

李雄的儿子李期、李越等人“以太子班非雄所生,意不服”,形成了第三股反太子的势力。

于是,成汉的天空之下,仇杀与阴谋在酝酿之中……

成汉玉衡二十四年,公元334年,李雄头上生疮,因为感染引起全身脓溃。他的儿子们因为“不得立储”而怨恨父亲,都离他远远的,只有太子李班一人日夜侍候着他。

李班成天衣不解带,还亲自用嘴为李雄吮吸疮脓。史载:“班为吮脓,殊无难色,每尝药流涕,不脱衣冠,其孝诚如此。”同年的8月11日,李雄死于疮毒,遗诏由建宁王李寿辅佐太子李班即位。因为是大丧期间,所以尚未举行正式的登基仪式。

李雄一死,李越兄弟立即从外地赶回成都“奔丧”。到了成都之后,李越便和李期等人密谋定计杀死太子李班,将嗣位夺归本支。

亲情与谋杀,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作死之路

太子李班则成天沉浸在皇叔去世的悲哀之中,他把政事交给大将军李寿和司徒何点、尚书令王瑰等人,自己则日夜虔诚地守在灵堂,主持丧事,对李期等人的阴谋一无所知。

丧期将过,李班的弟弟李玝劝李班下旨将李越遣还江阳,同时,将李期降为梁州刺史,主他出镇葭萌关,以免发生不测。但是,李班认为大行皇帝尚未殡葬,于心不忍。与此相反,他为了避嫌,出了一个昏招,自失臂膀,竟然先把自己的弟弟李玝遣往了涪城驻屯。

但是,李班的仁厚并没有感化凶残。同年的12月5日夜里,当李班在殡宫哭吊皇叔李雄之灵的时候,李越便趁机以其父的灵堂之前杀死了太子李班,时年四十七岁,共在位一年,谥号哀皇帝。

李班一死,李雄的嫡系势力要拥立李越为帝,李越自知一介武夫,谋略不及弟弟,便让位给李期。于是,李期一步登天,即位为帝。他立即下令杀死李班的弟弟李都等人,又逼着任皇后下诏将李班贬为“戾太子”。此后,李越升为相国,李氏嫡系兄弟纷纷入朝,执掌军政大权。

可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期等人忘记了李寿这股势力。


亲情与谋杀,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作死之路

李期兄弟夺权之后,表面是下诏封李寿为大都督和汉王,实则又马上令他出征涪城,攻打李班的弟弟李玝。没办法,李玝只好弃城而逃,东归投降了晋朝。于是,李期顺坡下驴,顺势让这位皇叔驻屯在涪城。

面对这一顿的组合拳,李寿是心知肚明,岂能甘心?成汉汉兴元年,公元338年,李寿借故率军袭入成都,逼迫李期自杀,接着他便自立这帝。李寿不但彻底诛灭了李期、李越一派势力,还干脆改立了宗庙把国号也由“大成”改为“大汉”了。

李寿生活奢侈荒淫,人民受到严酷的徭役压迫。李寿死后,其子李势继位,骄狂吝啬,贪财好色,杀人夺妻,不理国事,残害大臣,滥用刑法,当时人人自危,国势更加衰弱。公元347年,东晋的执政桓温率兵攻打成汉,李势投降,成汉的残余势力在2年后也被东晋彻底消灭。公元361年,李势去世。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亲情与谋杀,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作死之路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亲情与谋杀,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作死之路

亲情与谋杀,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作死之路

取长安还是取洛阳?隋末一道连错两次的选择题

亲情与谋杀,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作死之路

袁绍的军队为什么吃桑椹?是因为没粮食吗?

亲情与谋杀,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作死之路

只有不懂历史,才敢轻言《水浒传》“歧视”妇女

亲情与谋杀,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作死之路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