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擬進擊“幣圈”,比特幣價格應聲破萬美元,各國監管機構說法卻大相徑庭……

6月22日,比特幣價格時隔15個月再次“破萬”,達到10746美元。Eth(以太坊)、Eos(柚子)價格也呈上升走勢,分別達到304美元、7.3美元。幣圈對此振奮不已。

就在此前的6月18日,社交平臺臉書(Facebook)發佈名爲“Libra”的加密貨幣項目白皮書,引發全球廣泛關注,這也被業內人士認爲是引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價格大漲的原因之一。

白皮書顯示,Libra首批26個成員均是各界“巨頭”:如支付業的visa、Mastercard、PayPal等,技術和交易平臺的uber、eBay、spotify,Facebook旗下錢包項目calibra,風險投資業的Thrive Capital、USV,以及非營利組織、多邊組織和學術機構等。

如此大手筆運作,臉書究竟要做什麼?是要改變現有支付格局?還是將美元霸權數字化?一時間,相關的話題成爲全球各界關注的焦點。

Libra到底是什麼? 啥是Libra?看到這一名詞,你千萬不要想當然地以爲它會是該詞彙的本義“天秤座”,實際上按照Facebook的設想,它是一種穩定幣,是一種超主權數字貨幣,它錨定了一攬子貨幣的價值進行兌換,因此也不是一個ICO的項目。

Facebook通過其白皮書表示,目前的金融格局並不那麼令人滿意,對此公司想要打破這種既有格局:全球仍有17億成年人未接觸到金融系統,無法享受傳統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而在這之中,有10億人擁有手機,近5億人可以上網。

此外,Facebook還表達了對目前金融成本過高的擔憂:例如匯款手續費、電匯手續費、透支手續費和ATM手續費等。發薪日貸款的年化利率可能達到400%甚至更高,僅借貸$100美元的金融服務,收費便可高達$30美元。

Facebook稱,在這種背景下,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爲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這種方法能夠實現巨大的飛躍,朝着更低成本、更易進入、聯繫更緊密的全球金融系統邁進。

白皮書透露,Libra貨幣與大多數加密貨幣不同,完全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對於每個新創建的Libra加密貨幣,在Libra儲備中都有相對應價值的一籃子銀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債券,以此建立人們對其內在價值的信任。Libra儲備的目的是維持Libra加密貨幣的價值穩定,確保其不會隨着時間劇烈波動。

白皮書顯示,Libra運行於 Libra Blockchain(區塊鏈)之上,它的目標是成爲全球金融的基礎架構,可以擴展到數十億賬戶使用,支持高交易吞吐量。

Facebook發幣有何影響? Libra貨幣還未發行,就已經引起業內的廣泛關注,關於其是否值得購買、是否有價值的討論此起彼伏。

那麼,Facebook發幣到底有何價值?普通投資者是不是要在Libra貨幣發行後瘋狂搶購然後囤起來,等它的價格猛漲之後賺得高額利潤呢?

答案恐怕是沒有這個必要。多數分析人士認爲,Libra錨定一攬子法定貨幣,因此它更像一種“穩定幣”,而不具備太大的投資價值,在交易所上也只是爲了方便與不同的貨幣兌換並滿足用戶需要。

中國支付網創始人劉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Facebook只是提出了關於穩定幣的一種設想。實際上,貨幣除了兌換一般等價物的屬性之外,還有跟國家監管相關的主權屬性,不同國家的貨幣和政府密切相關。這也就是以完全中立著稱的比特幣很難行得通的原因,Facebook即使成功發行Libra貨幣之後也會有相似性。

這也是爲什麼微信、支付寶高達十億的用戶量,也一樣沒有做支付領域全流通這件事的原因。不是因爲它們做不了,而是貨幣和監管是密切相關的。“我不看好Libra貨幣,即使最後它做成了穩定幣,也可能會淪爲比特幣這種小衆產品,而不能完全實現支付領域的流通,成爲‘巨頭’。”劉剛表示。

那Libra是否就沒有太大價值了呢?

ZOS創始人高潮對此表示,扎克伯格只是想換一個“賽道”,試圖通過金融科技建立一種新金融的新秩序。

從紙幣到電子記賬,都是由國家發行的,受地域限制,無國界流通一直受限。雖然Visa、Swift等支付工具都在試圖解決全球支付和匯兌的問題,但成本一直很高,效率很低,受制於法幣清算和結算。這就像在公路上的汽車,再先進的汽車也受制於摩擦力,致使成本很高。但以比特幣爲代表的數字貨幣就不同了,這就像是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賽道,數字貨幣纔是下一個時代的超級引擎,與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有本質區別。

各國監管機構態度如何? 由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具有去中心化的優勢,這是其他央行目前無法做到的,因此當Facebook雄心勃勃地提出Libra白皮書之後,有分析人士認爲該公司是想成爲第一家“全球央行”。那麼各國對此又是什麼態度呢?

據媒體報道,白皮書發佈的第二天,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6月19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美聯儲不會將監管Facebook的Libra項目納入議程。”

鮑威爾稱,數字貨幣正處於起步階段,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基本上,我並不太擔心聯儲會因數字貨幣或加密貨幣而無法再執行貨幣政策。”他同時表示,美聯儲也不具備監管Libra項目的權力。

而在英國,Libra似乎獲得了歡迎。英國央行行長馬克路卡尼宣佈,Facebook的Libra等新支付服務可以獲得英國央行前所未有的支持。英國央行計劃就允許更多企業在中央銀行持有儲備進行磋商,這可能“鼓勵一系列新的創新能力”。

而在監管方面,卡尼稱,將對Libra“以開放心態但不是敞開大門的方式”進行審查,並且在任何新的支付服務推出前“約定條款”必須得到採納。

不過,歐洲數據保護主管喬瓦尼路布塔雷利認爲,Facbook對於數據和金融權力的整合,可能會進一步泄露用戶隱私。“對於個人數據,任何進一步的權力集中都會給個人權利和自由帶來額外的風險。對於能夠通過其社交媒體平臺和通信服務收集大量個人信息的公司來說,能夠將這些信息與在線數字購買的跟蹤相結合,不禁令人深憂。”

歐洲議會德國議員馬庫斯路費伯也警告稱,Facebook可能成爲一家“影子銀行”,這種可能性應該“爲監管機構敲響警鐘”。

不過量子學派創始人羅金海認爲:“我不認爲兩者是結盟的。Facebook Libra的出現打亂了美國控制加密貨幣的節奏。美國(政府)爲控制加密貨幣也是花了很多心思,很長時間一直對加密貨幣持打壓態度,直到2018年,美國纔開始找到對付加密貨幣的方法。”

羅金海表示,2018年9月,紐約金融服務部(NYDFS)批准兩種穩定貨幣Gemini Dollar和Paxos Standard,兩家公司各自發行價格穩定、嚴格和美元1:1掛鉤的加密數字貨幣,所有的發幣行爲受政府監管,這是美國政府找到控制加密貨幣的最好方式,同時開始打壓沒有受政府監管的USDT,這兩手是齊頭並進的。

對於Libra未來的可能性,羅金海認爲可能會有三種結果:

首先,對於小國來說,穩定幣一定會威脅到的那些幣值不穩定的國家。比如對一些非洲的邊緣小國而言,其居民可能更願意持有Libra而不是該國法幣。只要生態完整,持有Libra即可購買物資和交換外國強勢法幣,這對小國國民來說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其次,對於大國來說,其強勢法幣則會打壓Libra。因爲Libra多存在一天,就一直會蠶食各國法幣,越到後面Libra可能越發強勢,一旦Libra的貨幣信用建立,大國的強勢法幣也難逃被邊緣化的命運,沒有哪個強勢法幣會甘心等來這樣的結果。

最後,Libra可能通過戰略撤退並與美元結盟,成爲“數字美元”中的重要一員,在美國國家權力的保護下,拓展自己的數字領地,但這個時候的Libra已經不再是全球化的數字貨幣了,只是美元對應的數字美元而已。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