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開幕式在雄安新區舉行。本屆公益展由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週刊主辦,雄安新區宣傳中心聯合主辦。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等嘉賓在開幕式致辭,新區領導劉樹軍、梁遠、邊建國參加開幕式。

今年的低碳公益展主題爲“開啓綠色未來”,共分爲“生命共同體”“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的家園”“美好生活”四個章節,展出圖片200餘幅。

公益展將在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向公衆開放兩週(6月20日-7月3日),歡迎各界朋友前來參觀。

公益展圖片精選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2019年5月21日,印度金奈遭遇“史上最嚴重水荒”,河牀乾涸觸目驚心。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近日發佈報告稱,印度正經歷史上最嚴重的用水危機,全國約6億人面臨不同程度的缺水問題。由於供水不足或水污染等,平均每年有20萬人因“水”喪生。(供圖/VCG)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在過去海冰覆蓋率較低的時期,由於活動被限制在陸地,無法待在冰面捕捉海豹,死鯨成爲北極熊飲食中重要的脂肪和蛋白質來源。圖爲2018年10月10日,4頭雄性北極熊站在一具漂浮的鯨魚屍體上。但隨着全球變暖,預計到2040年北極將進入無冰狀態,這將不足以維持大多數北極熊的生存。(供圖/VCG)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自2011年以來,地處湖北省西部山區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展開“石漠化(即石質荒漠化)”治理,爲正在衝刺“整體脫貧”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羣衆改造20餘萬畝交通便捷、供排水設施完善的良田。圖1爲2016年12月2日,工人們在湖北省宣恩縣李家河鎮塘坊村的“石漠化”土地上進行“坡改梯”施工。圖2爲治理後,2018年8月29日,蜿蜒的鄉村公路在金燦燦的宣恩縣梯田間穿行。(供圖/VCG)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這是世界上的最萌電站,2017年8月14日,全球首個熊貓電站在山西大同正式投入運營。該綠色能源示範項目是將太陽能光伏板按照大熊貓的形象來進行設計建設的電站。一個100兆瓦的熊貓電站在25年內可提供32億度的綠色電力,相當於節約煤炭105.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4萬噸。(供圖/VCG)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這是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碧桂園總部大樓,該樓採用了國家首創的融合綠化與建築的生態節能模式,合理使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垂直綠化生態,融生態於建築,實現了最大的生態、環境和社會效益。(供圖/碧桂園)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江西省南昌市灣裏景區路段7.6公里長的彩色旅遊智慧公路,空中俯瞰炫彩奪目。該智慧公路全長約15公里,擁有自行車、步行“綠色廊道”,具有公路彎道車輛監測預警、能見度監測、道路結冰預警及自動除冰等功能。(供圖/VCG)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曾經沒有草、沒有水、連鳥兒也看不見的戈壁荒灘,伴隨着石油開發,如今,油城克拉瑪依已經成爲綠意蔥茂的西部“江南”。在礦區綠化過程中,新疆油田嚴格執行綠地系統規劃和綠線管理制度,建設並維護着的10萬畝的碳匯林基地,種植林木4800萬株,年減排二氧化碳90萬噸以上,成爲城市與戈壁沙漠之間的一道天然綠色屏障。(供圖/中國石油)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安徽銅陵西湖立交橋的綠化提升項目,如巨幅“地毯”鋪在大地之上。該項目加快推進了公園綠地、主要道路、實體圍牆、濱水綠地等綠化景觀升級,豐富城鄉綠化層次和色彩,推動城鄉綠化向多彩化、藝術化、精細化發展。(供圖/VCG)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基於傳統的阿拉伯建築文化,普利茲克獎得主讓·努維爾將阿布扎比盧浮宮打造成了一座海洋中的“博物館之城”。其被動式的設計手法使氣候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最終成功地減少了42%的陽光輻射、27.2%的能源消耗以及27%的用水量。(供圖/VCG)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2019年5月19日,第六屆環江夏徒步大會在武漢市江夏區環山綠道起步。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江西省南昌市灣裏景區路段7.6公里長的彩色旅遊智慧公路,空中俯瞰炫彩奪目。該智慧公路全長約15公里,擁有自行車、步行“綠色廊道”,具有公路彎道車輛監測預警、能見度監測、道路結冰預警及自動除冰等功能。(供圖/VCG)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2019年5月27日,在位於河北雄安的園區內,掃地機器人正在工作中。(供圖/VCG)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在現代社會,皮草早已不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但爲了這種不必要的需求,全世界每年有超過5000萬隻動物慘遭殺害。2018年11月22日,瀋陽大學美術學院院長解勇用大約100萬根縫衣針來代替動物毛髮,製作的名爲《千針萬痛》、《禁錮的自由》的4件縫衣針藝術品在瀋陽展出,呼籲人們拒絕皮草,關愛動物。(供圖/VCG)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從2018年開始,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西緣,新疆嶽普湖縣開闢了向大漠要耕地的試驗田,當年試驗田畝產549公斤,遠超科研團隊畝產200公斤的預期。海水稻有改良土壤、降低鹽鹼的效果,預計3年至5年,鹽鹼地就可以改成良田。(供圖/CNS)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圖爲太陽能便攜式膠囊小屋。小屋內部生活家居應有盡有,能容納兩個人居住。在未來,這種綠色建築將融合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全面實現節能、節水、節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使綠色建築更加生態化和人性化。(供圖/VCG)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歐盟每年產生2500萬噸塑料垃圾,但回收的僅有110萬噸,大量動物誤食或被塑料製品纏繞致死。爲了解決塑料問題,歐盟議會於今年3月以壓倒性票數通過限塑法案,新法案規定,從2021年開始,歐盟成員國將全面禁止使用吸管、餐具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甚至包括一部分是塑料的棉籤等10類塑料製品。爲了生態環境,堅定地向塑料說:不!(供圖/VCG)

第十屆“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展震撼來襲!等你來參觀

2017年11月13日,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工程栽下第一棵樹,標誌着建設平原地區異齡、復層、混交的近自然“千年秀林”工程拉開大幕。截至目前,“千年秀林”工程已經累計完成新造林17萬餘畝,植樹1200餘萬株。未來的雄安,將鑲嵌在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之中。藍綠空間佔比穩定在70%,森林覆蓋率將由現在的11%提高到40%,3公里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街道100%林蔭化的立體生態格局將變爲現實。這片千年之綠也將與雄安共同成長。(供圖/河北雄安新區宣傳中心)

相關文章