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像是和下放秦壟的沈福軍一起回合肥,跟司機商量不成在汽車啓動時強行登車,沈福軍登車成功,我卻因爲扒車失敗跌落路邊,當時摔的不輕,半邊臉全部被摔破了,後來沈福軍也下了車,問我要不要緊,我忍着疼痛說沒事,倆人一直走到店埠乘車回到了合肥。在沿山,我和武壇,鄧志堅走的比較近,和葛慶洪、方德平次之,特別好像和方德平,平時好像話說的都很少,所以後來也沒有任何交集。

作者:劉書方

2019年5月25日,和當年一起下放巢縣方集鄉的鄧志堅,相約來到了沿山大隊東山口林場,一起尋舊,看看能否找回當時的點點回憶。

一九七七年的荒山野嶺,現在鬱鬱蔥蔥。當年走過的羊腸小路大都被灌木覆蓋,不見蹤影。


巢湖往事:尋舊東山口林場



這個水庫,當年很小,武壇回憶說在裏面遊過泳。不知道是否是枯水期,現在庫容量目前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剛纔我和鄧志堅從大壩上走過,不知當年是不是也這樣走過。很可惜當年沒有女生,要有的話,有可能就會有電影中的場景,兩個人沐浴着夕陽,走在大壩上,談論着今後的理想……葛慶洪當年就好像就表過態,說要紮根農村,要爲建設新農村而奮鬥終身。


巢湖往事:尋舊東山口林場



現在的這個大壩約有一百米長,當年三五十米差不多。當年好像就是在這個小河邊,我們還和外村的幾個知青拿彈弓打死了一隻鴨子,在宿舍裏燒熟喫掉了。當時一起的有一個叫劉景成的知青,不記得是哪個村的了。還有一個電機廠的,名字記不得了。跟我們一起幹的,彈弓就是他的。後來劉景成當了合肥被單廠廠長,再後來調到永康廠當廠長,當年我家有困難時,他在經濟上還給予了幫助,謝謝他。

當年廟崗鄉還有知青把農民的小豬都殺掉喫了的傳說。現在只能在心裏默默的對農民說聲不起了。武壇後面也講過,大概我和他還一起摘了孫家墩農民自留地裏的一個西瓜,當時是兩個人喫,還是大家一起喫的記不清了,後來好像賠了農民兩塊錢。不過,好像記得也有農民有不同看法,跟我們說,不就一個西瓜還要賠,太過分了。

站在山巔,遙看梯田,浮想聯翩。


巢湖往事:尋舊東山口林場



記得七七年一月,同學朱勤躍送我過來的當天黃昏,我和武壇坐在一個小山頭,看着遠處村舍點點,炊煙繚繞,當年好像有浮想聯翩,但想的是什麼已經隨着歲月的風,不知飄散到哪裏去了,了無影蹤。當天一輛解放牌大卡車將機械局的鄧志堅,方德平,行管局的葛慶洪,劉書方和煤炭廳的武壇送到這裏。當時我們也不知道,要在這裏呆到什麼時候,兩年?三年?後來回城以後,才知道我們在這裏只生活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講是兩年,其實也只是戶口在這裏而已,人都回到原來的城市做知青工了。後來知道了,是鄧小平讓我們提前回到了以前的城市。


巢湖往事:尋舊東山口林場



那時山上大部分都是野草,零零星星的長着一些馬尾松什麼的,小部分就是山石夾雜着沙子的樣子。遠處的山上有少量的茶樹園,我們任務好像就是給茶園除草什麼的,還有就是撿除茶園裏的石頭。記得在低窪的一小塊田裏就種過杉樹樹苗。現在遙看環繞的青山,不知還有沒有當年我們栽種的樹木了。當年站在山頭能看到很遠的地方,鄧志堅說是能看到巢湖,我是記不得了。社會進步從這裏也能看出來,當時農民燒火做飯消耗了大量的樹木,以致山頭只剩下了雜草和裸露砂石的土地。現在大概已經不再燒柴了,所以山也都變綠了。就連312國道也是,以前兩邊光禿禿的,現在兩邊已是兩排高大的楊樹,就連道路本身也像變窄了很多。

鄧志堅後來招工到了百貨站,恰巧和送我同行的同學朱勤躍成了同事。我媽媽去世那年他倆忙前忙後,幫了不少的忙,尤其是朱勤躍,最後殯儀館的後事好像都是他幫着辦的。可惜英年早逝,留下一個遺腹子,今年想必也已經三十多歲了吧。記得有一張母女照片,帶着一個帶兔子耳朵的白帽子,也找不到了,朱勤躍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由於性格原因,我的朋友不多,所以更顯珍貴。


巢湖往事:尋舊東山口林場



由西韋村通往山上,我們住的宿舍的小路曾經只是一條羊腸小道。現在有時大概有四輪拖拉機或電動三輪車通過,所以寬了不少,由於我開的是一輛有十年車齡的小樂風,所以不敢開上去,要是有輛北京吉普或者奧迪四驅,我肯定開上去。記得那年一天晚上,我一個人從西韋回宿舍,由於山上傳說有狼,村裏的人說要不要送,我硬着頭皮說不用,但是走在漆黑的夜路上,心真的像快要跳出來的一樣,就在快要到達的時候,突然聽到刷刷刷的動物疾跑聲和呼呼的喘息聲,瞬間驚出一身冷汗,心想是不是狼來了,又一瞬間反應過來,是林場養的一隻小黑狗在迎接我,頓時倍感親切。但還是罵了一聲,怎麼不他媽的提前叫一聲,差點把我嚇死。


巢湖往事:尋舊東山口林場



宿舍的中央如今都長滿了大樹,因爲房內沒有地板,都是土,所以它們能夠茁壯成長。現在長得大一點的樹,都快有碗粗了,想必房子拆掉大概也有二十多年了吧?記得前些年從312國道經過時,還看到過這棟紅磚紅瓦的房子,心裏當時肯定也飄過一絲的惆悵。武壇,鄧志堅也說過,以前也多次從312國道走過,也多次看到過這幢房子,也應該是在大巴或出差的路上,但從來沒有上來過,深感遺憾。聽葉開舟說,三四年前葛慶洪也來過,但是沒能見到他,這次算是巧遇。要不然這一生是否能見到,都是個問號了。葉水生也是,他也長年在外,前幾天才從臨泉回來。天也算有眼,在這個村子裏,我們比較熟悉的也就四五個人,除了韋書記和營長葉宏譜,也是後來的書記,已經去世,其餘的都見到了。


巢湖往事:尋舊東山口林場



蔥蔥郁郁的山右邊是徐南份,村裏住着我們林場的場長徐家萬。他是抗美援朝的老兵。記得他好像是機槍手,當年回國後夠選錯了方向,一門心思要復員,好像復員時已經是排級幹部了。結果回到家鄉種地,後半身的好日子就沒了。他很多年前就去世了,現在他後人也不知在何方。我還記得他有雙有神的小眼和瘦削的臉龐。有一次不知爲什麼批評我時說過,我也年輕過,也和小夥伴們比誰尿尿尿的遠。我開智晚,當時竟沒反應過來。山的正前方是小昂村,是當時沿山人數最少的一個村子,全村人都姓昂,只記得一個叫昂朝中的人了。我們當年從合肥坐車過來時,遇到司機好講話,會給我們在小昂村停下,穿過村子,翻過一個小山坡,就到了我們宿舍。不過這條路已經沒有了蹤影。山的東南還有孫家墩村和小梁村,東邊是西韋村。西韋村是我們常去的地方。當時沿山大隊也就是由這五個自然村組成的。


巢湖往事:尋舊東山口林場



這次去村裏正在進行復耕工程,看到標誌,才知道是西韋村,一直以爲是四韋這麼多年,難怪高德地圖上都找不到。西韋村靠山,村裏人多數姓葉。當年跟我們知青交往最多的就是韋書記,葉宏譜(營長),葉開舟(團支書?),葉水生幾個。我當時比較另類,不大理睬人的樣子,所以所有交往都是被動的。在知青中地位中等偏下。當年碰到徵兵,我好像也向韋書記表達過意願,當時以爲他已經答應了了我,可是公佈名單時,一個給了柘皋的洪詩鳴,一個給了合肥的鄧志堅,結果洪詩鳴如願,鄧志堅因體檢不合格,浪費了沿山的一個寶貴的名額。所以,一個人的人生,是有運氣成分的,假如韋書記推薦了我,我的人生道路也許就是另一種寫法,當然也不一定比現在要好。當年下放到巢縣也是,原來行管局的點,在長豐莊墓,因爲一個局長家鄉在此,說這裏比長豐好,我和葛慶洪就落戶到了這裏,就不知道對我、對葛慶洪的一生有沒有影響啦。時光不會倒流,不同的結局只有在小說中推算了。記得鄧志堅當年想過寫小說的,寫的原稿還給我看過,但是內容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有十幾頁大大的斜體字的草稿。


巢湖往事:尋舊東山口林場



我們宿舍在兩個山中的凹陷處,右手沿上去就是合肥第一高峯浮槎山,那邊有闞集機場,左邊下去,就是312國道,前些年是通往南京上海的必由之路。風景優美,不知能否成爲旅遊線路,不過聽說當地政府有規劃,準備將日前運沙石的沙石路改爲柏油路。當年我們因爲囊中羞澀,常常和拉石頭的卡車司機商量搭下便車,商量不成就強行扒車。鄧志堅,方德平就有裝身體有癢免費搭車的案例。


巢湖往事:尋舊東山口林場



我就慘了,有強行扒車被摔的經歷。好像是和下放秦壟的沈福軍一起回合肥,跟司機商量不成在汽車啓動時強行登車,沈福軍登車成功,我卻因爲扒車失敗跌落路邊,當時摔的不輕,半邊臉全部被摔破了,後來沈福軍也下了車,問我要不要緊,我忍着疼痛說沒事,倆人一直走到店埠乘車回到了合肥。沈福軍去世好多年了,當年他去過我家,我家那時還住在安工,我也去過他家,他家在高壓開關廠。他後來也和鄧志堅在一個單位。再後來我家就搬到了農學院,記得有一年騎車去過沿山把剩下的米馱回來,回來時就是直接騎到農學院舟山連了。回來以後聽媽媽說,我累的睡了將近整一天。


巢湖往事:尋舊東山口林場



葉開舟,是這次活動最想見的人之一。他大我們兩三歲,當年是不是團支部書記?記得我們住在孫家墩時,就常去我們宿舍,給我們送蔬菜什麼的。這次見面,比想象中的年輕很多,雖然頭髮是染黑的。葉開舟說,這次因爲工地下雨停工纔有時間回家,要不然還不知道能不能見上面也不一定。他還能叫出我們的名字,說很想我們,在合肥打工時也很想去找我們,但失去聯繫這麼多年,也真的不好找。他說他後來去過我家,我那時在日化總廠,他找我買過洗衣粉牙膏什麼的,當時家裏開了個小店,他記得我爸的樣子,說我太太他記得也見過,說我當時非常熱情,說的我都好感動。可是比較笨的我,什麼都沒有印象了。


巢湖往事:尋舊東山口林場



葉水生,今年七十,爲人熱情好客。好像父親去世的早,家境一般。但擋不住他和知青的友誼。他說洪詩鳴,武壇和他走的最近。洪詩鳴入伍的最後一夜就是在他家度過的,後來洪詩鳴退伍分配在肥東工作時,還過來找過他。可惜近兩年沒有聯繫了,有機會一定找到他。武壇回憶說,水生有一個美麗的妹妹。水生初見女友時還找武壇做過參謀。關係不一般吧?後來水生也去過武壇合肥的家,還帶了鹹鵝什麼等土產。很羨慕水生和知青的這種很感人的關係,我就沒有。……在沿山,我和武壇,鄧志堅走的比較近,和葛慶洪、方德平次之,特別好像和方德平,平時好像話說的都很少,所以後來也沒有任何交集。


巢湖往事:尋舊東山口林場



村裏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好看又漂亮,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謝謝你給我的愛,讓我記住那個年代…李春波一首《小芳》打動了多少知青的心,也悄悄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剛剛到沿山時,宿舍還沒蓋好,暫住在孫家墩村。村裏來了城裏人,引起村裏姑娘小夥的注意,常來串門。……可能因爲我們住的時間太短,總時間只有一年,後來又搬去了山上的集體宿舍,和村裏姑娘接觸少了,要不然真的會有美麗的愛情故事發生。

——隨着年齡增長,又有了個破車,一直想重遊巢縣回到曾經戰鬥過的地方看看。在我上班的地方和隔壁單位值班老吳聊天,原來他家就在廟崗,大吳村,和我們原來的沿山僅有四五里。他告訴我,我們原來的營長葉宏譜是他老表,後來也當了書記,五十八歲時因病去世了。原來的方集鄉和廟崗合併成了廟崗鄉,沿山和秦壟合併成了秦壟村……謝謝老吳,是他促成了我們驅車重訪故地,從而有了這段回憶。


巢湖往事:尋舊東山口林場



巢湖往事:尋舊東山口林場



最憶是巢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