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之後,中國的一代精英痛定思痛,尋找帝國落敗的原因,最終歸結到了教育和法治上。教育需要革新,法治需要學習,於是京師大學堂誕生的同年,十三名官費生坐船進入日本海,開始在“敵國”的學習歷程。

魯迅學柔道時的師兄,成了風靡中國的電視劇男主角

日方的應對也算大氣。文部兼外務大臣西園寺公望委託著名教育家嘉納治五郎承擔清國留學生的教育職責。嘉納治五郎時任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但這些學生的基礎很差,連片假名、平假名都分不清楚,顯然無法進入高師學習,非進行語言和社會常識教育不可。作爲因應,嘉納治五郎乾脆在神田三町一丁目二番地租用了一棟一戶建,私塾兼作宿舍,這就是後來的亦樂書院。

魯迅學柔道時的師兄,成了風靡中國的電視劇男主角

隨着清國赴日留學羣體的不斷擴大,嘉納治五郎又於1902年,在牛込區重新選址,於西五軒町創辦了弘文書院。弘文書院開辦以來的第一批學生就包括魯迅。弘文書院是魯迅在日本七年留學生活的起點,他在這裏完成了日語學習,轉入仙台醫科專門學校學習,退學後又“漂”了三年光景。

探究弘文書院對魯迅的影響不是本文的主題,本文要說的是魯迅的武術之路和他在弘文書院學武時的師兄,這位師兄後來成了改革開放初期,曾風靡全國的一部日本電視劇的主角。

魯迅學柔道時的師兄,成了風靡中國的電視劇男主角

弘文書院大約非常出乎魯迅的意料。首先這所學校非常尊孔,不僅在10月28日紀念孔子誕辰,還鼓勵清國留學生去孔廟行禮。魯迅對此很是喫驚,心想就是因爲對孔儒,對僵死的傳統文化感到失望纔要來日本,兜兜轉轉,還是入了尊孔的窠臼,真是諷刺。

第二個沒想到,是弘文書院還教武。嘉納治五郎的另一重身份,是一位武術家。嘉納治五郎從小就因體弱受人欺負,所以開始學習古柔術,在東京大學就讀時,先後學習了天神真揚流和起倒流柔術。他將起倒流的投技和天神真揚流的寢技結合在一起,並重新修訂了規則,整理出練習柔道的一套規範化指導方法,並創立講道館,傳授現代柔道。他認爲“柔道是最有效使用身心之道。其修行是以攻擊防禦的練習來鍛鍊休養身體精神,並體會該運動的精髓。如此來完成大我並對世界有所補益,乃柔道修行的最終目的。”

魯迅學柔道時的師兄,成了風靡中國的電視劇男主角

魯迅入學的第二年,即1903年3月,弘文校園內開設了講道館牛分道場。身材矮小的嘉納治五郎以弱勝強,運用柔道技術擊敗對手的身姿,不知道是否吸引了同樣身材矮小的魯迅的注意,他接受了柔道的訓練。接受訓練的留學生總共33人,其中還有他的好友、舍友許壽裳。據說魯迅的學武天賦還不錯,熟練掌握了中拂、內服、站力摔、誘摔、擒拿技等多種技法,還爲了訓練方便,率先剪掉了自己的辮子。

魯迅學柔道時的師兄,成了風靡中國的電視劇男主角

雖然會武,但魯迅跟人動手的記錄卻乏善可陳。據說在紹興府中學堂執教期間,他夜行路過一處荒墳,忽然看見一個慘白如鬼魅的東西攔在道上,魯迅一腳踢得它踉蹌在地,纔看清原來是個盜墓賊。再一次,就是閃身避過了弟弟周作人擲來的香爐了。

魯迅沒有拿到柔道段位,大約練的時間太短,資質也並不出類拔萃。他在講道館本館的一位師兄,身高僅1.4米,19歲就拿到了五段,技術要比他厲害得多,還曾參與過當時中國的革命運動。他其實很爲中國人民所熟悉,但他的真名知道得卻不多,他的事蹟曾經上過電視。

魯迅學柔道時的師兄,成了風靡中國的電視劇男主角

大陸引進的第一部日本電視劇,是1981年在上海電視臺譯製播出,根據富田常雄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竹脅無我領銜主演的《姿三四郎》。故事發生在明治十五年。日本國內的動亂宣告結束,社會正穩步走在和魂洋才的發展道路上,在武術界也相應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有一位名爲矢野正五郎的武術家,將傳統柔術融於一爐,發明了柔道,用新的概念和訓練方法在派別林立的傳統武術界打出了一個局面出來。

魯迅學柔道時的師兄,成了風靡中國的電視劇男主角

但矢野正五郎的進擊之路並不順利,他受到了門馬三郎等人的嫉恨,矢野派和門馬派明爭暗鬥,展開了殊死搏鬥。故事的主線是圍繞矢野派的一名傑出柔術家姿三四郎展開的。他不僅代表矢野派戰勝了對手,還在警視廳的“御前比武”中以“山嵐”一舉戰勝對手,從此柔道成爲日本警察的正式訓練項目,站上了日本武術界的頂點。據說這部拍攝於1970年的電視劇引進後轟動一時,播放此片時上海的一些地區正好要停電,應觀衆要求,播放此片時臨時恢復供電一小時。

魯迅學柔道時的師兄,成了風靡中國的電視劇男主角

看完前文敘述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個柔道故事確有原型,矢野正五郎明顯就是嘉納治五郎的翻版,故事背景中的明治十五年,也恰好是他在東京創立講道館的時間,而片中的日本內亂應該是指1877年爆發的西南戰爭。而片中的敵對一方門馬三郎的原型,是古柔術家戶冢彥助。現實和故事一一對應,這樣一來,《姿三四郎》的原著小說簡直就如同換皮的紀實文學一般,記敘了嘉納治五郎及其門人的“發家史”。

小說作者對這段歷史如此熟悉,是有原因的。作者富田常雄的父親是一位柔道家,名叫富田常次郎,正是嘉納治五郎的講道館學員,因爲技術高超,還被尊爲講道館四天王之一。他大概沒有少講講道館的故事給兒子聽,富田常雄也是父親自傳的第一批讀者之一,把父輩的故事敷衍成書,就有了《姿三四郎》。

魯迅學柔道時的師兄,成了風靡中國的電視劇男主角

在書中,姿三四郎是一個鄉下少年,憑着對柔道的熱愛,一門心思磨鍊技藝,甚至去鹿鳴館看雜技都被他看成是借鑑的機會,還憑着一腔熱血感化了一衆對手。這樣的熱血白癡後來無數次出現在動漫和小說中,因爲這種角色最適合做主角。富田常雄筆下的這個熱血白癡,自然也來自父親的故事,有其原型在,名字叫做西鄉四郎。

西鄉四郎出生在若松,說是鄉下少年,其實出身不低,其父據說就是會津藩最後的家老西鄉賴母,倆人名爲養父子,其實有血緣關係。明治十五年,嘉納治五郎創立講道館的同年,西鄉四郎來到東京,進入成城學校就讀,課餘在井上敬太郎的道場學習天神真楊流柔術,被嘉納治五郎發現,邀請進入講道館,次年就升爲柔道五段,和橫山作次郎、山下義韶,以及富田常雄的父親富田常次郎並稱講道館四大天王。

魯迅學柔道時的師兄,成了風靡中國的電視劇男主角

和書中的熱血白癡略有不同,西鄉四郎並非一根筋,從照片看,滿臉寫着桀驁不馴,既自卑又自傲,是躁鬱的那種典型日本人。他的戰績主要有三件事。第一件是1886年摔倒了挑釁的俄國巨漢伊斯特雷斯基。這件事不知真假,因爲同樣的事他師傅嘉納治五郎也幹過,想來俄國巨漢不至於都這麼撩閒。看來東北亞武術界的風氣都是差不多的。

第二件,就是西鄉四郎成爲講道館第一名五段的那一年,擊退了前來踢館的戶冢楊心流大竹森吉、田中十藏。第三件,就是在警視廳的比武。據說當時雙方各派十五人出戰,西鄉四郎不僅以絕技“山嵐”摔倒了高手照島太郎,還再次出戰擊敗了對方的好地圓太郎,一人連下兩城,爲柔道派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山嵐”是脫胎於“天狗摔”,由西鄉四郎自創的絕技,據說他的師傅曾經讚歎道“西鄉之前無山嵐,西鄉之後亦無山嵐”。

魯迅學柔道時的師兄,成了風靡中國的電視劇男主角

這件事同樣不太可信。從西鄉四郎後來的人生歷程來看,他似乎刻意遠離了柔道界。1889年,嘉納治五郎出國考察,這次出行,他不僅將後事託福給自己最鍾愛的弟子西鄉四郎,還任命他做了副總教練。結果次年,西鄉四郎就敗給了田中十藏的義子,這次戰敗堪稱慘敗,西鄉四郎最得意的絕技“山嵐”也沒能使他扭轉戰局。因此,西鄉四郎留下了寫罪狀,離開講道館,一同留下的,還有名爲《支那渡航意見書》的自白信,隨後,他就同宮崎滔天一道來到了中國,投身民主革命事業。

在幾乎要走上繼承講道館、成爲一代宗師的人生巔峯的高光時刻,西鄉四郎突然拐進了岔路,從此一去不復返。最奇怪的是,不僅他出走講道館的這段歷史鮮少有人提及,他連挫戶冢楊心流柔術兩大高手的警視廳一戰也諱莫如深,連富田常次郎的自傳都沒有提及這件事。這又是爲什麼?恐怕沒有人知道真相了。

魯迅學柔道時的師兄,成了風靡中國的電視劇男主角

1922年12月22日,西鄉四郎病逝於廣島縣尾道,死後被講道館追贈爲柔道六段。這一年,在教育部坐辦公室的魯迅,開始在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課,業餘做做翻譯,忙碌而充實。他的人生,和西鄉四郎的人生,都出人意料地拐進了另一條路,大時代的歷史進程裏,個人的命運真是難測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