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解放軍報2月14日報道,寒冬子夜,記者輾轉來到火箭軍某導彈旅野外駐訓場。深山腹地,一場跨晝夜對抗式火力突擊演練,已持續30多個小時。

指揮方艙內,發射一營營長尹東雙眉緊鎖,目光緊盯不停閃動的屏幕。

幾分鐘前,該營發射梯隊剛剛擺脫“敵”衛星偵察,向發射陣地疾速轉進。此時,指揮平臺傳來預設陣地“遭敵精確打擊”的信息。按照常規作戰流程,臨時變更陣地,很難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完成火力打擊任務。

擔任連長時候的尹東(軍銜爲少校)背後導彈爲東風21C導彈 圖片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網站

“搶佔備份陣地,展開縮時操作!”緊迫時刻,尹東果斷通過指揮平臺向各號位發佈命令,發射準備時間大大縮短,導彈最終按時“發射”。

“戰場上最大的危險,不是來自對手,而是來自僵化的思維模式。”走下戰位,尹東感慨地說。

去年6月,尹東由發射連長破格提拔爲發射營長。權責戰位的變化讓他更加迫切地意識到,要想將營隊鍛造爲具備多種能力和廣泛作戰適應性的“刀尖鐵拳”,就必須以戰鬥力爲“靶心”,毫不手軟地破除官兵思想中的和平積弊。

上任伊始,尹東把“第一把火”燒到炊事班。他在全營宣佈,要打造全旅首個“炊事班發射班組”。旅戰備拉動考覈,尹東爲防止目標暴露,果斷縮減營指揮所配屬車輛。

冬季野營拉練,氣溫降至零下10攝氏度,尹東主動向旅裏申請抬高訓練門檻,要求官兵憑地形圖和指北針在雪地中限時奔襲至目標地域。

不久,在旅裏組織的對抗比武中,尹東以發射分隊長身份率“炊事班發射班組”上陣,一舉奪得亞軍。官兵們驚喜地發現,該營炊事員已脫胎換骨,成爲個頂個的發射號手。

不僅如此,尹東提出的作戰編組方案,經上級論證通過後,在基地範圍內得到推廣;營隊在旅裏的羣衆性練兵比武活動中獲得集體第一……

破弊立新,其路修遠。經過新崗位歷練,尹東對備戰打仗有了更深的理解。即將再次赴京參加兩會,他在議案中這樣寫道:“練兵備戰的思維不能一成不變,只有突破頭腦裏固有的‘發射窗口’,才能打贏變幻莫測的未來戰爭。”

採訪手記

■王衛東

“我們這代人,一定要敢於解決問題。”多次採訪尹東,他說得最多的是“敢”字。從連長到營長,他做得最多的也是這個“敢”字:敢於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敢於向不符合戰鬥力生成規律的現象說“不”……

改革強軍的新時代,需要更多像尹東一樣敢於打破一切不符合實戰要求的思想桎梏、經驗枷鎖、虛假套路的新型指揮員。唯有像尹東一樣,在破弊立新中積極探索備戰打仗“最優解”,才能鍛造克敵制勝的鋒銳利刃。

(記者  王衛東  通訊員  孫豐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